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闫俊杰

关键词:CO2激光,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尖锐湿疣
摘要: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CO2激光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尖锐湿疣可改善治愈率,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治疗的25例患者,对其实施延长持续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常规拔除引流管方法,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引流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优于常规拔除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可采用延长持续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的方式,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冷华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护合作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医护合作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并伴有吞咽障碍患者16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根据实验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对其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包括脑卒中相关知识基础吞咽功能训练,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和安全事故等处理方法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患者在护理后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护理效果,并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的知晓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并将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医护合作的健康教育,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何德深;黄世福;黄晓晖;陈东霞;严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诊断为哮喘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25例研究组和25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接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束时哮喘发作次数及急性哮喘发作住院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哮喘发作次数及急性哮喘发作住院率分别为[(10.5±2.9)次、12%]、[(36.9±3.8)次、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能减少小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急性哮喘发作住院率。

    作者:马秋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7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间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55±25) min术中出血(90±60)ml,病理诊断:子宫平滑肌瘤,切口甲级愈合,住院(5.5±1.5)天。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禁忌症,腹腔镜下切除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及生育功能。

    作者:周文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痰热清治疗痰热雍肺型肺心病急性发作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痰热清用于痰热壅肺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4例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均属于痰热壅肺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一组46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一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89.58%(43/48)大于对照组的71.73%(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治疗急性发作期的痰热壅肺型肺心病的疗效确切,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广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导管室护士的素质要求及护理体会

    随着21世纪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以心导管为基础的介入性诊疗技术逐渐成为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心血管介入诊疗工作离不开相应的护理技术的发展,而心导管室护理则是从心血管病护理中演变出来的一门全新的技术。本文从医疗角度阐明导管室护士的素质要求与护理配合。

    作者:张丽珈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后,患者痊愈率56.6%,好转率34.2%,无效率9.2%,总有效率为90.8%。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8%。术后结节数量明显减少,结节直径减小,治疗前后结节情况进行比较可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可提高治愈率、促进病灶的缩小、减少复发率。

    作者:史绍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以“名医新秀”为载体加强卫生人才建设的有益尝试

    为了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建设,北京市房山区卫生系统于2014年组织实施了第一期“名医新秀”人才培养工程,积极为广大医务人员搭建“科学研究、培训充电、宣传展示、沙龙论坛”四个平台,较好地激发了大家的科研热情和学习兴趣,促进了卫生人才队伍的发展。

    作者:李玉祥;李洁清;田玉玲;王京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氨氯地平、非洛地平以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选取着三种药物剂量分别为5㎎、5㎎和30㎎。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分别为53例、50例和49例。在治疗的过程中,三者都选择口服用药的方式,服药时间为2周。结果三种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有效率上看,主要是81%、76%和76%。但是,这三种药物对于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疗效。结论这三种药物在降压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降压效果,不仅服药方式比较方便,很少会出现副作用的现象。

    作者:王佳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产科中护理模式各种各样,效果不一,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家庭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选用的研究对象为入住本院接受待产的50例产妇,其中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胜于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达80%。结论研究说明家庭护理模式对产妇以及婴儿是顺利出生有重大作用。

    作者:贾琳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排CT对临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9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16排CT诊断,并经过手术及MBI检查证实,计算该诊断的符合率,对比分析。结果经诊断,998例患者中,有252例属中膨隆型,388例突出型,305例脱垂游离型,53例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与手术和MBI诊断结果相符的有910例,相符率为91.2%。结论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作者:徐廷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7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予微创胸腔镜治疗,对照组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3 d、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镜更能减轻肺癌患者机体损伤和生理疼痛,有利于患者及早恢复。

    作者:李建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讨精神科护士如何执行精神卫生法

    目的:强化精神科护士法律意识,提高精神科护理管理质量,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方法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全院精神科98名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果精神科护士均能熟练掌握《精神卫生法》的核心纲领,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依法执业。结论精神科护士必须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以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

    作者:彭吉林;冀秀英;杨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也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总结近年来的临床工作经验,结合临床文献,对慢性心衰的临床护理需求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慢性心衰患者学习需求、健康教育需求、整体评估需求、自我护理需求、运动需求及院感控制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者:翟新华;林荣翠;邓松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针灸干预血液透析患者轻度失衡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针灸干预血液透析患者轻度失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40例轻度失衡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针灸进行干预,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过针灸干预后,患者的头痛、恶心、呕吐、血压轻度升高、嗜睡等透析轻度失衡综合征均有了显著的改善。结论针灸干预血液透析患者轻度失衡综合征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增变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疗保险患者的就医心理研究与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医疗保险患者就医的心理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以及开展现场调研,了解医保患者就医心理。结果医保患者当前仍然存在国家医疗保险政策不了解、对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期望过高以及担心医保药物疗效差等问题,从而了解医保患者的心理状况,全面了解我国医保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结论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及积极的社会效果。

    作者:周枫;王晓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7例产后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诱因、治疗方法、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全面分析。结果通过全面治疗及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加强妊娠教育,提供优生优育,破除封建思想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病。

    作者:李亚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查对制度在基层医院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应用护理查对制度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手术室患者20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实施护理查对制度,对比分析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实施护理查对制度效果明显,不仅可提高满意率,还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邵长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理、饮食、用药、小夹板以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随访3~12个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临床护理干预,患者临床效果为优的有16例,良好的有38例,中等的有5例,差的有1例,优良率为90%。结论对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很好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7和IL-23表达的变化及作用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7和IL-23表达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40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IL-17、IL-23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清中IL-17、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中IL-17、IL-23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C反应蛋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7、IL-23水平对了解疾病的进展和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发展、转归的评价指标。

    作者:周晓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