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在改善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刘志萍

关键词:综合护理, 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并发症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中应用效果理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180例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胎膜早破分娩产妇180例,设为研究组,同时选择足月胎膜未早破正常分娩产妇18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足月胎膜早破分娩产妇组母婴异常情况发生率高于足月胎膜未早破正常分娩产妇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原因之一。

    作者:曲卫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产科护理中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61例产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对产后知识了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61%。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有利于产妇了解到更多产后健康知识,提升护理满意度,便于产妇获取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和观察舒适护理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积极的影响。

    作者:赵金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直接动-静脉穿刺在血液净化并发症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直接动-静脉穿刺在血液净化并发症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接诊的90例实施直接动-静脉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共行动-静脉穿刺876次,其中812次能满足血流量(150~250 ml/min),占总穿刺次数的92.7%。其中21例较规范透析患者,动-静脉穿刺维持血透时间在1年以上,2例患者在2年以上。结论直接动-静脉穿刺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操作简单,且较为安全,但偶尔会出现渗血、穿刺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故在临床操作中应努力做好相应的预防以及护理工作。

    作者:周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锁定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锁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加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连效果良好,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究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病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血脂指标(LDL-C、HDL-C、TG、T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脂指标。

    作者:徐寂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理念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探索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理念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探索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消化内科100例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依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给予对症处置,实验组在既往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护理模式。结果统计分析俩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理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作者:尹德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患者麻醉临床问题分析

    目的:对老年患者麻醉临床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同时针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在手术之前的具体情况和麻醉的具体方式以及麻醉期间对患者的管理进行统计和总结,然后对老年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老年患者在麻醉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血压下降,另一个是心律失常。结论在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对症处置等措施,对老年患者的顺利麻醉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侯艳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家长对于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护理重要性认知的调查研究

    目的:描述儿科病房住院患儿家长对于以患者及家庭为中心护理重要性的认知,识别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79例患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患儿家长对于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的重要性认知进行调查。结果总体得分为3.40分,常规信息支持维度得分高,影响因素包括患儿年龄、家长学历、患儿兄弟姐妹人数以及过去住院次数。结论护理人员应该提供家长需要的信息、让家长成为医疗团队的一员、鼓励家长们的互助、帮助家长和患儿一起应对住院。

    作者:戎艳鸣;张玉侠;楼建华;顾莺;陆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学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本文思考和探讨了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方式,即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和优化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活动,完善保障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构建医学高职院校立体化人文教育模式,为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作者:巩建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靶向免疫检查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现状与趋势

    免疫检查点即抑制性信号通路存在于免疫系统中,对外周组织中免疫反应强度、持续性予以调节,防止损伤组织,并在对自身抗原耐受性进行维持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肿瘤若不想受到免疫杀伤可对免疫检查点抑制性信号通路予以利用,再对T细胞活性进行充分抑制。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是靶向免疫检查点药物,可抑制PD-1(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治疗肿瘤并持续缓解。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靶向免疫检查点作用巨大,且未来主要趋势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作者:李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香丹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组间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同时此种治疗方法不会对患者造成毒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静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学影像科医疗纠纷隐患及其防范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以作者在放射科遇到的各种纠纷为案例,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医学影像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产生过程、责任主体等,探讨预防纠纷发生的具体措施。结果医疗纠纷的产生有其固有的原因,医生和患者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医生,更是具有主要责任。结论只要我们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医学影像科的很多医疗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胡必富;罗洪云;谢兴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n=35,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和B组(n=35,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基础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丁红云;隋牮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分析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和整理研究探讨在诊断股骨头坏死病例中应用CT影像诊断技术的价值。方法通过整理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名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案例,对比CT影像技术和MRI检查技术的方法、过程、结果,研究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正确率。结果在90个病例中,通过CT影像技术检出的股骨头坏死案例62个,检出率为68.89%;通过核磁共振影像技术检出的案例80个,检出率为88.89%。结论在对于股骨头坏死疾病的早期诊断当中MRI技术的检出率高于CT影像技术。

    作者:张伟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后,患者痊愈率56.6%,好转率34.2%,无效率9.2%,总有效率为90.8%。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8%。术后结节数量明显减少,结节直径减小,治疗前后结节情况进行比较可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可提高治愈率、促进病灶的缩小、减少复发率。

    作者:史绍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7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共有37例)以及进行风险管理(实验组,共有3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其依从性与满意度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作者:林秀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肿瘤化疗期间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在预防肿瘤化疗期间血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10月收治的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胃癌、结直肠癌等为行化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治疗组于化疗开始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每日1次,连用7~10天;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化疗期间血栓疾病的发病率。结果治疗组的患者血栓性疾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LMWH)应用于预防肿瘤化疗期间,对于治疗血栓性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楚蔚琳;王笑荷;楚蔚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医骨伤科学实训教学的方法与改革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科中的重要课程,通常是对人体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予以研究,培养中医骨伤科优秀人才意义重大。本文就中医骨伤科学实训教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作者:邓伟;李新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讨精神科护士如何执行精神卫生法

    目的:强化精神科护士法律意识,提高精神科护理管理质量,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方法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全院精神科98名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果精神科护士均能熟练掌握《精神卫生法》的核心纲领,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依法执业。结论精神科护士必须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以确保护理质量与安全。

    作者:彭吉林;冀秀英;杨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