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聪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进一步对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0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和观察组(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没有出现感染,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瘢痕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的治疗中,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的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张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通过回顾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教育与培训现状,结合国外养老护理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培训体系特点的分析,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化养老护理人员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内容与方法。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腮腺术后涎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腮腺手术病例6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手术,使用Focus超声刀完成腮腺手术33例(超刀组),另选取电刀手术30例设为对照(电刀组)。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式一致。并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涎瘘等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超声刀组所得出的各项数据均低于传统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腮腺手术中使用超声刀可减少术后涎瘘的发生。
作者:赵璧;陈娟;杨新华;钱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心胸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2013~2014年我院共接收了30例全凭静脉麻醉胸外科患者,对其临床麻醉治疗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此次研究中的麻醉效果比较好,血流动力学治疗稳定,不良反应率低。结论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治疗效果突出,患者吸入的氧气浓度高,降低了误吸麻醉药引起呼吸道和肺循环的不良反应几率。
作者:孙红;阚红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Ki67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36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Ki67的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癌其它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根据Ki67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Ki67表达水平≥14%)和低表达(Ki67表达水平<14%)。23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Ki67的表达情况如下:Ki67高表达者有188例,高表达率达79.7%, Ki67低表达者有48例,低表达率达20.3%。进一步分析显示,Ki67的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T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均有关(P<0.05)。按分子分型划分,早期乳腺癌的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型的Ki67水平分别为34.3%、33.3%和55.6%,均高于Luminal A型(12.2%,P<0.001)。早期乳腺癌的三阴性乳腺癌Ki67水平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26.6%,P<0.001)。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Ki67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T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以及ER、PR和HER-2状态有关,有望成为判断早期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预后的重要辅助指标。
作者:王增燕;吴雄;杨乐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绩效考核是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绩效考核可以顺利实现管理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医疗机构已经进行绩效考核,但因为各地方医疗机构的考核标准不一,大多数医疗机构采用传统的行政考核方法,管理人员没有明确考核目标等问题的存在,所以医疗机构没有形成统一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医疗机构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究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以及如何有效实施绩效考核的策略。
作者:秦敏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而分析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5~11月入住我院并有明显引产指征的16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对其中80例进行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引产,设为观察组,另80例为对照组,单用缩宫素进行引产,两组间孕妇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比较两组的分娩总产程、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分娩总产程、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球囊宫颈扩张器在促进宫颈成熟及引产方面的效果都优于缩宫素,说明其在计划分娩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96例Hp感染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RAC组、OAC组和LAC组,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Hp根除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接受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孙洁;鲁逊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门诊经临床证实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0例患者阴道超声检查均表现为双侧卵巢体积不同程度的增大,为正常卵巢的2~3倍。小卵泡数目增多,单个切面内卵泡数目>12个,多沿包膜下呈“车轮状”排列。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欣欣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眩晕宁与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分别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加用眩晕宁片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经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2.5%);血流速度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优于甲磺酸倍他司汀单药治疗,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意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衰引起低氧血症患者使用呼吸机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30例急性心衰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这些患者使用常规抗心衰治疗以及结合呼吸机面罩、气管插管等治疗方式,观察分析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动脉血气等指标。结果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经过治疗,24 h之后,患者的呼吸频率为(21±3)次/min、心率为(86±8)次/min,治疗前呼吸频率为(36±4)次/min、心率为(123±10)次/min,动脉血氧分压有所上升,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心衰引起的低氧血症使用呼吸机治疗可以让患者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张立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模式在降低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率中的应用。方法由科室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用讨论和查找的方法对新生儿吸氧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绘制鱼骨头等形式查找出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的原因,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防范吸氧管脱落的有效措施,以降低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率,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在品管圈成员的指导和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我科新生儿吸氧管脱落率较以前显著下降,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结论品管圈工作模式可以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自我管理和共同参与意识,有效提高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对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究给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必要护理,给予研究组快速康复护理,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程度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输液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4年度本科室38名护士包括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且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输液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主要发生在工作繁忙时,跟工作年限成反比,并且加药过程中占比57%,拔针分离针头时,占比31%,输液过程中占比12%。结论针对针刺伤发生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关的措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作者:宗海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抽取湖北省宜城市孔湾镇卫生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的优势。
作者:曾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临床专升本学生多为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由于职业发展需要有很迫切的文章撰写愿望,但目前他们发表的文章以病例总结性文章为主,总体水平不高,这与他们从事全科临床工作没有稳定的科研方向、缺少明确的科研课题、缺乏规范的科研设计及文章撰写培训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四年的教学体会针对这4个问题探讨提高临床医学专升本学生科研文章撰写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王萍;丛敏;刘天会;马红;贾继东;尤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