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树枝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行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8.5±10.2)min、术中出血量(17.3±2.1)ml、住院时间(2.3±0.7)d、切口疼痛时间(1.8±0.4)d均少于对照组(47.6±11.7)min(、24.9±8.0)ml、(4.4±1.2) d、(2.9±0.7)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下床时间(1.0±0.3) d、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时间(1.5±0.3)d均早于对照组(1.9±0.6)d、(2.2±0.6)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镇痛用药率(0.0%)、复发率(0.0%)、并发症发生率(1.8%)均低于对照组(14.3%)、(8.9%)、(16.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秀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实施系统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6.5%率低于对照组25.8%,护理后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食欲、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93.55%和70.97%),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管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20万U+生理盐水250 ml静滴,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7d。治疗前、治疗后7d、14d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优于对照组70.00%;治疗后NDS 7 d、14 d分别为(12.74±6.72)分、(13.85±7.93)分低于对照组的(24.71±8.51)分、(20.75±9.01)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李来喜;朱宗亚;刘勇;程斌;汪漩旋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肥胖患者16例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肥胖症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后,13例体重下降5 kg,2例下降2~5 kg,1例下降小于2 kg。结论肥胖症治疗要本着个体化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实行的个体化和长期性治疗计划,要让患者充分了解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明确减肥目的。
作者:赵莲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杂合型血液净化应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杂合型血液净化,对照组行单纯血液透析,评价治疗后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透析3个月后MMSE、SF-36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杂合型血液净化更利于改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纠正营养匮乏状况。
作者:陈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作用。方法将30例宫颈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MTX(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实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止血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止血起效时间为(4.35±1.45)min,短于对照组的(13.01±1.02)min;且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60.0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对宫颈妊娠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效缩短止血起效时间。
作者:翟彦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症均获得了一定的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病症,改善临床不适。
作者:罗雪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卵巢破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破裂患者3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少,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卵巢破裂,采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振蓓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析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4组,对比分析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服用阿司匹林3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运用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控制好剂量,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奉先;蔡淑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153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7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共情护理,分析各自护理方式对两组病例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例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病例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有所下降,而对照组下降的程度小于观察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共情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患者依从性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王金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7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244例。结果免疫后,成年人、未成年人抗-HBs、抗-HAV抗原阳性率高于免疫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后,抗-HAV、抗-HBS浓度水平均高于免疫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15.16%,1例2级呕吐。结论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可提高抗原滴度水平,且少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刘淑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加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优化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根据临床治疗与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可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意识,对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监测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评价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患者和健康人共140例,各70例。将原发性高血患者平均分成观察A、B组,将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A组为左心室肥大,观察B组为非左心室肥大。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进行检测,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的相关参数值,比较所测的数据。结果观察A、B两组的E 1、E 2值(7.61、9.12)、(8.56、10.58)和E 1/A 1、E 2/A 2(0.72、0.81)比值均低于对照组的(10.25、12.67)、(0.94、1.09);观察A、B两组的e值(63.45、64.13)、e/a比值(0.75、0.8)低于对照组的e值(72.33、69.27)、e/a比值(1.04);观察A、B两组的S/D值(1.41、1.38)均大于对照组1.23。三组间进行综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监测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可以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情况,同时结合临床上的肺静脉血流参数,能够更加精确的判断出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情况。
作者:彩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针对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针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0.00%、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控制哮喘的复发。
作者:范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顺产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产科顺产的10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这105例产妇进行分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参照组,共有52例)以及使用循证护理模式(研究组,共有53例)。结果研究组产妇在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以及总产程上短于参照组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满意度优于参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模式在顺产过程中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提高满意程度。
作者:田永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肺源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肺源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护理等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肺源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陈瑞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增加沙美特罗替卡松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SGRQ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SGR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佳,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鲁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80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死亡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满意程度有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救治方法.
作者:纪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使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62例,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3.5%高于对照组70.9%,研究组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9.7%vs 14.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焦虑评分(36.0±4.8)分、抑郁评分(36.2±6.0)分均低于对照组(42.3±3.2)分、(44.5±2.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几率。
作者:李欣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肾上腺肿瘤应用后腹腔镜治疗的疗效。方法将5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实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85.12±1.14)min短于对照组(105.11±1.15)min;住院天数为(7.41±1.13)d短于对照组(13.51±1.23)d;同时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1±1.31)d短于对照组的(5.10±1.25)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上腺肿瘤应用后腹腔镜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与肠功能恢复时间。
作者:陈耀举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