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会阴侧切率降低方法及效果研究

张洁容;刘红星

关键词:初产妇,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会阴侧切率
摘要:目的:探析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接生法,而观察组则运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会阴侧切率。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够降低会阴侧切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天麻的鉴定及药理作用分析

    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天麻栽培量也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还有越来越多的伪品天麻,对药物的药效影响的同时还带来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文章从野生和栽种天麻角度分析,天麻主要性状,并就目前常见伪品:大丽菊、紫茉莉等提出真伪鉴别方法,并对天麻在抗血栓、抗惊厥、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力等方面药理作用进行总结。

    作者:高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诊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VFSS评分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的数据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稳定性强。

    作者:苏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1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观察治疗3d后小儿排便情况及其大便形态以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的99例患者中,显效68例,有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的99例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4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75.76%,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下,使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

    作者:左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美国跨文化医学教育对中国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启示

    文化因素是医疗实践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为应对患者的多元化文化背景,解决医患沟通和种族/民族间的医疗不平等问题,美国医学院校普遍开展了跨文化医学教育。根据目前的中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客观实际,可以借鉴美国跨文化医学教育经验,进一步拓展医学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以提高中国医学生的跨文化医学能力。

    作者:孔维贵;赵颖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在膀胱癌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临床路径在膀胱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膀胱癌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费用、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到膀胱癌护理中,相较于常规护理取得了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静;于淑红;张欣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一氧化碳中毒性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一氧化碳中毒性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一氧化碳中毒性迟发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一氧化碳中毒性迟发性脑病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桂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充分液体复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经复苏治疗后的血压、血气剩余碱、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死亡率及对复苏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PT时间、血气剩余碱和死亡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晓敏;徐括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观察选择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利巴韦林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随机分组,C1组(观察组35例):临床选择Peg-IFNα-2a+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方法;C2组(对照组3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种肝炎肝硬化患者在临床相关指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ALT、ALB以及AST等方面,C1组优于C2组肝炎肝硬化患者(P<0.05);在肝脏纤维化指标方面,C1组优于C2组肝炎肝硬化患者(P<0.05)。结论针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选择Peg-IFNα-2a+利巴韦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肝脏纤维化指标等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显著缓解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终将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王琳;王智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应用于消化内科实习的必要性,介绍应用PBL进行消化内科实习教学的方法及初步体会。

    作者:王伟;唐慎华;李琼;吴广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近,治疗后都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作者:康豪鹏;侯玉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胎儿唇裂畸形应用二维、三维超声联合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胎儿唇裂畸形应用二维、三维超声联合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行常规产检的1600例孕妇,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孕妇均行超声检查,先借助二维超声,对胎儿的鼻唇结构进行检查,后再利用三维超声,对胎儿的实时动态进行表面成像操作。结果1600例受检孕妇中,共有39例出现了胎儿唇裂畸形,检出概率为2.43%。结论于胎儿唇裂畸形检测中,应用二维、三维超声联合诊断法,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程娟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31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钢板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在我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患者231例,其中112例采用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为A组,119例采用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为B组,对比两组不同内固定方式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结果 A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骨折能够较早的愈合,膝关节得到较早的康复锻炼,膝关节功能较好。

    作者:王春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在中心药房的应用体会及与临床护理的关系

    本文主要探讨了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在中心药房的应用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为各医院应用全自动摆药机提供一定参考意见。本文首先分析了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优缺点及与临床护理工作的联系。再介绍了我院中心药房应用该设备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中心药房使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费用相对较高,且操作人员要求有较高的操作技能,但是能够显著改善工作效率,提高药剂科的临床服务水平。

    作者:张丽伟;于振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数码互动技术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器官位置和毗邻关系的一门古老形态科学,是医学各专业的基础主干学科。同时也是实验性极强的一门科学,由于现在尸体标本的严重缺乏,给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带来困扰,目前使用数码互动技术,通过虚拟的人体结构、形态和位置毗邻关系直观学习,此外还可以通过语音问答、计算机教学软件等部分,实现师生有效互动。该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实践课教学质量。

    作者:李文明;田志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食道癌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切口手术)与对照组(标准后胸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罗永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关于作者署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根管治疗术,观察组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与随访半年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可降低化学性根尖周炎发生率并缓解疼痛。

    作者:王萃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产后出血的常见因素及防治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常见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产后出血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出血因素。结果64例患者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51例,软产道裂伤4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胎盘因素7例。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中应重视产后出血预防,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干预,保证产妇生命安全。

    作者:李景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46例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对慢性胰腺炎患者使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在本院就诊的慢性胰腺炎患者92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症状体征的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且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马玉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