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慧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行睑板腺按摩的操作、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睑板腺按摩的操作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1.11%高于对照组7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BUT及睑缘、症状评分改善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BUT及睑缘、症状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睑板腺按摩的操作、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感,促进患者康复速度。
作者:黄景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后切口局部持续浸润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Nacl溶液持续切口浸润;实验组给予罗哌卡因持续切口浸润麻醉,观察2组进行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镇静评分、疼痛评分都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开腹手术后切口局部持续浸润麻醉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疼痛,降低恶心呕吐的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毕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对研究组8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87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维生素A水平、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内空腹血糖含量、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而其体质量指数(BMI)、维生素A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性别所占比例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相关特征,为高危人群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类检查确诊病情,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李海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肥胖患者16例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肥胖症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后,13例体重下降5 kg,2例下降2~5 kg,1例下降小于2 kg。结论肥胖症治疗要本着个体化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实行的个体化和长期性治疗计划,要让患者充分了解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明确减肥目的。
作者:赵莲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郭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标本稀释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ELISA初筛试验HBcAb结果阳性标本200例,其中HBsAg、HBeAg或HBeAb、HBcAb阳性标本94例设为乙肝携带组,HBsAb或HBeAb、HBcAb阳性标本106例设为健康组。分别将待测血清作1:30倍稀释,再用ELISA法进行HBcAb的检测。结果94例乙肝携带组标本稀释后HBcAb结果与原倍结果一致,仍为阳性,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06例健康组标本经稀释后21例结果阳性,85例结果阴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ELISA法直接稀释检测标本的核心抗体易造成低浓度的标本结果呈现假阴性,造成核心窗口期患者的漏检,不仅给临床诊断带来麻烦,也会对安全输血造成很大的隐患,建议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两对半检测应采用原倍血清进行试验。
作者:康素花;陈俊伟;张春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气滞、瘀血、痰浊、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胸痹心痛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通过研究刘氏中医在胸痹病证中的调理气机治疗之法,减少麻痹心痛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于洋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使用中医治疗方法来进行尿潜血阳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0例尿潜血阳性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提供辨证治疗,对照组不使用止血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是42.22%,有效率是86.67%,对照组治愈率20%,有效率57.78%。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潜血阳性患者使用中药治疗应该要进行辨证分型,并且合理的使用止血药物,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任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前后的抑郁、燥狂评分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0%高于治疗组的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燥狂情绪。
作者:吴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45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系统的护理措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4例糖尿病和并肺结核与6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相比单纯肺结核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咳嗽36(66.6%)、26(43.3%)、发热15(27.8%)、31(51.7%)等方面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能够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比研究采用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与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采用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B组采用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SBI、PLI、PD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 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种植体骨高度改善程度优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与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后者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度更好。
作者:胡劲松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机化性肺炎患者20例,对其进行检查与治疗。结果患者镜检均发现支气管肺泡腔中机化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填塞,并有小气道疏松纤维肉芽肿沿肺泡腔延伸。结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要进行临床表现、CT、病理镜等综合诊断,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胡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临床难治性创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21例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的难治性创面均经过全身支持治疗;局部清创、负压VSD封闭引流,结合临床实际伤情及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通过行植皮覆盖肉芽创面或者行移植皮瓣封闭深度创面,随访1~1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负压技术对传统外科引流做出重大改进、有独特优越性的新型引流技术,适用于各类传统外科方法无效的慢性难愈性伤口及不能立即施行确定性外科创面关闭方法如皮瓣移植等,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手术难度等。
作者:牛景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方法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救治方法,观察组实施一体化急救方法。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体化急救方法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朱从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曲伏前列素在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不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行复合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术后均存在眼压控制不良情况,使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控制眼压,观察治疗后效果。结果20例患者眼压控制总有效率达到70.0%,随访中,无一例发生视力下降、杯盘比增大、视神经纤维变薄等,且用药过程均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曲伏前列素用于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不良治疗中,可有效降低眼压,避免视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治疗慢性胃炎患者使用中药辛开苦降法方法的随机试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全面检索网上数据库,从中筛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2011年1月~2014年12月发表的文献资料14篇,采用Jadad法进行质量评分,运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结果本次研究中包含14个随机试验,总共1099例患者,其中辛开苦降治疗组560例,西药对照组539例。结论经过Meta分析证明辛开苦降法在治疗慢性胃炎上有效果,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数量。
作者:华利霞;山努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中医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是97.7%,对照组为88.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中医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好,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姜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术后常规护理和术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QO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海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使用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完成后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效果更佳。
作者:陈海霞;何子峰;王利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