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观察

胡蓉

关键词: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临床病理, 观察
摘要:目的: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机化性肺炎患者20例,对其进行检查与治疗。结果患者镜检均发现支气管肺泡腔中机化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疏松的结缔组织填塞,并有小气道疏松纤维肉芽肿沿肺泡腔延伸。结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要进行临床表现、CT、病理镜等综合诊断,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预后良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服务在医疗公益活动中的作用及几点感受

    护理人员在医疗公益活动中承担着各个环节的工作,在保障活动有序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序的护理服务能够使医疗公益活动顺利进行,回顾2009年6月~2013年11月医疗公益活动中的护理工作。

    作者:刘艺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急危重症患者中临床路径的应用

    目的:探讨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80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死亡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满意程度有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救治方法.

    作者:纪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浅析临床检测样本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对临床检测样本展开,进一步对其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择80例患者的临床检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组样本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观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的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检测样本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采用严格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马毅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行睑板腺按摩的操作、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行睑板腺按摩的操作、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睑板腺按摩的操作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1.11%高于对照组7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BUT及睑缘、症状评分改善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BUT及睑缘、症状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睑板腺按摩的操作、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感,促进患者康复速度。

    作者:黄景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氨氯地平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措施。方法对氨氯地平进行药理分析,并观察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以及使用后存在的不良反应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氨氯地平对心绞痛和高血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结论氨氯地平起效慢,且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药物使用方便,副作用较少,使用后能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常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及老年前期肾淀粉样变性和皮肤淀粉样变性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及老年前期肾淀粉样变性及皮肤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分型。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7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经肾穿刺确诊肾淀粉样变性16例患者进行光镜及免疫荧光检查,分析老年前期肾淀粉样变性及皮肤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分型。结果肾淀粉样变性可见血管、间质及肾小管壁呈块状沉积的淀粉样物质,KMnO4-碱性刚果红染色AL型15例, AA型1例;AL型显示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沉积。结论肾淀粉样变性多见于中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经肾活检光镜及免疫荧光检查可对疾病的病理学改变情况进行诊断。疑似肾淀粉样变性者应早期进行刚果红染色及肾活检,对特殊部位的皮肤淀粉样变引起注意,加强对疾病的准确判断,以免误诊影响疾病的治疗。

    作者:杨永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乙肝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乙肝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乙肝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82.35%,且治疗总依从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乙肝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其预后质量。

    作者:乙树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关于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整理我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护理干预方法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1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基本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8.03%,常规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8.24%,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且发病时间不固定,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3组,分析3组治疗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观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血压水平均优于氨氯地平组、厄贝沙坦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麻醉,实验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会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但全凭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更快,其预后性较好。

    作者:张忠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分析护理人员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的培训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的培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执业护士80名,对所有护理人员均给予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的艾滋病综合知识得分优于培训前,两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培训,可以让护理人员更好掌握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作者:黄翠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时间和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220例行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而分为阴道分娩组(76例)和剖宫产组(144例),剖宫产组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进入产程组(65例)和未进入产程组(7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出血和平均住院时间较剖宫产组减少,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妇产后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较剖宫产组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入产程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较未进入产程组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妇产后感染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新生儿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再次妊娠产妇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严密监测下选择经阴道试产,以改善妊娠结局,对于再次剖宫产者应掌握手术时机,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林辉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护理的优越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行中医护理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9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时间指标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总体健康评分(80.05±13.60)分高于对照组(64.37±13.0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行中医护理的优越性显著,可缩短各项时间指标,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关于提高医学生实习教学质量的探讨

    医学是以实践性为主的学科,临床实习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初阶段,对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带教工作,确保实习效果是教学医院尚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我院临床教学和管理的实践,对实习教学进行探析。

    作者:唐雪鸿;刘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实施系统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实施系统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6.5%率低于对照组25.8%,护理后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食欲、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93.55%和70.97%),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管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试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临床检验工作是确保医院为患者提供安全性服务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在医院不断引进各种先进的检验设备的现状下,临床检验工作的质量水平更是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根据现阶段影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探讨强化医院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策略,促进临床检验科更好的为医院和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作者:操金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补肾疏肝汤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联合补肾疏肝汤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的20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给药基础上联合补肾疏肝汤来治疗,记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治疗8周后的HAMD 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疏肝汤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赵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观察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选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疗效好。

    作者:慕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原发性低颅压头痛24例临床探讨

    目的:原发性低颅压头痛24例临床探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低颅压头痛患者24例,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观察临床表现。结果所有头痛情况得到好转出院。结论对于原发性低颅压头痛的患者,应当尽快诊断,给予腰穿、大量补液,嘱咐患者卧床休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3 h后皮肤颜色转红,TcSO2逐渐升高,6 h后PaO2及a/APO2的比值升高,而OI值降低。对照组治疗后PaO2及a/APO2的比值有所升高,OI降低。观察组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曹开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