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

彩光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二尖瓣环, 高血压, 左心室舒张功能
摘要:目的:分析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监测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评价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患者和健康人共140例,各70例。将原发性高血患者平均分成观察A、B组,将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A组为左心室肥大,观察B组为非左心室肥大。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进行检测,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的相关参数值,比较所测的数据。结果观察A、B两组的E 1、E 2值(7.61、9.12)、(8.56、10.58)和E 1/A 1、E 2/A 2(0.72、0.81)比值均低于对照组的(10.25、12.67)、(0.94、1.09);观察A、B两组的e值(63.45、64.13)、e/a比值(0.75、0.8)低于对照组的e值(72.33、69.27)、e/a比值(1.04);观察A、B两组的S/D值(1.41、1.38)均大于对照组1.23。三组间进行综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监测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可以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情况,同时结合临床上的肺静脉血流参数,能够更加精确的判断出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情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普通型)56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普通型)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热毒宁注射液组29例(简称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利巴韦林组(27例)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疗程3~7天,治疗结束后随访3天。结果56例中脱落7例,其中利巴韦林组4例,热毒宁组3例,终有效病例为49例,利巴韦林组23例,热毒宁组26例;热毒宁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热毒宁组退热起效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足、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热毒宁组有一定的缩短趋势;热毒宁组有1例患儿出现面颊潮红。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可缩短退热起效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具有缩短疱疹消退时间的趋势。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35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并通过后期电话回访方式统计终的护理效果。结果积极心理干预可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结论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春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护理的优越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行中医护理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时间指标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总体健康评分(80.05±13.60)分高于对照组(64.37±13.0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行中医护理的优越性显著,可缩短各项时间指标,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62例围绝经期女性给予阴道镜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将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设为金标准。结果阴道镜的敏感度是76.19%,特异度是90.55%,漏诊率是19.05%,误诊率是10.24%,阳性预测率是55.17%,阴性预测率是96.64%;阴道镜总完全符合率是23.81%。结论阴道镜检查能够作为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疾病的重要筛查方法。

    作者:衣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程度和疼痛对患者情绪、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对疼痛控制和健康教育情况的满意度,指导护士做好对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护理和宣教。方法选取朝阳医院2010年3月~2010年5月骨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中文版,对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2天进行疼痛的相关调查。结果骨科患者手术后早期疼痛普遍存在,术后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对患者的情绪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患者对于术后疼痛的控制状况和疼痛控制的教育方面不甚满意,疼痛控制的教育有待加强。结论对于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护理,护士应当因人而异,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减轻疼痛感;以多种形式加强对于术后疼痛相关知识的系统化宣教,促进患者术后舒适,尽早开展术后功能锻炼,早日康复。

    作者:汤丹丹;高丽;徐莉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3组,分析3组治疗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观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血压水平均优于氨氯地平组、厄贝沙坦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胸腔镜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14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剖胸时光平滑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胸腔镜联合胃镜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停留胸管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停留胸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范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7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在我院门诊行健康体检的54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结果两组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结果表明, 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均出现异常,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

    作者:王芳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甲状腺素片实施治疗,观察组使用左甲状腺素钠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左甲状腺素钠效果更好,安全性更好。

    作者:陈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绝经后妇女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取环术。按照用药方式划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米索前列醇,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利多卡因,对比两组取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宫颈软化度、取环疼痛程度以及取环术顺利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效果明显。

    作者:刘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急危重症患者中临床路径的应用

    目的:探讨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80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死亡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满意程度有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救治方法.

    作者:纪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病理学教学现状及数字化标本和切片应用的必要性

    病理学是一门通过观察疾病形态学变化,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疾病基本病变,理解疾病发病机制的形态学学科。受课堂时间和标本切片数量和质量限制,目前病理学实验课安排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形态学教学中数字化教学成为可能。应用数字化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对基本病理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季菊玲;陆锦标;陆鹏;陈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术后常规护理和术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QO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海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目的:对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的80例甲状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诊断方式进行诊断,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观察各诊断方式的准确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CT检查的准确率高,治疗后痊愈例数25例。结论CT检查能够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分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液标本280份,将其按照采血方式分成静脉血组、末梢血组和动脉血组,对比3组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动脉血与静脉血8项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末梢血组各项检验结果与静脉血组比较,RBC、WBC、PLT、Hct、Hb检测结果末梢血组低于静脉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末梢血组MCV值的检测结果高于静脉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检测结果稳定性较差,建议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

    作者:祝晓静;曹秀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血管外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血管外科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加强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选取2014年6~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管理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9%,无意外事件发生,对照组满意度为82%,意外事件率为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血管外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可提高护理安全水平,保障患者权益。

    作者:康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引起的感染性胃炎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100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都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是92%,对照组为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感染性胃炎使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修复胃黏膜病变,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裴晶;刘戴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分析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方法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有心率失常的患者8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中医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与缓解,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7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率失常应用中医治疗有疗效。

    作者:丁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肝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及营养干预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特征和营养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肝炎21例,慢性肝炎31例,肝硬化6例,肝衰竭2例,通过临床检测分析研究患者的营养代谢特征与营养干预措施。结果60例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机体能量与物质代谢的变化。结论根据患者机体能量代谢改变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有利于避免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对于提高抵抗力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

    作者:窦现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148例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评定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应用于临床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4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对比组给予常规的支气管扩张症治疗;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比组的BODE指数和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疗效显著。

    作者:高晓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