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及营养干预

窦现凤

关键词:肝病患者, 营养不良, 机能代谢, 特征, 干预措施, 保健,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肝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特征和营养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肝炎21例,慢性肝炎31例,肝硬化6例,肝衰竭2例,通过临床检测分析研究患者的营养代谢特征与营养干预措施。结果60例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机体能量与物质代谢的变化。结论根据患者机体能量代谢改变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有利于避免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对于提高抵抗力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2组,每组25例。观察组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使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下床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效果比骨折内固定术效果更佳。

    作者:柳忠兴;李金龙;樊大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护理服务在医疗公益活动中的作用及几点感受

    护理人员在医疗公益活动中承担着各个环节的工作,在保障活动有序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序的护理服务能够使医疗公益活动顺利进行,回顾2009年6月~2013年11月医疗公益活动中的护理工作。

    作者:刘艺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补肾疏肝汤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联合补肾疏肝汤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的20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给药基础上联合补肾疏肝汤来治疗,记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治疗8周后的HAMD 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疏肝汤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赵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上颈椎3D打印模型在骨科规范化培训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结合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教学大纲要求,将2015年1月~2015年4月典型上颈椎5例CT图片进行3 D打印处理,制作骨骼三维立体模型应用于骨科规培临床教学中,在此基础上用3 D打印手术通道进行手术辅助,进行手术指导。结果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上颈椎骨骼三维立体模型有助于加深规培生对疾病手术解剖学的理解,达到精准手术要求,有助于培养规培生骨科临床工作兴趣。结论3D打印技术制作在骨科规培临床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栋;赵波;李锋涛;卢腾;贺西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护理的优越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行中医护理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时间指标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总体健康评分(80.05±13.60)分高于对照组(64.37±13.0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行中医护理的优越性显著,可缩短各项时间指标,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比较分析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与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研究采用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与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采用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B组采用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SBI、PLI、PD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 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种植体骨高度改善程度优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与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后者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度更好。

    作者:胡劲松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顽固性呃逆的中医针灸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顽固性呃逆的中医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临床分型,采取不同的中医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袁蕴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小儿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比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在治疗小儿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5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疗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辅助呼吸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在治疗小儿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艾峰;彭帮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腹部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于我院妇科接受诊疗的49例下腹部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后进行腹部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腹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腹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89.79%,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应用价值高,但存在一定的漏诊与误诊的可能,需要结合阴道超声灵活运用。

    作者:韩天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杂合型血液净化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杂合型血液净化应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杂合型血液净化,对照组行单纯血液透析,评价治疗后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透析3个月后MMSE、SF-36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杂合型血液净化更利于改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纠正营养匮乏状况。

    作者:陈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0名脑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接受健康教育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7.5%,对照组为57.5%,观察组在关于脑出血护理的知识和技巧以及对于疾病的态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采用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加完整的健康教育理念。

    作者:任静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原发性低颅压头痛24例临床探讨

    目的:原发性低颅压头痛24例临床探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低颅压头痛患者24例,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观察临床表现。结果所有头痛情况得到好转出院。结论对于原发性低颅压头痛的患者,应当尽快诊断,给予腰穿、大量补液,嘱咐患者卧床休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把握认知规律,提高临床实习带教水平

    带教临床医学实习生应遵循认知规律。我们将医学生认知疾病的基本思维规律分为基础和提升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属于理解记忆、整体模仿型思维,提升阶段属于思考、创新型思维。基础阶段是带教的重点,主要是夯实“三基”和训练临床思维;提升阶段应注重培养疾病鉴别诊断能力和学术创新意识。

    作者:段绍毅;段于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采用阿托伐他汀、辅酶Q 10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 10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8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指标、1年病死率及住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 10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效果显著。

    作者:李振;吴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机化性肺炎患者20例,对其进行检查与治疗。结果患者镜检均发现支气管肺泡腔中机化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填塞,并有小气道疏松纤维肉芽肿沿肺泡腔延伸。结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要进行临床表现、CT、病理镜等综合诊断,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胡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术后常规护理和术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QO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海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微创后外侧入路弹性钉棒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微创后外侧入路弹性钉棒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后外侧入路弹性钉棒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及疗效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中无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椎间隙感染、腰背部疼痛、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微创后外侧入路弹性钉棒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创伤小,出血少,直达病变部位及神经根管充分减压,保证了手术疗效;同时保留了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脊柱稳定性好,可早期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郭瑞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高频超声显像在小儿小肠套叠诊断和灌肠复位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对小儿小肠套叠诊断和灌肠复位治疗应用高频超声显像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肠套叠患儿14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膜透视下的灌肠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超声显像下的灌肠复位治疗。结果观察组复位成功率为94.74%,对照组为82.1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小肠套叠诊断以及灌肠复位治疗中,运用高频超声显像技术能取得更好的临床诊疗效果。

    作者:李新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甲状腺素片实施治疗,观察组使用左甲状腺素钠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左甲状腺素钠效果更好,安全性更好。

    作者:陈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临床路径教学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教学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普外科临床实习的140名本科学生,分别采取临床路径教学带教方法和传统带教方法,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学生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路径教学应用于普外科临床带教中,能够进一步规范教学流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作者:排组拉沙拉依阿当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