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丽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采用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50患者分为胺碘酮组、坎地沙坦酯组、依那普利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和左心房内径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和左心房内径对比统,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经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显著。
作者:王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使用废弃的药盒代替一次性弯盘的方法以及相关意义。方法收集在实际手术中使用废弃药盒代替一次性弯盘的实例,分析在此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废弃药盒代替一次性弯盘的过程中,不良反应以及差错出现的概率和常规的使用一次性弯盘的发生率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废弃药盒代替一次性的弯盘不会影响正常治疗,能够改善在临床上医疗成本以及护士的工作量,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
作者:金京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体会。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对比组使用根治术,研究组使用保乳手术。结果研究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较对比组少,而生存率较对比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身体情况、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乳手术较根治术治疗效果好。
作者:孙强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使用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完成后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效果更佳。
作者:陈海霞;何子峰;王利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微创后外侧入路弹性钉棒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后外侧入路弹性钉棒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及疗效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中无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椎间隙感染、腰背部疼痛、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微创后外侧入路弹性钉棒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创伤小,出血少,直达病变部位及神经根管充分减压,保证了手术疗效;同时保留了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脊柱稳定性好,可早期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郭瑞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在治疗小儿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5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疗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辅助呼吸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在治疗小儿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艾峰;彭帮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使用高清手术视频进行妇产科学示教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及认识局部解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适于在示教课程中应用。
作者:李晓红;赵蕾;马彩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治疗自发性气胸的过程中应用腋下小切口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患者130例分为2组,每组65例。研究组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方法;对比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方法。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术后5个月复发率为4.62%低于对比组10.7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自发性气胸时,腋下小切口是一种疗效较好的辅助手段,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李东旭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45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系统的护理措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肥胖患者16例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肥胖症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后,13例体重下降5 kg,2例下降2~5 kg,1例下降小于2 kg。结论肥胖症治疗要本着个体化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实行的个体化和长期性治疗计划,要让患者充分了解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明确减肥目的。
作者:赵莲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7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244例。结果免疫后,成年人、未成年人抗-HBs、抗-HAV抗原阳性率高于免疫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后,抗-HAV、抗-HBS浓度水平均高于免疫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15.16%,1例2级呕吐。结论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可提高抗原滴度水平,且少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刘淑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羊水量正常时胎儿肾发育不良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晚孕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12例肾脏发育不良胎儿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均于孕妇中晚孕期接受超声检查和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检查结果。结果羊水量正常的12例肾发育不良胎儿中,单侧多囊肿肾发育不良6例,4例不合并其它异常,1例合并多囊肾,1例合并马蹄肾;2例单侧肾缺如,其中1例合并心脏实质性占位,1例不合并其它畸形;盆腔肾及马蹄肾各1例,生后超声证实;1例孕期诊断为单侧囊肿,引产后病理检验为双肾多发囊肿。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胎儿肾脏异常,为临床诊疗提供充足决策信息,但是超声检查未能明确确诊的病症,需加强随访。
作者:陈明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小儿小肠套叠诊断和灌肠复位治疗应用高频超声显像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肠套叠患儿14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膜透视下的灌肠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超声显像下的灌肠复位治疗。结果观察组复位成功率为94.74%,对照组为82.1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小肠套叠诊断以及灌肠复位治疗中,运用高频超声显像技术能取得更好的临床诊疗效果。
作者:李新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抽取社区内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随机分为两组,空白组按照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月1次进行健康教育,在24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改变进行统计。结果在经过健康教育之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发症与病死率与空白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增加对糖尿病的了解,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
作者:王景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比较分析改良乳腺癌手术与传统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各30例。传统组实行传统乳腺癌根治术,改良组实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同时改良组术后病情复发率为6.67%低于传统组的3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乳腺癌手术对治疗乳腺癌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病情复发率。
作者:熊念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于我院妇科接受诊疗的49例下腹部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后进行腹部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腹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腹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89.79%,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应用价值高,但存在一定的漏诊与误诊的可能,需要结合阴道超声灵活运用。
作者:韩天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时间和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220例行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而分为阴道分娩组(76例)和剖宫产组(144例),剖宫产组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进入产程组(65例)和未进入产程组(7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出血和平均住院时间较剖宫产组减少,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妇产后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较剖宫产组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入产程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较未进入产程组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妇产后感染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新生儿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再次妊娠产妇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严密监测下选择经阴道试产,以改善妊娠结局,对于再次剖宫产者应掌握手术时机,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林辉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接收了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4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FM评分、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观察组的F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8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恢复快,患者接受度高。
作者:邵长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疗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2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按时完成率、放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健康行为达标率等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咽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和康复效果,确保治疗按时完成,降低放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陈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联合补肾疏肝汤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的20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给药基础上联合补肾疏肝汤来治疗,记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治疗8周后的HAMD 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疏肝汤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赵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