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79例难免压疮监测分析

员淑芳;刘春花;郭晓玲;王世芳

关键词:压疮, 危险因素, 分析
摘要:目的:监测分析难免压疮患者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院外和院内已申报难免压疮的179例患者,通过Braden量表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提示压疮仍然是该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院外压疮多以内科疾病为主,压疮分级以Ⅲ级居多,年龄越大,压疮风险越高。院内压疮以外科疾病为主。结论正确应用压疮风险评估量表,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评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0例肺炎喘嗽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乔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医专学校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计算机教学的思考

    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医专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发现目前医专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有待提高,然后提出计算机相关课程作为医专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起重要作用,进而提出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者:陈彦英;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胆囊炎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慢性胆囊炎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李桂莲;燕迅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近三年某省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情况

    从项目申报情况、项目执行情况、学习完成情况等方面回顾2012~2014年某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对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有效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麟;何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鼓室内地塞米松注射治疗难治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难治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采用鼓室内地塞米松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眼耳鼻科门诊收治的难治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随机抽取26例进行研究,在行常规治疗无效后采用鼓室内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和听力改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30天后,进行纯音测听结果为:有4例显效,听阈提高的平均值为48.5分贝;有5例有效,听阈提高的平均值为18.5分贝;有17例无效,本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4.62%。结论采用鼓室内地塞米松注射方法治疗难治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可以促进药效的充分发挥,减小对患者的创伤,预防不良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听力状况。

    作者:刘秀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综合护理疗效。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诊治的48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甲组采用综合护理,乙组采用基础护理,对比终护理效果。结果(1)甲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6.0%(24/25)高于乙组82.6%(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组患者的满意度100%高于乙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度,临床护理价值高。

    作者:李少波;解秀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3月门诊以及住院部106例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采取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3.0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1例厌食,1例呕吐,总不良反应率为3.77%,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失眠,总不良反应率为1.89%,两组不良反应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快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

    作者:雷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干预分析及探讨

    目的:探讨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某一家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门诊所开具的所有中成药处方中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抽取其中的48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结果目前医院所开具的处方中,不合理的处方显而易见,而这种处方不合格率的上升进一步影响了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结论这些不合理处方不仅降低了医生的权威,而且更严重的是不合理处方很有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迫切需要干预。

    作者:黄兴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事故急救模式的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随之不断进步,各种交通技术的运用与创新,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然而,许多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增多等。目前,我国的交通事故急救模式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交通信息不通畅、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交通事故急救模式中,是交通事故急救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使我国的交通事故急救体系在资源共享、相互协作方面的能力增强。

    作者:赵彦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网络平台的口腔正畸学开放性课程的框架设计

    目的:在传统的正畸学教学模式下,理论型课程一般由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而临床技能型课程一般在实验室或医院里由老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观看和模仿,并在临床实践中付之行动。但由于课程时间紧张,实践课程少等原因导致相应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方法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包括课程学习,课程讨论和课程资料三大部分的教学平台。结果建立基于网格技术平台的共享型口腔正畸学开放性课程的建设目标与框架模型。结论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建立了口腔正畸学开放性课程的框架模型。

    作者:陈良娇;王朝俭;姜盼;张先跃;刘娅青;钟小康;兰泽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医院产妇,观察选择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产妇60例。平均分成两组,C1组(观察组30例):临床选择缩宫素+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C2组(对照组30例):临床选择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对比两组产妇在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第三产程时间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几方面表现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几方面,C1组优于C2组产妇(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C1组与C2组产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产妇,临床选择米索前列醇+缩宫素进行治疗,针对产后出血能够发挥预防效果,将产妇产后出血量有效降低,将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有效降低,凸显两种药物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洪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在中心药房的应用体会及与临床护理的关系

    本文主要探讨了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在中心药房的应用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为各医院应用全自动摆药机提供一定参考意见。本文首先分析了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优缺点及与临床护理工作的联系。再介绍了我院中心药房应用该设备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中心药房使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费用相对较高,且操作人员要求有较高的操作技能,但是能够显著改善工作效率,提高药剂科的临床服务水平。

    作者:张丽伟;于振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护理实习生74名,按照不同带教方式将其分两组。研究组带教方式采用临床路径,共37例;对照组带教方式采用普通方法,共37例。观察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带教成绩较高(P<0.05),优秀率较高(P<0.05),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运用效果较好,带教成绩较高,满意度高。

    作者:王笑荷;费洪琳;佟海霞;楚蔚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治疗鼻中隔偏曲不同手术方式的比较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鼻中隔偏曲患者100例,实验组60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对照组40例,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鼻部症状改善情况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的术式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鼻中隔成形术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谷李欣;丁小军;邓建华;李亚薇;任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分析应用Q开关1064 nm激光小光斑低能量微爆破治疗褐青色痣的效果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皮肤有褐青色痣的患者使用1064 nm小激光的光斑低能量微爆破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被诊断为皮肤有褐青色痣并进行激光治疗的患者100例,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使用1064 nm小激光的光斑低能量微爆破进行治疗的治疗组50例、使用常规高能量参数进行治疗的对照组50例。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44/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3/50)。结论对于皮肤有褐青色痣的患者使用1064 nm小激光的光斑低能量微爆破方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江子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婴幼儿麻疹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婴幼儿麻疹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343例住院患儿送入呼吸道隔离病房,做好患儿的心理、饮食、高热及皮肤护理等,并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结果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343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与科学的护理提高了患儿的治愈率,改善了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李伟;刘宝真;刘珍庆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盆底解剖生理与直肠前突的病理相关性分析

    盆底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只有掌握其内在相关性,认真观察,仔细测量,才可以揭示直肠前突和便秘之间的病理机制,为临床认知直肠前突性便秘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经120例临床观察得出,直肠前突轻度52例,中度61例,重度7例,其中少数单独存在,多数合并其他异常。

    作者:王同忠;王长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应用于消化内科实习的必要性,介绍应用PBL进行消化内科实习教学的方法及初步体会。

    作者:王伟;唐慎华;李琼;吴广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