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5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王娜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45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系统的护理措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程度和疼痛对患者情绪、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对疼痛控制和健康教育情况的满意度,指导护士做好对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护理和宣教。方法选取朝阳医院2010年3月~2010年5月骨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中文版,对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2天进行疼痛的相关调查。结果骨科患者手术后早期疼痛普遍存在,术后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对患者的情绪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患者对于术后疼痛的控制状况和疼痛控制的教育方面不甚满意,疼痛控制的教育有待加强。结论对于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护理,护士应当因人而异,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减轻疼痛感;以多种形式加强对于术后疼痛相关知识的系统化宣教,促进患者术后舒适,尽早开展术后功能锻炼,早日康复。

    作者:汤丹丹;高丽;徐莉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补肾疏肝汤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联合补肾疏肝汤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的20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给药基础上联合补肾疏肝汤来治疗,记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治疗8周后的HAMD 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疏肝汤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赵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综合心理护理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护理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均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将其按照年度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两组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远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前紧张度、并发症发生率均大于观察组,术中配合度与术后情绪良好者所占比例均小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实施综合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术中配合度,而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魏锦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基于信息技术的医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建设数字化立体教学资源库,应用微课教学和小组助教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医用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学生实验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效果。

    作者:张海涛;刘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结合模拟教学提高肿瘤学临床教学质量

    肿瘤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学科,如何提高肿瘤学的教学质量,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模拟教学是临床教学的发展趋势,结合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可提高肿瘤学临床教学水平。

    作者:胡凤娣;李杨;龙庭凤;杨继岚;沈丽达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观察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选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疗效好。

    作者:慕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难治性抑郁症症状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改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7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服用区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低频rTMS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CST在正确反应数及完成分类数方面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PT评分,及WCST其他项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TM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方法。

    作者:冀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VEGF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使用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治疗的90例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Ccr(肌酐清除率)、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ER(你到蛋白排泄率)、CRP(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TC、LDL-C、UAER、VEGF、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cr指标, 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可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VEGF水平,发挥保护肾脏作用。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手术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全身麻醉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根据BIS进行调整给药,对照组根据血压、心率等进行调整给药。结果观察组苏醒、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较对照组更为平稳,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S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一种较好的监测手段。

    作者:杨震;李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引入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我院治疗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引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下降趋势优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过程中引入护理干预措施,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姜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标本稀释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标本稀释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ELISA初筛试验HBcAb结果阳性标本200例,其中HBsAg、HBeAg或HBeAb、HBcAb阳性标本94例设为乙肝携带组,HBsAb或HBeAb、HBcAb阳性标本106例设为健康组。分别将待测血清作1:30倍稀释,再用ELISA法进行HBcAb的检测。结果94例乙肝携带组标本稀释后HBcAb结果与原倍结果一致,仍为阳性,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06例健康组标本经稀释后21例结果阳性,85例结果阴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ELISA法直接稀释检测标本的核心抗体易造成低浓度的标本结果呈现假阴性,造成核心窗口期患者的漏检,不仅给临床诊断带来麻烦,也会对安全输血造成很大的隐患,建议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两对半检测应采用原倍血清进行试验。

    作者:康素花;陈俊伟;张春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CO中毒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重度CO中毒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20例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痊愈17例,痊愈率85%;迟发脑病1例,发生率5%;死亡2例,死亡率10%。结论对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综合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急性重度CO中毒可以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应充分判断病情的严重性及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处理。

    作者:王慧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分析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价值

    目的:对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分析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尿常规检查人群260例,分别展开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分析法进行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260份尿液标本经尿液分析法阳性187份,阴性73份,假阳性率0.77%,假阴性4.61%;显微镜手工分析法阳性156份,阴性104份,假阳性率8.08%,假阴性率18.0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法在尿常规检测中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种敏敏;曹秀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胸腔镜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14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剖胸时光平滑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胸腔镜联合胃镜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停留胸管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停留胸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范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脊柱骨折致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致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取40例脊柱骨折致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骨折致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昌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实施系统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实施系统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6.5%率低于对照组25.8%,护理后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食欲、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93.55%和70.97%),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管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不同高剂量叶酸及叶酸与腺苷钴胺片联合治疗高HCY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高剂量叶酸及叶酸、腺苷钴胺片联合用药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及疗效差别并了解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30例,随机分成5 mg叶酸组(A组),10 mg叶酸组(B组),5 mg叶酸+腺苷钴胺片组(C组)。各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5 mg叶酸片,10 mg叶酸片及5 mg叶酸片+0.5 mg腺苷钴胺片,治疗约10天,比较各组用药前后及各组间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各组用药后血清Hcy水平均降低;5 mg叶酸组,10 mg叶酸组,5 mg叶酸+0.5 mg腺苷钴胺片组,治疗后Hcy水平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叶酸,腺苷钴胺片能降低血清Hcy水平,但随着剂量增加疗效差异不显著,同时该治疗对降低血清TC,LDL-C,APO-B水平也有一定作用。

    作者:霍宏俊;管会苓;秦海秋;郭德明;于天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使用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完成后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效果更佳。

    作者:陈海霞;何子峰;王利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废弃一次性弯盘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使用废弃的药盒代替一次性弯盘的方法以及相关意义。方法收集在实际手术中使用废弃药盒代替一次性弯盘的实例,分析在此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废弃药盒代替一次性弯盘的过程中,不良反应以及差错出现的概率和常规的使用一次性弯盘的发生率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废弃药盒代替一次性的弯盘不会影响正常治疗,能够改善在临床上医疗成本以及护士的工作量,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

    作者:金京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肝功能检验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监测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3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2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白蛋白、总胆汁酸、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胆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能够对病情、肝组织损伤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有助于临床进行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以及预防。

    作者:焦立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