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苏光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 治疗, 吞咽障碍, 脑卒中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诊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VFSS评分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的数据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稳定性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根管治疗术,观察组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与随访半年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可降低化学性根尖周炎发生率并缓解疼痛。

    作者:王萃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检测肝功能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检测20例甲亢患者及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肝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6项肝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T3、T4、FT3、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TSH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肝功能检测对于甲亢疾病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无痛分娩中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对产程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产妇64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方法。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低于对照组(P<0.05);同对照组相比,产后出血、胎儿窒息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缩短产妇产程。

    作者:刘美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29例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对收治的29例复发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的临床资料,随访6~12个月分析疗效。结果29例复发性泪囊炎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并随访6~12个月,治愈27例(93.10%),好转2例(6.90%),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29例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高,具有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的优点。

    作者:陈维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盆底解剖生理与直肠前突的病理相关性分析

    盆底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只有掌握其内在相关性,认真观察,仔细测量,才可以揭示直肠前突和便秘之间的病理机制,为临床认知直肠前突性便秘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经120例临床观察得出,直肠前突轻度52例,中度61例,重度7例,其中少数单独存在,多数合并其他异常。

    作者:王同忠;王长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致病药物多种多样,难以预防,而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也为本病的诊治增加了难度。本文检索近5年文献,总结中医药在防治药物性肝损伤方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耿睿韬;赵文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材料和方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一氧化碳中毒性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一氧化碳中毒性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一氧化碳中毒性迟发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一氧化碳中毒性迟发性脑病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桂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冰冻生理盐水漱口预防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化疗所致口腔溃疡患者应用冰冻生理盐水进行漱口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化疗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以2:1比例混合后漱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含漱冰冻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的口腔溃疡发生和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溃疡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28.6%),治疗后口腔内pH值高于对照组,患者口腔黏膜分度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化疗患者而言,应用冰冻生理盐水漱口来预防溃疡发生的效果更佳,能够提高口腔内pH值,改善口腔黏膜分度情况。

    作者:周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家庭护理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家庭护理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将200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采取家庭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护理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初金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用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联用组患者通过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对传统组患者则仅通过多西他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传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出现率也较低与传统组患者,联用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进行过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天麻的鉴定及药理作用分析

    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天麻栽培量也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还有越来越多的伪品天麻,对药物的药效影响的同时还带来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文章从野生和栽种天麻角度分析,天麻主要性状,并就目前常见伪品:大丽菊、紫茉莉等提出真伪鉴别方法,并对天麻在抗血栓、抗惊厥、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力等方面药理作用进行总结。

    作者:高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材料和方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55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在我科采用桡骨远端斜T形锁定钢板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55例患者,观察桡骨远端斜T形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15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中随访1年,腕关节功能优89例,良52例,可14例。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远期患者腕关节功能较好。

    作者:孙瑞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关于作者署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9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症状与降压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改善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案能降低患者的血压,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

    作者:曹永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末梢血与静脉血用于血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血常规检验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末梢血),观察组(静脉血)。结果观察组WBC及PLT水平低于对照组,RBC、Hb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液样本抗凝后10 min、30 min WBC及PLT水平均高于0 min(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0 min、10 min、30 min WBC及PLT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末梢血与静脉血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静脉血检验准确性更高。

    作者:袁晓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B超筛查在预防出生缺陷中的重要性探析

    目的:研究总结出生前使用B超筛查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出生素质。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抽取我站妇产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产检筛查出的24例畸形胎儿为研究对象。统计B超确诊率。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检测1702名产妇,发生先天性畸形胎儿24例,发生率1.41%。先天性发育缺陷胎儿发生率逐年降低。包括:8例无脑儿(0.47%),6例脑积水(0.35%),2例脊柱断裂(0.12%),3例唇腭裂(0.18%),5例脊髓膨出(0.29%)。24例先天性畸形胎儿中,22例(91.67%)经B超检查确诊,2例(8.33%)由于街道计生服务站条件所限,未能通过超声检查进行准确判断,介绍到区级或市级医院检查确诊。24例先天性畸形胎儿孕周为15~30周,孕中期15~27周发生畸形胎儿19例,发生率79.17%,孕晚期28~30周发生畸形胎儿5例,发生率20.83%,孕中期检出胎儿畸形比例较高。结论孕中期进行产前检查有助于先天性畸形胎儿检出,使用B超筛查和预防先天性缺陷胎儿,方法无创、简便、有效。在临床进行和推广该产前检查方法时,进行专业超声医生培养和能力提升,有助于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尽量降低先天性缺陷娩出率。

    作者:朱亚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