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心理护理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魏锦香

关键词:骨折患者, 综合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心理护理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均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将其按照年度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两组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远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前紧张度、并发症发生率均大于观察组,术中配合度与术后情绪良好者所占比例均小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实施综合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术中配合度,而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普通型)56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普通型)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热毒宁注射液组29例(简称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利巴韦林组(27例)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疗程3~7天,治疗结束后随访3天。结果56例中脱落7例,其中利巴韦林组4例,热毒宁组3例,终有效病例为49例,利巴韦林组23例,热毒宁组26例;热毒宁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热毒宁组退热起效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足、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热毒宁组有一定的缩短趋势;热毒宁组有1例患儿出现面颊潮红。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可缩短退热起效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具有缩短疱疹消退时间的趋势。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甲状腺素片实施治疗,观察组使用左甲状腺素钠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左甲状腺素钠效果更好,安全性更好。

    作者:陈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低剂量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在肺结节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结节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40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肺CT扫描或低剂量肺CT扫描,对比其得到的图像质量、肺结节检出率和患者辐射剂量。结果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螺旋CT应用在肺部肺结节或肿块的诊断,在肺结节的检出方面有优势。

    作者:孙博;王春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加椎间支撑骨治疗早期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加椎间支撑骨治疗早期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期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经前路椎体次全切加椎间支撑骨术,观察组实行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加椎间支撑骨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胸腰椎症状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胸椎症状评分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为(2.22±1.32)分,低于对照组的(4.11±1.33)分;同时观察组的胸腰椎症状评分为(20.45±1.24)分,高于对照组的(16.87±1.2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手术方法疗效更确切。

    作者:董胜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分析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外伤性脾破裂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低,满意度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有效,满意度高。

    作者:翟洪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前后的抑郁、燥狂评分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0%高于治疗组的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燥狂情绪。

    作者:吴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35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并通过后期电话回访方式统计终的护理效果。结果积极心理干预可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结论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春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进行研究分析,给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护理感受。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的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进行护理干预研究,使用SCL-90量表对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提供心理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敏感、敌对性、精神病等心理问题有很大的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质量提升,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健康,是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病理学教学现状及数字化标本和切片应用的必要性

    病理学是一门通过观察疾病形态学变化,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疾病基本病变,理解疾病发病机制的形态学学科。受课堂时间和标本切片数量和质量限制,目前病理学实验课安排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形态学教学中数字化教学成为可能。应用数字化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对基本病理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季菊玲;陆锦标;陆鹏;陈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我国PBL+LBL与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教学中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我国外科教学中PBL+LBL模式与PBL模式相比的效果。方法收集我国2015年2月6日前所有已发表的在外科教学中用PBL+LBL模式与PBL模式相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分析两种方法对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总成绩及学生满意度的差异。结果PBL+LBL组与PBL组相比,学生的理论成绩、总成绩及学生的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相比学生的实践成绩,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国外科教学领域,PBL+LBL教学模式较PBL模式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总成绩及学生满意度。

    作者:刘阳;刘清峰;吉鸿;陆宏伟;黎一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麻醉,实验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会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但全凭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更快,其预后性较好。

    作者:张忠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8.1%;对照组满意度为8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患者中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顾红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肝功能检验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监测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3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2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白蛋白、总胆汁酸、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胆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能够对病情、肝组织损伤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有助于临床进行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以及预防。

    作者:焦立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77例异时性重复癌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异时性重复癌的发生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统计分析2004年1~2014年12月77例中国知网收录的异时性重复癌病例报道。结果77例异时性重复癌中男性居多(64.94%),首发癌、第2癌、第3癌发生率较高的前3位分别是肠道癌(22.07%)、乳腺癌(15.58%)、生殖器官恶性肿瘤(9.09%);余下为肠道癌(19.48%)、食管癌(16.88%)、生殖器官恶性肿瘤(14.29%);肠道癌(23.26%)、胃癌(18.60%)、泌尿系统恶性肿瘤(11.63%)。结论临床中应提高对异时性重复癌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刘文苏;赵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对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5.6±2.3)分与疼痛评分(2.5±1.0)分少于对照组(8.2±3.9)分、(4.7±1.5)分,术中出血、通气时间、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相对较少,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能够减轻疼痛程度。

    作者:刘敏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增加沙美特罗替卡松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SGRQ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SGR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佳,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鲁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通过加强细胞生物学发展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细胞生物学是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揭示细胞和细胞器基本结构和功能,是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支柱和重叠核心学科之一。如果以显微镜的发明和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作为细胞生物学发展的萌芽阶段,目前细胞生物学已经经历了超过4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核心知识之外,加强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史及核心知识形成历程的教学同样重要。不仅利于学生理解细胞生物学的核心知识体系,同时有助于学生认识学科发展的普遍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作者:李文林;孙平新;吕林洁;张树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胆囊炎、胆石症的中医临床辩证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炎、胆石症的中医临床辩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中医辩证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护理满意度为93.4%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护理对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秋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采用阿托伐他汀、辅酶Q 10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 10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8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指标、1年病死率及住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 10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效果显著。

    作者:李振;吴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高清手术视频库在妇产科学示教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使用高清手术视频进行妇产科学示教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及认识局部解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适于在示教课程中应用。

    作者:李晓红;赵蕾;马彩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