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2例疗效观察

李来喜;朱宗亚;刘勇;程斌;汪漩旋

关键词: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进展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20万U+生理盐水250 ml静滴,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7d。治疗前、治疗后7d、14d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优于对照组70.00%;治疗后NDS 7 d、14 d分别为(12.74±6.72)分、(13.85±7.93)分低于对照组的(24.71±8.51)分、(20.75±9.01)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研究加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优化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根据临床治疗与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可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意识,对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健观察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食管癌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禁饮食、胃肠减压、空肠造瘘管或鼻肠管行肠内营养,肠功能恢复且术后1周再给予流质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起给予咀嚼口香糖4次/d,15~20 min/次,直至恢复进食为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口腔、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简单廉价、安全且易于被患者接受。

    作者:孙超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对疝气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在疝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疝气患者84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腹股沟管后壁疝修补术,观察组行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26.19%;随访3个月~1年,观察组复发率2.38%低于对照组23.8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疝气治疗中应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朱淅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临床难治性创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临床难治性创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21例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的难治性创面均经过全身支持治疗;局部清创、负压VSD封闭引流,结合临床实际伤情及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通过行植皮覆盖肉芽创面或者行移植皮瓣封闭深度创面,随访1~1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负压技术对传统外科引流做出重大改进、有独特优越性的新型引流技术,适用于各类传统外科方法无效的慢性难愈性伤口及不能立即施行确定性外科创面关闭方法如皮瓣移植等,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手术难度等。

    作者:牛景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肺源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肺源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肺源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护理等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肺源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陈瑞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7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在我院门诊行健康体检的54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结果两组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结果表明, 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均出现异常,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

    作者:王芳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通过加强细胞生物学发展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细胞生物学是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揭示细胞和细胞器基本结构和功能,是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支柱和重叠核心学科之一。如果以显微镜的发明和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作为细胞生物学发展的萌芽阶段,目前细胞生物学已经经历了超过4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核心知识之外,加强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史及核心知识形成历程的教学同样重要。不仅利于学生理解细胞生物学的核心知识体系,同时有助于学生认识学科发展的普遍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作者:李文林;孙平新;吕林洁;张树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腹部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于我院妇科接受诊疗的49例下腹部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后进行腹部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腹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腹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89.79%,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应用价值高,但存在一定的漏诊与误诊的可能,需要结合阴道超声灵活运用。

    作者:韩天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分析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外伤性脾破裂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低,满意度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有效,满意度高。

    作者:翟洪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胸腔镜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14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剖胸时光平滑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胸腔镜联合胃镜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停留胸管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停留胸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范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观察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选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疗效好。

    作者:慕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共100例,采用经腹彩色多普勒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共诊断为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患者共52例,准确率为98.1%,漏诊患者1例,漏诊率为1.9%。结论采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产妇的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疾病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振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用于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56例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结果44例顺利完成胆结石手术,且在后期的随访中均无结石复发。12例患者中,8例因取石后胆囊管不通畅,4例因结石位于胆囊管难于取出,对这12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例手术成功,在后续治疗中对手术不成功的4例患者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终手术成功。结论对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患者实施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较高成功率(78.6%),且术后患者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崔建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分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液标本280份,将其按照采血方式分成静脉血组、末梢血组和动脉血组,对比3组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动脉血与静脉血8项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末梢血组各项检验结果与静脉血组比较,RBC、WBC、PLT、Hct、Hb检测结果末梢血组低于静脉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末梢血组MCV值的检测结果高于静脉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检测结果稳定性较差,建议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

    作者:祝晓静;曹秀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腋下小切口应用于自发气胸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治疗自发性气胸的过程中应用腋下小切口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患者130例分为2组,每组65例。研究组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方法;对比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方法。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术后5个月复发率为4.62%低于对比组10.7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自发性气胸时,腋下小切口是一种疗效较好的辅助手段,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李东旭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胃肠起搏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胃肠起搏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且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的给予胃肠起搏器治疗,比较两组的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无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变化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起搏器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褚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妇科炎症感染的微生物检测方式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收的115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A、B、C 3组,A组使用培养法检验,B组使用干化学酶法,C组使用镜检法,对3组的检验效果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阳性率为92.31%,B组阳性率为73.68%,C组阳性率为76.32%,A组与B组、A组与C组阳性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阳性率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炎症感染的微生物检验方式中,培养法的效果好,阳性率要高于镜检和干化学酶法。

    作者:李滨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行睑板腺按摩的操作、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行睑板腺按摩的操作、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睑板腺按摩的操作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1.11%高于对照组7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BUT及睑缘、症状评分改善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BUT及睑缘、症状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睑板腺按摩的操作、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感,促进患者康复速度。

    作者:黄景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麻醉,实验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会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但全凭静脉麻醉的苏醒时间更快,其预后性较好。

    作者:张忠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62例围绝经期女性给予阴道镜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将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设为金标准。结果阴道镜的敏感度是76.19%,特异度是90.55%,漏诊率是19.05%,误诊率是10.24%,阳性预测率是55.17%,阴性预测率是96.64%;阴道镜总完全符合率是23.81%。结论阴道镜检查能够作为围绝经期妇女宫颈癌疾病的重要筛查方法。

    作者:衣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