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星
目的:研究中医理脾法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具有理脾功效的中药汤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理脾法应用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祝兆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加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优化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根据临床治疗与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可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意识,对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妇科炎症感染的微生物检测方式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收的115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A、B、C 3组,A组使用培养法检验,B组使用干化学酶法,C组使用镜检法,对3组的检验效果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阳性率为92.31%,B组阳性率为73.68%,C组阳性率为76.32%,A组与B组、A组与C组阳性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阳性率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炎症感染的微生物检验方式中,培养法的效果好,阳性率要高于镜检和干化学酶法。
作者:李滨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体会。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对比组使用根治术,研究组使用保乳手术。结果研究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较对比组少,而生存率较对比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身体情况、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乳手术较根治术治疗效果好。
作者:孙强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5例非侵袭性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3例)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26%。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球型鼻窦炎,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葛建荣;于亚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气滞、瘀血、痰浊、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胸痹心痛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通过研究刘氏中医在胸痹病证中的调理气机治疗之法,减少麻痹心痛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于洋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顺产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产科顺产的10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这105例产妇进行分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参照组,共有52例)以及使用循证护理模式(研究组,共有53例)。结果研究组产妇在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以及总产程上短于参照组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满意度优于参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模式在顺产过程中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提高满意程度。
作者:田永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晓敏;房立丽;于大利;王海英;王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针对分水岭脑梗塞的介入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岭脑梗塞患者15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支架处再狭窄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狭窄动脉直径恢复到80%以上,未出现再次梗塞占93.33%,支架处再狭窄占6.67%。结论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塞,可改善患者脑梗塞的现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史岩鹏;王东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住院医师培养基地医生(住培生)是我国为探索医科大学毕业生接受临床继续教育而产生一类特殊群体。医学是一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科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社会开放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求医院对毕业后的医学生除了医学专业的教育外,必须增加更为广博的人文教育。为了让医学生将来更好为患者服务,成为称职的住院医师,2005年我国卫生部逐步在全国建立住院医师培养基地,进一步规范住院医师培养基地医生(住培生)制度,而有关住培生的人文教育尚处于探索之中,尤其是对住培生人文教育与住培生相关心理因素的分析。
作者:朱金水;张瑞;达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医学是以实践性为主的学科,临床实习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初阶段,对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带教工作,确保实习效果是教学医院尚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我院临床教学和管理的实践,对实习教学进行探析。
作者:唐雪鸿;刘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远期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支架置入术与经皮冠状动腔内成形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给予支架置入术介入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远期预后效果,分析概括影响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0例患者的随访中,3例死亡,25例复发心绞痛,17例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10例接受了2次甚至多次介入治疗,5例患者无心脏事件发生;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史呈正相关。结论采用支架置入术与经皮冠状动腔内成形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比单纯的采用支架置入术介入治疗方法的远期预后效果好,能够降低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效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尤瑞克林联合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22%高于对照组6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后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使用中医治疗方法来进行尿潜血阳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0例尿潜血阳性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提供辨证治疗,对照组不使用止血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是42.22%,有效率是86.67%,对照组治愈率20%,有效率57.78%。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潜血阳性患者使用中药治疗应该要进行辨证分型,并且合理的使用止血药物,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任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0名脑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接受健康教育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7.5%,对照组为57.5%,观察组在关于脑出血护理的知识和技巧以及对于疾病的态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采用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加完整的健康教育理念。
作者:任静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标本稀释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ELISA初筛试验HBcAb结果阳性标本200例,其中HBsAg、HBeAg或HBeAb、HBcAb阳性标本94例设为乙肝携带组,HBsAb或HBeAb、HBcAb阳性标本106例设为健康组。分别将待测血清作1:30倍稀释,再用ELISA法进行HBcAb的检测。结果94例乙肝携带组标本稀释后HBcAb结果与原倍结果一致,仍为阳性,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06例健康组标本经稀释后21例结果阳性,85例结果阴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ELISA法直接稀释检测标本的核心抗体易造成低浓度的标本结果呈现假阴性,造成核心窗口期患者的漏检,不仅给临床诊断带来麻烦,也会对安全输血造成很大的隐患,建议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两对半检测应采用原倍血清进行试验。
作者:康素花;陈俊伟;张春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行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8.5±10.2)min、术中出血量(17.3±2.1)ml、住院时间(2.3±0.7)d、切口疼痛时间(1.8±0.4)d均少于对照组(47.6±11.7)min(、24.9±8.0)ml、(4.4±1.2) d、(2.9±0.7)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下床时间(1.0±0.3) d、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时间(1.5±0.3)d均早于对照组(1.9±0.6)d、(2.2±0.6)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镇痛用药率(0.0%)、复发率(0.0%)、并发症发生率(1.8%)均低于对照组(14.3%)、(8.9%)、(16.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秀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我国外科教学中PBL+LBL模式与PBL模式相比的效果。方法收集我国2015年2月6日前所有已发表的在外科教学中用PBL+LBL模式与PBL模式相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分析两种方法对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总成绩及学生满意度的差异。结果PBL+LBL组与PBL组相比,学生的理论成绩、总成绩及学生的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相比学生的实践成绩,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国外科教学领域,PBL+LBL教学模式较PBL模式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总成绩及学生满意度。
作者:刘阳;刘清峰;吉鸿;陆宏伟;黎一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胆囊炎、胆石症的中医临床辩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中医辩证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护理满意度为93.4%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护理对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秋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卵巢破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破裂患者3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少,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卵巢破裂,采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振蓓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