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策略

刘桂艳

关键词:高龄脑梗死患者, 跌倒, 护理管理策略
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86例脑高龄脑梗死患者资料,随机分组,就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n=90)与针对跌倒危险因素防控(实验组,n=90)跌倒情况加以对比。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跌倒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多发在夜晚,地点多为病床边;针对高危因素护理,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麻醉专业本科实习医生24名,随机分为各12人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解剖定位法,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法进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教学,并对两组实习医师进行考核。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分别为75.0%和94.4%,刺破血管的发生率分别为47.2%和13.9%,止血带发生率分别为47.1%和11.1%,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阻滞临床麻醉教学方法效果更好,更易于实习医生掌握。结论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麻醉专业本科实习医生临床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蒋卓汛;曾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超纯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纯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检测使用超纯水前、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各项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指标的改变。结果使用超纯水后6个月和12个月,所有患者AOPP、MDA和MPO水平均显著下降,GSH-Px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CRP、新喋呤、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下降,A1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超纯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均显著降低。

    作者:李松;王慧娟;潘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重症患者褥疮易发因素的探讨及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患者导致褥疮的主要因素、预防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病情危重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导致褥疮发生的原因,将其分成对照组患者37例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37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的发生褥疮的人数为6例;观察组患者褥疮发生人数为2例。结论在预防老年重症患者发生褥疮时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生率。

    作者:李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在改善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中应用效果理想。

    作者:刘志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分析对比异甘草酸镁与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与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甘草酸二胺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5.5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其肝炎病症,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宏伟;侯丽娟;李伟伟;段树鹏;申保生;宋新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策略

    目的:分析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86例脑高龄脑梗死患者资料,随机分组,就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n=90)与针对跌倒危险因素防控(实验组,n=90)跌倒情况加以对比。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跌倒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多发在夜晚,地点多为病床边;针对高危因素护理,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刘桂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白血病随机对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疗效并为白血病患儿化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9月24日~2014年5月3日我院收治的120例白血病患儿,其中60例白血病患儿作为观察组行培门冬酶方案治疗,另60例白血病患儿作为对照组行左旋门冬酰胺酶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并记录两组患儿所需用药次数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在分别行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发生了凝血功能障碍、血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的不良情况,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所需用药次数以及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所需用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门冬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无明显差异且两者疗效相当,但培门冬酶具有所用时间短、用药次数少的特点。

    作者:赵丽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磁共振平扫在肝血管瘤与肝囊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在肝囊肿和肝血管瘤诊断鉴别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确诊为肝血管瘤或者肝囊肿的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磁共振平扫对其病灶组织进行扫描。结果肝囊肿的诊断正确率为93.92%,肝血管瘤诊断的正确率为95.06%。结论在肝血管瘤和肝囊肿的诊断过程中采用磁共振平扫方式诊断的正确率高,对于疾病的鉴别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洪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n=35,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和B组(n=35,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基础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丁红云;隋牮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7例产后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诱因、治疗方法、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全面分析。结果通过全面治疗及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加强妊娠教育,提供优生优育,破除封建思想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病。

    作者:李亚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对比分析盐酸氟西汀对抑郁性神经障碍的治疗作用

    目的:对比分析盐酸氟西汀治疗对抑郁性神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抑郁性神经障碍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盐酸氟西汀治疗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组。选择评价指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比较,盐酸氟西汀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优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氟西汀治疗对于抑郁性神经障碍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金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锁定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锁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效果良好,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按就诊编号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医治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水泥注入总量等相应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医治组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过程中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运动功能。

    作者:胡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延吉市296例先心病分析

    目的:延吉市是朝鲜族居住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先心病儿的监测报告,剖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分娩的296例先心病儿进行分析。结果先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男性先心病儿多于女性先心病儿,35岁以上孕妇先心病发病率高,房间隔缺损发生率高,其次为卵圆孔未闭。先心病发病率朝鲜族高于汉族。结论加强优生优育的健康教育,重视婚前体检、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做好三级预防是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作者:南今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巨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目的:观察治疗巨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方法我院收治此病患者一例,对其行剖腹探查术进行切除治疗,手术后给予抗炎治疗。结果患者术后7日安全出院。结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虽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但一经确诊,亦应及早手术。

    作者:靳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糖尿病患者并发足部溃疡内科综合治疗的探索研究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内科综合诊疗后的临床疗效,探索新的诊疗思维。方法整理搜集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资料共100例,对其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糖尿病足具有高龄性的发病特点,足溃疡和神经缺血性溃疡发病率分别为45%和55%;本次搜集糖尿病足患者以Wagner 4级为主,达到37.0%。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具有高龄和病程长的特征,临床治愈好转率与Wanger分级呈明显的反比关系。

    作者:王丽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两组,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烧伤护理,研究组在病情稳定后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随访6月,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分析我国当前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包括传染病疾病谱变化、流行的季节性与地域性、教学实践的风险以及医疗环境对传染病学临床见习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医学生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效果。

    作者:纪泛扑;赵文学;邓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内外切缝术治疗混合痔7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外切缝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内外切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小于对照组,尤其排便后患者肛门疼痛程度治疗组具有优势(P<0.05)。结论内外切缝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与外剥内扎术相当,但术后疼痛感较轻,体现了微创化的特点,且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毛协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椎管内麻醉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椎管内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椎管内麻醉的手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予以舒适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波动小,焦虑及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均较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可增强椎管内麻醉患者的麻醉效果,利于术中的安全及术后的康复。

    作者:张志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