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目的:探究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充分液体复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经复苏治疗后的血压、血气剩余碱、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死亡率及对复苏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PT时间、血气剩余碱和死亡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晓敏;徐括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分析个性特征对其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采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38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总均分为(3.33±0.58)分;性别、学科背景、家庭居住地、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月消费、是否兼职、是否学生干部对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生的个性特征采取措施提高其职业认同。
作者:张睿;刘荫;李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按就诊前后顺序将62例胆结石患者分成腹腔组与开腹组,前者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者予以传统开腹手术,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少于/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李振宇;冯云;张振;曹效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析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接生法,而观察组则运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会阴侧切率。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够降低会阴侧切率。
作者:张洁容;刘红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青壮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资料。结果519例患者中以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内镜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增粗糜烂,其中单纯反流性食管炎492例,合并食管溃疡10例,食管裂孔疝5例,Barrett食管12例。年龄组成上以31~50岁多,占69.75%;低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轻,高年龄段组患者食管炎症多较重。结论青海地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渐趋年轻化。
作者:张嘉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耐药性对肺结核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吡嗪酰胺耐药肺结核患者46例与同期接受治疗吡嗪酰胺敏感肺结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与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涂片转阴率并没有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治疗结果显示耐药组患者空洞变小例数少于敏感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吡嗪酰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当对吡嗪酰胺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予以重视,注意对患者耐药性的检测。
作者:聂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可行性以及应用价值。方法6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根治手术治疗,治疗组联合保乳术和新辅助化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结合保乳术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田传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益气养阴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采用益气养阴汤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作者:郝彦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3月门诊以及住院部106例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采取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3.0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1例厌食,1例呕吐,总不良反应率为3.77%,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失眠,总不良反应率为1.89%,两组不良反应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快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
作者:雷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急性有机磷中毒5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常规治疗者入组对照组,共25例;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联合应用纳洛酮、醒脑静,共25例。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清醒时间短(P<0.05),住院天数短(P<0.05),治疗有效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时联合应用纳洛酮、醒脑静,疗效确切。
作者:张聪聪;张晓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X线造影检查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X线造影检查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情况的诊断。结果通过X线造影检查,60例患者中,20例出现吻合口狭窄,38例患者为吻合口瘘,2例患者出现异物滞留。结论 X线造影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
作者:栾国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本文探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应用于消化内科实习的必要性,介绍应用PBL进行消化内科实习教学的方法及初步体会。
作者:王伟;唐慎华;李琼;吴广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常见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产后出血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出血因素。结果64例患者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51例,软产道裂伤4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胎盘因素7例。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中应重视产后出血预防,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干预,保证产妇生命安全。
作者:李景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血常规检验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末梢血),观察组(静脉血)。结果观察组WBC及PLT水平低于对照组,RBC、Hb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液样本抗凝后10 min、30 min WBC及PLT水平均高于0 min(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0 min、10 min、30 min WBC及PLT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末梢血与静脉血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静脉血检验准确性更高。
作者:袁晓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天麻栽培量也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还有越来越多的伪品天麻,对药物的药效影响的同时还带来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文章从野生和栽种天麻角度分析,天麻主要性状,并就目前常见伪品:大丽菊、紫茉莉等提出真伪鉴别方法,并对天麻在抗血栓、抗惊厥、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力等方面药理作用进行总结。
作者:高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前后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同期到本院实施抗病毒治疗的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全部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后均于超声引导下实施肝穿刺活检,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检查情况。结果经病理检查显示52例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程度与乙型肝炎炎症分级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超声引导下实施肝穿刺活检可提供比较客观且合理的组织病理学依据,对于疾病临床诊断、病变发展情况的了解以及治疗方案的明确与改进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杜世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食道癌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切口手术)与对照组(标准后胸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罗永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诱因及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3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人员对36例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实施对症护理和健康宣教后,情绪均好转,能积极阳光的主动爱护婴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产后抑郁症严重威胁着母婴身心健康,针对病因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产妇均能走出阴霾,积极阳光的面对生活。
作者:郭焦枝;毛英樵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