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忠兴;李金龙;樊大钊
目的:探讨分析对临床检测样本展开,进一步对其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择80例患者的临床检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组样本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观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的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检测样本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采用严格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马毅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7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244例。结果免疫后,成年人、未成年人抗-HBs、抗-HAV抗原阳性率高于免疫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后,抗-HAV、抗-HBS浓度水平均高于免疫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15.16%,1例2级呕吐。结论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可提高抗原滴度水平,且少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刘淑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低电压、低电流、低浓度对比剂对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79例分为两组。其中双低组:电压100 KVP,电流自动350~750 mA, ASIR 40%,造影剂威视派克270 mgI/ml,三低组:电压100 KVP,电流固定值200 mA,ASIR 40%,造影剂威视派克270 mgI/ml。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CT值、噪声、SNR、CNR值及辐射剂量的不同。结果对照组扫描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获得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结论低电压、低电流、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作者:毛旭;刘刚;何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术后常规护理和术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QO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海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分析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尿常规检查人群260例,分别展开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分析法进行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260份尿液标本经尿液分析法阳性187份,阴性73份,假阳性率0.77%,假阴性4.61%;显微镜手工分析法阳性156份,阴性104份,假阳性率8.08%,假阴性率18.0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法在尿常规检测中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种敏敏;曹秀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前后的抑郁、燥狂评分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0%高于治疗组的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燥狂情绪。
作者:吴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临床实习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临床医生,顺利步入社会及工作岗位的重要的环节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中医学是重要的临床医学之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必须实现中医学知识和临床治疗的有效结合,因此中医学临床带教工作是必要的。在中西医临床带教期间,如何正确引导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对肺系病中西医临床带教的体会进行解析。
作者:冯原;陈斯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分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液标本280份,将其按照采血方式分成静脉血组、末梢血组和动脉血组,对比3组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动脉血与静脉血8项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末梢血组各项检验结果与静脉血组比较,RBC、WBC、PLT、Hct、Hb检测结果末梢血组低于静脉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末梢血组MCV值的检测结果高于静脉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检测结果稳定性较差,建议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
作者:祝晓静;曹秀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重症颅脑损伤者ICU监护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探讨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随机选取重症颅脑损伤者65例作为试验组,对其采取ICU监护和护理,对照组由另外随机抽取的65名重症颅脑损伤者患者组成,对其采取常规脑外监护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监护结果、护理效果、并发症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采取ICU监护和护理的患者静脉通道、人工气道建立所需要时间、病情变化需行复查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取ICU监护和护理的患者效果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监护能够及时、系统、连续的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并根据监护结果快的掌握病情变化,有效地缩短救护措施实施所需的时间,能够提高处理重症颅脑损伤的效率。
作者:孟凡菲;张晶;宋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35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并通过后期电话回访方式统计终的护理效果。结果积极心理干预可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结论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春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程度和疼痛对患者情绪、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对疼痛控制和健康教育情况的满意度,指导护士做好对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护理和宣教。方法选取朝阳医院2010年3月~2010年5月骨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中文版,对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2天进行疼痛的相关调查。结果骨科患者手术后早期疼痛普遍存在,术后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对患者的情绪和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患者对于术后疼痛的控制状况和疼痛控制的教育方面不甚满意,疼痛控制的教育有待加强。结论对于骨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护理,护士应当因人而异,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减轻疼痛感;以多种形式加强对于术后疼痛相关知识的系统化宣教,促进患者术后舒适,尽早开展术后功能锻炼,早日康复。
作者:汤丹丹;高丽;徐莉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14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剖胸时光平滑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胸腔镜联合胃镜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停留胸管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停留胸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范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2组,每组25例。观察组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使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下床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效果比骨折内固定术效果更佳。
作者:柳忠兴;李金龙;樊大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8.1%;对照组满意度为8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患者中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顾红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3 h后皮肤颜色转红,TcSO2逐渐升高,6 h后PaO2及a/APO2的比值升高,而OI值降低。对照组治疗后PaO2及a/APO2的比值有所升高,OI降低。观察组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曹开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清热泻火法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接受清热泻火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的西药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泻火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治疗活动能够缓解症状。
作者:张进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呼吸衰竭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行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对照组行东莨菪碱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16例有显著疗效,13例有疗效,3例无效,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10例有显著疗效,8例有疗效,14例无效,有效率为56.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毛炎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肾上腺肿瘤应用后腹腔镜治疗的疗效。方法将5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实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85.12±1.14)min短于对照组(105.11±1.15)min;住院天数为(7.41±1.13)d短于对照组(13.51±1.23)d;同时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1±1.31)d短于对照组的(5.10±1.25)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上腺肿瘤应用后腹腔镜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与肠功能恢复时间。
作者:陈耀举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80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死亡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满意程度有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救治方法.
作者:纪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监测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评价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患者和健康人共140例,各70例。将原发性高血患者平均分成观察A、B组,将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A组为左心室肥大,观察B组为非左心室肥大。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进行检测,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的相关参数值,比较所测的数据。结果观察A、B两组的E 1、E 2值(7.61、9.12)、(8.56、10.58)和E 1/A 1、E 2/A 2(0.72、0.81)比值均低于对照组的(10.25、12.67)、(0.94、1.09);观察A、B两组的e值(63.45、64.13)、e/a比值(0.75、0.8)低于对照组的e值(72.33、69.27)、e/a比值(1.04);观察A、B两组的S/D值(1.41、1.38)均大于对照组1.23。三组间进行综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监测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可以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情况,同时结合临床上的肺静脉血流参数,能够更加精确的判断出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情况。
作者:彩光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