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临床分析

赵艳霞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 中老年, 心电图ST段抬高,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旨在分析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以期为对症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46例,将其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没有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把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临床发病规律。结果46例急性脑卒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中有12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实验期间,观察组患者ST段抬高的特征与对照组有明显区别。结论急性脑卒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约为26%。临床处理时,可结合患者的心电图ST段抬高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早期鉴别有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6例)和康复护理组(29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康复护理组患者的BPR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NOSIE评分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家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肿瘤的诊断

    目的:探究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肿瘤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肝脏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给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对比良、恶性肝脏肿瘤患者的ADC值情况。结果肝脏血管瘤的ADC值高于肝细胞癌、肝脏转移瘤以及肝囊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细胞癌、肝脏转移瘤以及肝囊肿患者之间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肿瘤患者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够有效鉴别灌注ADC值。

    作者:蒋仕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64排容积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50例。对患者的经手术病理以及临床治疗追踪确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恶性结节往往表现出分叶、毛糙、密度不均匀(病灶内空泡征、支气管充气以及磨玻璃密度等)、胸膜凹陷征以及血管聚集等,而良性结节往往表现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以及钙化灶等。结论64排容积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密度、边缘情况以及周围结构等都有清楚的显示,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价值。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6例进行研究,并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单独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予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分析并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81.03%)(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9%)低于对照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夏永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在足月妊娠引产方面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而分析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5~11月入住我院并有明显引产指征的16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对其中80例进行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引产,设为观察组,另80例为对照组,单用缩宫素进行引产,两组间孕妇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比较两组的分娩总产程、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分娩总产程、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球囊宫颈扩张器在促进宫颈成熟及引产方面的效果都优于缩宫素,说明其在计划分娩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耳鼻喉手术后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对耳鼻喉手术后疼痛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2015年2月在我科接受耳鼻喉手术治疗的117例患者进行术后药物镇痛及护理干预,对镇痛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17例术后疼痛患者,97例疼痛完全消失,其余20例疼痛得到缓解,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镇痛治疗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手术后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舒适度,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周聪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卒中血脂达标率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临床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脂的达标率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40~75周岁,LDL-C基线水平平均在4.2 mmol/L 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患者服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B组患者服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分别于治疗前后一个月后观察LDL-C变化并统计LDL<1.8 mmol/L患者比例。结果两组在LDL-C等各项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指标优于B组(P<0.05)。A组:LDL<1.8 mmol/L患者比例为72.30%,B组:LDL<1.8 mmol/L患者比例为54.20%,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使更多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达标,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刘小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56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心理护理在治疗心肌梗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2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辅助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倾听音乐等护理手段。对照组仅使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根据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护理1个月后,实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出院后1个月,实验组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相对于对照组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康复。结论对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焦虑及抑郁,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曹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收治的58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术后康复快、复发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深入探讨在中老年股骨胫骨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功能评价优良率和下地时间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景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临床分析

    目的:旨在分析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以期为对症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46例,将其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没有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把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临床发病规律。结果46例急性脑卒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中有12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实验期间,观察组患者ST段抬高的特征与对照组有明显区别。结论急性脑卒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约为26%。临床处理时,可结合患者的心电图ST段抬高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早期鉴别有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作者:赵艳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构建专业化养老护理人员教育培训体系的探讨

    通过回顾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教育与培训现状,结合国外养老护理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培训体系特点的分析,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化养老护理人员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内容与方法。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浅析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4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方式,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操作能力水平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临床操作水平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立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对颅脑穿刺术中非插管全麻深度的评估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对颅脑穿刺术中非插管全麻深度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行颅脑穿刺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通过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来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非插管全麻术的价值。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例非插管全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指数与全麻深度之间呈正相关性,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指数与颅脑穿刺术非插管全麻的深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非插管全麻深度的指标。

    作者:苏玉强;范晓英;李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专著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小儿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改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小儿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改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3例肾小球疾病小儿患者进行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患者肾均活检成功:临床主要表现为紫癜性肾炎26例(8.32%),持续性血尿103例(32.92%),单纯性肾病82例(26.21%),急性肾炎综合征63例(20.14%)等。结论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相同的疾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作者:方红星;王蕾;薛东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术后切口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对剖腹产手术后切口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接收的152例剖腹产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是7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伤口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恢复时间、排便、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出现腹胀和并发症几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让剖腹产患者的伤口尽快的恢复,减少痛苦。

    作者:吴双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椎弓根螺钉在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中的实践探究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脱位与合并脊髓损伤中椎弓根螺钉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脊柱骨折脱位与脊髓损伤合并发生的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经X线和CT检查,均骨性愈合,脊髓神经功能A组5例,B级3例,C级4例,D级38例,相较术前A组10例,B组13例,C组20例,D组7例明显改善。相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脱位与脊髓损伤合并发生的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可促使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大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秦荣毫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共收治的74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上腹痛综合征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李文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