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立霞
目的:分析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86例脑高龄脑梗死患者资料,随机分组,就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n=90)与针对跌倒危险因素防控(实验组,n=90)跌倒情况加以对比。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跌倒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多发在夜晚,地点多为病床边;针对高危因素护理,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刘桂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护理方法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分别普通经口营养护理,研究组早期采取肠外营养,后期给予肠内营养+经口营养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出院时白蛋白、总蛋白、氮平衡及总住院时间。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白蛋白、总蛋白、氮平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出院时白蛋白、总蛋白、氮平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26.8±7.9)天、(30.4±9.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有效的营养护理能缩短大面积烧伤患者住院时间,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改善负氮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
作者:续延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远视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14年2~9月我院收治的62例远视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轻度及中度的治愈效果要高于重度患者。结论治疗效果与年龄、程度有密切关系。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房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注射用血栓通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致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方法整理分析我院15例使用血栓通和抗生素联合用药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2例进行详细说明。结果患者身体素质不同导致了不良反应时间的差异性;不良反应不但对皮肤有损害,并且对人体各器官也有较大损害。结论根据患者身体素质的不同有针对性的用药,大程度上避免时间差异的不良反应;同时对联合用药进行控制,降低对人体各器官造成损害。
作者:亓凤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结核病是我国较为常见的肺部传染性疾病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其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因此有必要对结核病的防控措施加以研究探讨。本文详细阐述了现代结核病控制思路的具体内容及其形成背景,并结合具体实例对现代结核病控制思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结核病控制效果的优化提供参考。
作者:郝志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14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儿抗体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94%大于对照组77.03%,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的效果确切,既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机体抗体水平,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作者:姜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应用自拟川芎三虫汤缓解偏头痛,将治疗结果与西药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经过研究发现: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同时也发现治疗组偏头痛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的偏头痛复发率(P<0.05),认为本方有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田新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65)与对照组(n=65),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与CRP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CRP指标。
作者:史国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分析我国当前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包括传染病疾病谱变化、流行的季节性与地域性、教学实践的风险以及医疗环境对传染病学临床见习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医学生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效果。
作者:纪泛扑;赵文学;邓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单孔后腹腔镜和与标准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11月收治的25例行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同等数量行标准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肠道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和切口美容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中,单孔后腹腔镜的满意度和美容效果均高于标准后腹腔镜,更具有可行性。
作者:陈小珂;张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以及Gamma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和C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
作者:谷振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结果39例猝死患者中男女比为2:5;发病前有情绪应激18例;有高血压、脑卒中史为7例和26例;梗死时有心衰18例;梗死时有低血压或休克14例;QRS低电压例;室内传导阻滞7例;与未猝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到,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主要因素就是恶性心律不齐,如果患者的心脏负荷加重,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恶性心律不齐的症状,而造成患者心脏负担加重的主要因素包括情绪不稳、精神紧张以及过度劳累等。
作者:计秀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及卫生经济学情况。方法选择食道癌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选择传统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常规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具有更好的微创特点,同时并不增加住院费用。
作者:李昕钰;李彩霞;杨仲俊;张文翔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妇产科以“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为诊断的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脉补液,1次/d,2500 ml/次左右,补液持续5 d,对照组不采用静脉补液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AFI及妊娠结局差异。结果治疗组AFI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围产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补液治疗能有效增加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的羊水量,改善妊娠结局,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芳球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疗效。方法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从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中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给予腹腔镜的手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均较对照组少,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张吉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全面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树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研究呼吸内科中病原体感染后的症状与相关成因,为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方法以某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之间所诊治的520例住院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进行细菌标本分析,来获得病原体感染的主要部位和影响因素。结果痰液送检标本478例,其中分离的病原菌348株,阳性率72.80%,尿液送检例数478分离的病原菌92株,阳性率19.24%,血液送检例数478,分离的病原菌32株,阳性率6.69%。结论呼吸内科病原体的感染部位主要存在于痰液中,痰液中主要的病原体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所以主治医生在给患者制定诊治方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避免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海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老年病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专业重叠多,缺乏老年病临床特点,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而老年病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方法,可发挥跨学科学习的优势,梳理横断面知识,凸显老年病的临床特点,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提高教师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范鹰;马兰;李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尿道括约肌牵拉长度,从而了解哪种手术方法更容易造成术后尿失禁。方法自制简易模型模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同时录像,回放录像,按比例尺测定尿道括约肌牵拉长度。结果简易模型模拟前列腺电切术对尿道括约肌牵拉长1.8 cm,简易模型模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尿道括约肌牵拉长6.2 cm。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尿道括约肌损伤大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更容易造成术后尿失禁;适当先电切膀胱颈部前列腺组织,再做剜除有利于减少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术后尿失禁。
作者:张运召;王军;马圣君;王新杰;阎宗毅;于鹏;孙博泉;祝晓明;刘磊;刘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用于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6个月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为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作者:戴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