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李琳

关键词: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理、饮食、用药、小夹板以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随访3~12个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临床护理干预,患者临床效果为优的有16例,良好的有38例,中等的有5例,差的有1例,优良率为90%。结论对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很好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施行全面护理的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全面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树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15例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15例,均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植入治疗,术后6个月内复查时,无粒子移位现象;随访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6.7%,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为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柯立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残留对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目的:经实验揭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的残留对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28只实验用小鼠分为对照组(13只)和实验组(15只),实验组采用浓度为0.9%的AES洗涤小鼠,后用清水清洗二次,隔日一次,持续半年;对照组正常饲养。半年后,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外周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112.32±31.87) U/ml,对照组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129.20±5.61)U/m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AES洗涤后的小鼠血清中的SOD低于对照组,AES的残留对小鼠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着明显的影响。

    作者:全立群;鲍柱仁;王秀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40例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0例胎膜早破患者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母婴健康出院。结论孕产妇了解胎膜早破的表现及其注意事项。孕产妇知道胎膜早破可能出现的危险。卧床期间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遗尿的中医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遗尿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门诊收治的30例遗尿患者的临床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在不同的疗程后治愈,治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66%。结论中医治疗遗尿有较好临床效果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曲秋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应用结果,探索更好的儿科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儿科200例患者,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不留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儿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出院后实验组患儿及家属对穿刺技术、输液状态、健康宣教等行动评分,分别为(91.3±2.5)分、(93.8±1.8)分、(95.2±0.8)分,全部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3.9%)也低于对照组的(9.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膝关节半月板手术前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及病变患者102例,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临床有效率为88.24%,患者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19±6.88)分,高于术前的(41.22±4.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确切。

    作者:陈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究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病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血脂指标(LDL-C、HDL-C、TG、T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脂指标。

    作者:徐寂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靶向免疫检查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现状与趋势

    免疫检查点即抑制性信号通路存在于免疫系统中,对外周组织中免疫反应强度、持续性予以调节,防止损伤组织,并在对自身抗原耐受性进行维持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肿瘤若不想受到免疫杀伤可对免疫检查点抑制性信号通路予以利用,再对T细胞活性进行充分抑制。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是靶向免疫检查点药物,可抑制PD-1(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治疗肿瘤并持续缓解。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靶向免疫检查点作用巨大,且未来主要趋势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作者:李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期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患者。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66例患者皆接受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经观察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情况较少,满意度较高,住院费用较少。结论优质护理方法在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修补术期能够获得更好地临床效果。

    作者:石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垂体腺瘤的治疗体会

    目的:讨论垂体腺瘤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3年1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7例垂体腺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30例患者完全缓解,4例患者部分缓解,3例好转。结论采取合适的方法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彭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超纯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纯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检测使用超纯水前、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各项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指标的改变。结果使用超纯水后6个月和12个月,所有患者AOPP、MDA和MPO水平均显著下降,GSH-Px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CRP、新喋呤、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下降,A1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超纯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均显著降低。

    作者:李松;王慧娟;潘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后,患者痊愈率56.6%,好转率34.2%,无效率9.2%,总有效率为90.8%。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8%。术后结节数量明显减少,结节直径减小,治疗前后结节情况进行比较可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可提高治愈率、促进病灶的缩小、减少复发率。

    作者:史绍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学影像科医疗纠纷隐患及其防范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以作者在放射科遇到的各种纠纷为案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医学影像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产生过程、责任主体等,探讨预防纠纷发生的具体措施。结果医疗纠纷的产生有其固有的原因,医生和患者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医生,更是具有主要责任。结论只要我们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医学影像科的很多医疗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胡必富;罗洪云;谢兴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产科护理中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61例产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对产后知识了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61%。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有利于产妇了解到更多产后健康知识,提升护理满意度,便于产妇获取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某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对策,提高药物安全管理能力。方法在某医院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活动。结果经过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大大降低了高危药品使用风险。结论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各级医院对高危药品要提高警惕,并实施针对性措施,把潜在的高危药品风险苗头扼杀在萌芽中,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杨漫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营养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护理方法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分别普通经口营养护理,研究组早期采取肠外营养,后期给予肠内营养+经口营养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出院时白蛋白、总蛋白、氮平衡及总住院时间。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白蛋白、总蛋白、氮平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出院时白蛋白、总蛋白、氮平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26.8±7.9)天、(30.4±9.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有效的营养护理能缩短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时间,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改善负氮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

    作者:续延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患者麻醉临床问题分析

    目的:对老年患者麻醉临床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同时针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在手术之前的具体情况和麻醉的具体方式以及麻醉期间对患者的管理进行统计和总结,然后对老年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老年患者在麻醉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血压下降,另一个是心律失常。结论在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对症处置等措施,对老年患者的顺利麻醉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侯艳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两组,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烧伤护理,研究组在病情稳定后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随访6月,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椎管内麻醉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椎管内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椎管内麻醉的手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予以舒适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波动小,焦虑及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均较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可增强椎管内麻醉患者的麻醉效果,利于术中的安全及术后的康复。

    作者:张志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