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超民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2组,每组25例。观察组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使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下床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效果比骨折内固定术效果更佳。
作者:柳忠兴;李金龙;樊大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胃肠起搏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且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的给予胃肠起搏器治疗,比较两组的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无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变化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起搏器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褚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引入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我院治疗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引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下降趋势优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过程中引入护理干预措施,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姜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甲状腺素片实施治疗,观察组使用左甲状腺素钠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左甲状腺素钠效果更好,安全性更好。
作者:陈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杂合型血液净化应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杂合型血液净化,对照组行单纯血液透析,评价治疗后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透析3个月后MMSE、SF-36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杂合型血液净化更利于改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纠正营养匮乏状况。
作者:陈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7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在我院门诊行健康体检的54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结果两组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结果表明, AIT、AST、ALP、GGT、CHE、ALB、CHO、TBA水平均出现异常,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
作者:王芳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使用废弃的药盒代替一次性弯盘的方法以及相关意义。方法收集在实际手术中使用废弃药盒代替一次性弯盘的实例,分析在此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废弃药盒代替一次性弯盘的过程中,不良反应以及差错出现的概率和常规的使用一次性弯盘的发生率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废弃药盒代替一次性的弯盘不会影响正常治疗,能够改善在临床上医疗成本以及护士的工作量,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
作者:金京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普通型)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热毒宁注射液组29例(简称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利巴韦林组(27例)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疗程3~7天,治疗结束后随访3天。结果56例中脱落7例,其中利巴韦林组4例,热毒宁组3例,终有效病例为49例,利巴韦林组23例,热毒宁组26例;热毒宁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热毒宁组退热起效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足、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热毒宁组有一定的缩短趋势;热毒宁组有1例患儿出现面颊潮红。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可缩短退热起效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具有缩短疱疹消退时间的趋势。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引起的感染性胃炎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100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都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是92%,对照组为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感染性胃炎使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修复胃黏膜病变,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裴晶;刘戴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体会。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对比组使用根治术,研究组使用保乳手术。结果研究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较对比组少,而生存率较对比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身体情况、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乳手术较根治术治疗效果好。
作者:孙强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在治疗小儿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5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疗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辅助呼吸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在治疗小儿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艾峰;彭帮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治疗中对严重眼心反射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眼心反射患者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为防治对策实施前眼科患者,观察组为防治措施实施后眼科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眼心反射概率。结果观察组中9例发生眼心反射,概率为15%,对照组中18例发生眼心反射,概率为30%。观察组发生眼心反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眼心反射预防措施后,眼心反射患者减少。
作者:王晓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肝门部Glisson蒂右前支血流阻断行肝右后叶解剖性肝切除术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肝右后叶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采用肝门部Glisson蒂右前支血流阻断行肝右后叶解剖性肝切除术(A组);8例采用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B组)行肝肿瘤局部切除术;对两组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均无死亡病例,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3、5、7 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低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门部Glisson蒂右前支血流阻断行肝右后叶解剖性肝切除术是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有效的肝切除方法。
作者:赵明海;朱少功;赵会博;魏思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在疝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疝气患者84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腹股沟管后壁疝修补术,观察组行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26.19%;随访3个月~1年,观察组复发率2.38%低于对照组23.8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疝气治疗中应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朱淅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胆囊炎、胆石症的中医临床辩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中医辩证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护理满意度为93.4%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护理对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秋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肥胖患者16例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肥胖症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后,13例体重下降5 kg,2例下降2~5 kg,1例下降小于2 kg。结论肥胖症治疗要本着个体化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实行的个体化和长期性治疗计划,要让患者充分了解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明确减肥目的。
作者:赵莲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护理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均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将其按照年度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两组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远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前紧张度、并发症发生率均大于观察组,术中配合度与术后情绪良好者所占比例均小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实施综合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术中配合度,而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魏锦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采用抗病毒治疗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患者30例,采用抗病毒治疗。结果选取的抗病毒治疗患者30例,存活率为83.3%,死亡率为16.7%。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3例肝硬化失代偿及肝癌行肝肾联合移植,后出现肝衰竭死亡。结论针对乙肝病毒感染者,在实施肾移植术后,应用抗乙肝病毒药物,可对病毒复制水平抑制,使肝功能复常率提高。在应用拉米夫定过程中,若有病毒学反弹情况出现,可取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以促病情好转,改善预后。
作者:董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微创后外侧入路弹性钉棒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后外侧入路弹性钉棒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及疗效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中无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椎间隙感染、腰背部疼痛、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微创后外侧入路弹性钉棒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创伤小,出血少,直达病变部位及神经根管充分减压,保证了手术疗效;同时保留了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脊柱稳定性好,可早期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郭瑞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气滞、瘀血、痰浊、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胸痹心痛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通过研究刘氏中医在胸痹病证中的调理气机治疗之法,减少麻痹心痛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于洋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