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红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青壮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资料。结果519例患者中以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内镜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增粗糜烂,其中单纯反流性食管炎492例,合并食管溃疡10例,食管裂孔疝5例,Barrett食管12例。年龄组成上以31~50岁多,占69.75%;低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轻,高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重。结论青海地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渐趋年轻化。
作者:张嘉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其中对照组行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舒适度、麻醉前、术后4、8、12 h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处于正常范围,但观察组术后4 h、8 h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VAS评分在术后8 h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时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佳麻醉方式。
作者:周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钢板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在我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患者231例,其中112例采用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为A组,119例采用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为B组,对比两组不同内固定方式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结果 A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骨折能够较早的愈合,膝关节得到较早的康复锻炼,膝关节功能较好。
作者:王春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医专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发现目前医专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有待提高,然后提出计算机相关课程作为医专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起重要作用,进而提出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者:陈彦英;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天麻栽培量也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还有越来越多的伪品天麻,对药物的药效影响的同时还带来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文章从野生和栽种天麻角度分析,天麻主要性状,并就目前常见伪品:大丽菊、紫茉莉等提出真伪鉴别方法,并对天麻在抗血栓、抗惊厥、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力等方面药理作用进行总结。
作者:高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管切开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切开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于思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前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前位护理干预),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康复率。结果观察组采用前位护理干预后,其满意率和康复率分别为87.5%、93.8%;对照组满意率和康复率分别为53.1%、75.0%。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康复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位护理干预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率和康复率,从而为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抢救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焦玉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耐药性对肺结核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吡嗪酰胺耐药肺结核患者46例与同期接受治疗吡嗪酰胺敏感肺结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与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涂片转阴率并没有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治疗结果显示耐药组患者空洞变小例数少于敏感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吡嗪酰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当对吡嗪酰胺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予以重视,注意对患者耐药性的检测。
作者:聂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分别采取抗帕金森病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HAMD评分、UPDRS评分较对照组低,用药依从性对照组高。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李相浩;薛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心律失常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危险性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可单独发病,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疾病伴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需根据检查和诊断结果来选用适当治疗方法,一般可分为化学合成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经多项临床研究发现,西药治疗心律失常虽然疗效确切,但是药物毒副作用不容忽视,影响治疗效果;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与西药相比,具有用药安全、患者不良反应少等优势,研究前景一片大好。现阶段如何根据患者不同发病原因和不同症状,对患者进行辨证治疗成为当前临床中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关键。
作者:崔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监测分析难免压疮患者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院外和院内已申报难免压疮的179例患者,通过Braden量表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提示压疮仍然是该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院外压疮多以内科疾病为主,压疮分级以Ⅲ级居多,年龄越大,压疮风险越高。院内压疮以外科疾病为主。结论正确应用压疮风险评估量表,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评估。
作者:员淑芳;刘春花;郭晓玲;王世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化瘀发对脑血栓患者进行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08~2013年接收的100例脑血栓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50例使用西医治疗,治疗组50例使用活血化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体征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2%。两组患者经过1个月治疗后情况对比为治疗组较为优秀,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秀,治疗有效率高。
作者:姜颖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1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观察治疗3d后小儿排便情况及其大便形态以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的99例患者中,显效68例,有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的99例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4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75.76%,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下,使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
作者:左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医院的财务制度也在发生改变,而财务管理又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下,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吴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对术前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0例设定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50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焦虑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焦虑水平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和心率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稳定手术前患者的血压与心率,还能减少患者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变化,利于手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
作者:曲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结果经过治疗,48例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结论总之,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理想,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50例为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孕妇,比较两组妊娠晚期并发症、产时产后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早产、胎位异常、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和分娩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于改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