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评价

李英松

关键词:阿司匹林肠溶片, 氯吡格雷, 冠心病心绞痛
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3),实验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实验和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76%,实验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带关节的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

    目的:探讨带关节的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76例Pilon骨折患者,男53例,女23例;年龄20~62岁,平均41岁。开放性骨折22例,闭合性骨折54例。根据Pilon-Al gower分型:I型18例,II型33例,III型25例。结果术后随访6~50个月,平均22个月。根据踝关节评价标准,优52例,良18例,中5例,差1例。结论带关节的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结合空间小,螺钉及克氏针,能尽大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固定期间可活动踝关节,减少关节僵直,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王洪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屈光矫正及综合训练

    目的:对屈光矫正与综合训练应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60例(100只眼)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对其行屈光矫正与综合训练治疗。结果40例患儿(61只眼)矫正视力超过0.8,17例患儿(34只眼)视力提升超过两行,3例患儿(5只眼)视力提升不明显,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0%。结论研究表明,屈光矫正联合综合训练有助于提升患儿视力。

    作者:王中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改良后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目的:评价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行改良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2例患者随访10~2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效果满意。

    作者:孙自力;刘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小板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小板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患者各429例,观察血小板水平,将急性脑梗死组分为3个亚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较非脑梗死组PLT显著降低(P<0.01)、MPV、PDW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正相关。结论血小板水平可以视为引起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广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实验组和对照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显著,此类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小、患者的恢复较快。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宫外孕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显著。

    作者:甘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8例冠心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并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呈正相关(r=0.86, r=0.79,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A)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判断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荣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49例,研究组采取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对照组采取子宫腔纱布填塞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与操作时间相对较短,预后良好,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操作简便、出血量少、效果良好。

    作者:朱丽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方法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急诊科1552例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通过人性化护理方式开展急诊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终取得的患者满意度为98.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发挥更为显著的效果,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大幅提升,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出现各种医疗纠纷,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赵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口腔癌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系统了解影响口腔癌发病的因素,为临床准确提供预防控制口腔癌的参考依据。方法整理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查找诱导口腔癌发病的临床主要因素。结果在180例患者中,吸烟者易患口腔癌的机率是不吸烟者的3.35倍,饮酒者易患口腔癌的机率是不饮酒者的4.32倍,抽烟、饮酒患口腔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晚期患者当中,抽烟、饮酒患者口腔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即P<0.05。结论增加口腔癌发病的主要因素是吸烟和饮酒,及时戒烟和戒酒,能够有效的降低口腔癌的发病机率。

    作者:李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究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并对所有患者在手术前予以心理护理,并告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在手术过程中配合较好,且患者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选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感。

    作者:金雅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回顾性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过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特殊护理包括疼痛护理、用药护理、溶栓护理、支架术后护理。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特殊护理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过程中,急性心肌梗死特殊护理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吕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现代医学模式背景下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科学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改革与创新,培养出符合高职高专所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也是目前在医学院校中有着较高的呼声。而在大部分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为了能够有效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改革,需树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杨旭;赵明君;刘春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心肺功能失代偿期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3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35例患者均治疗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综合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确切疗效。

    作者:刘丽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诊治的1240例骨科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换则会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84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75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4.2%,对照组为12.4%,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6%,对照组为88.4%,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骨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陈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患者使用中药后皮肤护理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患者使用中药后的皮肤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接受中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常规护理和综合合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中药后进行综合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荆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7%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显著升高,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系统护理在COPD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肺功能。

    作者:周娟;叶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深入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54例脑血栓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奥扎格雷用药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冯翠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COPD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41.86%)显著高于对照组(3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很好的帮助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而且还能有效的控制并发症。

    作者:杨茂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卡介多糖辅助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卡介多糖辅助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介多糖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哮喘临床症状控制总有效率和血糖控制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时,应用卡介多糖辅助治疗能让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王月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