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绍勇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应用尼可地尔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45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给予尼可地尔联合卡维地洛,乙组给予单纯卡维地洛,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23/24)、发生率8.3%(2/24),与乙组81.0%(17/21)、19.0%(4/21)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尼可地尔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沈旭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5%(45/6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取得较好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宋志斌;王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深入研究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患者手术期间的应用,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剖腹产的产妇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在手术期间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对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高危骨科患者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ASAIII级或IV级的70岁以上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情况和并发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romage评分等级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高危骨科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发症较少,是老年患者骨科手术的可靠麻醉方法。
作者:杨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尿道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尿道结石3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共19例,接受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对照组共19例,接受常规手术。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碎石成功率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复发率较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效果显著。
作者:杨守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单用组,每组31例。联合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单用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联合组治愈率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跟单用组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APACHE-Ⅱ、血淀粉酶、WBC和白蛋白改善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跟单用生长抑素对比,治愈率高,实验室指标改善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贾春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甲泼尼龙辅助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随机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者中抽取4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同时患者在入院后,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论是在接受治疗期间的相关指标还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患者施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对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双嘧达莫(潘生丁)联合甲氰咪胍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患有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患者50例,利用计算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在接受治疗期间所用的药物为病毒唑,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为潘生丁联合甲氰咪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潘生丁联合甲氰咪胍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作者:孙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简要介绍有关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情况,包括动机、过去研究的情况、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或特点。这段文字不宜超过100~200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急症患者采用硝普钠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7例高血压急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1例给予硝普钠的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选择乌拉地尔的治疗,观察患者服药后身体出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平均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得到明显好转,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急症患者采用硝普钠的治疗,起效快,可在段时间内使血压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惠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领初产妇分娩的剖宫产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待产高领待产孕妇78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的适龄产妇7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剖宫产率为70.51%,对照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35.90%,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相对于适龄初产妇更容易出现妊娠并发症,因此剖宫产率也明显较高,所以在孕期必须开展保健工作尽早治疗和预防。
作者:王月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嘱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孙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的应用效果,开辟新的诊断思维。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今来我院儿科就诊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血清降钙素原并记录结果。结果患有重症感染的儿童PCT阳性率为82.0%,高于患有局部感染者(62.0%)及病毒感染儿童(30%)。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儿童PCT阳性率73.0%高于对照组的4.0%,对比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依据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
作者:徐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应用HbAl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1)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2)各50例],对其行FBG(空腹血糖)与HbAlc检测,并同期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作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1、2患者的FBG、HbAlc均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观察组2,观察组1患者FBG、HbAlc升高比较明显,P<0.05。结论研究表明,HbAlc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方法9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和对照组(稳心颗粒)各48例。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81.3%),心律失常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作者:王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尼莫地平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17例患者采用尼莫地平的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身体症状的恢复,住院时间以及大脑动脉的血流速值均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尼莫地平的治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降低颅内压,减少出血率和脑血管的痉挛率,改善预后。
作者:王志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对比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1例给予微创经皮钢板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实验组优良率(93.55%)高于对照组(76.67%),其手术时间[(62.15±7.23) min]、术中出血量[(104.10±10.77)ml]、住院时间[(10.26±2.10) d]、骨折愈合时间[(15.91±1.37)周]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7.82±16.26)min,术中出血量(170.75±22.11)ml,住院时间(20.34±2.41)d,骨折愈合时间(20.18±2.36)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优于交锁髓内钉,其临床疗效较高,术中及术后情况较佳。
作者:吴绍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检查的影响因素,并制定规避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尿液检查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600份尿液检查的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影响尿液检查的因素,包括临床用药,采集准备,标本保存,标本送检,标本检验这几个方面,统计其产生误差的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因素,制定相应的规避对策。结果在这1600份尿检样本的检查结果中,存在较大误差的有72份,占比4.50%。其中临床用药时出现误差的有19份,占比26.39%;采集准备时出现误差的有14份,占比19.44%;标本保存时出现误差的有8份,占比11.11%;标本送检时出现误差的有6份,占比8.33%;标本检验时出现误差的有25份,占比34.73%。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尿液检查中,要严格把关各个流程,将影响因素小化,将误差降至低,保证临床尿液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标本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40例血液检验误差标本,对误差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送检等,是对血液标本检验标本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加强检验前、中的治疗因素控制,对较为常见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从而减少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FV1(1s用力呼气率)及PEF(呼气峰流速)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采用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肺部功能。
作者:鲁细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