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君
目的:探讨病案导入式(CBS)教学法对肺栓塞(PE)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例临床疑难PE改编成CBS教案,对15名学员应用CBS教学法进行课堂授课,通过教学前后成绩测评、教学效果反馈问卷及教学后自由提问交流三方面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CBS教学后成绩(8.8±1.0)比教学前成绩(5.6±1.5)提高(P<0.05)。教学效果反馈问卷显示12名(80%)学员对该教学方式表示满意,14名(93%)学员提高PE的鉴别诊断,13名(87%)学员提高临床思维能力,12名(80%)学员增加学习兴趣,10名(67%)学员加深理论的理解。结论 CBS教学法有助于学员提高PE鉴别诊断,提高临床思维,增加学习兴趣。
作者:刘敏龙;张小玲;赵玉杰;吴媛;王国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6例)和康复护理组(29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康复护理组患者的BPR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NOSIE评分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家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CD44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133和CD44在患者的肿瘤原发灶以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观察分析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细胞分化程度与其表达情况的关系。结果40例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25例,占62.5%(25/40)。CD133和CD44在淋巴结转移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23/25)、72%(18/25);CD133和CD44在原病灶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29/40)、57.5%(23/40);CD133和CD44阳性组与阴性组原发灶肿瘤大小之间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CD44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生物学有直接的关系,对患者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
作者:迟艳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从中药的质量、采收、加工、保管、配方标准、煎药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结果这些方面均可影响中药在临床中的疗效发挥。结论针对这些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使用中药的各个环节规范化,标准化,才可有效发挥中药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万玲;张鲁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sFlt-1、PLGF水平预测子痫前期价值。方法子痫前期产妇43例,对照组健康孕妇10例,CliniBio129-C-350酶标仪显示研究对象血清sFlt-1、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结果子痫前期组sFlt-1、PLGF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血清sFlt-1、PLGF水平能够预测子痫前期。
作者:雷冬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应用补肺汤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处于慢性持续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1例在此基础上采用补肺汤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2个月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免疫球蛋白E。结果2个月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呼气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汤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的肺功能,降低免疫球蛋白E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的病情。
作者:张艳梅;董鹏达;刘桂范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通过调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中,2012~2014年度医疗岗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该人群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以期了解其参与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特点,总结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经验与不足,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刘群;钟勤;郑姗姗;霍丽蓉;罗雯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罗库溴铵预注法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全麻下诱导插管的老年患者共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非预注罗库溴铵。给予观察组预注罗库溴铵。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为(111.23±15.15)s,声门暴露I级占90.6%,II级占9.4%,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应用罗库溴铵预注法能够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
作者:李霄兵;马亚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1.85%)护理差错,未出现任何护理纠纷,护理总有效率为98.15%(53/54);对照组出现6例(11.11%)护理差错,3例(5.56%)护理纠纷,护理总有效率为83.33%(45/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5%(53/54),优于对照组的79.63%(4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
作者:余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音乐电针疗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在门诊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眩晕病例116例,随机分组后治疗组58例以毫针针刺双侧颈夹脊、双侧风池,刺毕连接音乐电针。对照组58例针刺相同腧穴后,连接脉冲电针。完成一个观察周期的治疗(14天),评定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16例患者中治愈19例,显效44例,有效39例,无效14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音乐电针疗法针刺双侧颈夹脊、风池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有较好临床疗效,为临床上音乐电针疗法改善眩晕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突显了音乐电针疗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作者:梅成;段国相;章一鸣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2例,其中17例行单纯鼻内镜手术,5例行鼻内镜下联合改良Caldwel-Luc术式,观察22例患者治疗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无并发症,其中4例患者复发,经再次治疗后,无复发。结论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中,鼻内镜下行切除术是一种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但与Caldwel-Luc术式联用效果更佳。
作者:蔡亮;尤乐都斯·克尤木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94例常规体检人员,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末梢采血,试验组采用静脉采血,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末梢血中的Hb、RBC、Hct、PLT、MCHC水平均低于试验组(P<0.05),WBC、MCV水平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采用静脉采血方式行临床血常规检验数值较末梢采血方式更准确,检验结果更稳定。
作者:陈安青;王海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PICCO容量性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采用常规液体复苏和PICCO容量性指标监测下行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中心静脉氧饱和度及乳酸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氧饱和度和乳酸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容量性指标用于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可有效降低死亡率,促进病情缓解,并有助于提高补液准确度。
作者:张延林;陈艳;郑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对米诺环素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86例皮肤性病患者分为淋病组(18例)、痤疮组(16例)、宫颈炎组(20例)、皮肤感染组(17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组(15例),按照不同疾病给予对应治疗时间及药物剂量,采用米诺环素进行疾病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各组患者经治疗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均未发生治疗无效及不良反应;淋病组、痤疮组、宫颈炎组、皮肤感染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组治愈率分别为72.2%、75%、70%、82.4%、73.3%。其中皮肤感染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皮肤性疾病患者应用米诺环素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杨永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接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我院的90例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使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患者接受哪种治疗方式的效果比较突出。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指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完成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指标均有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6%;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要具有一定优势。结论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使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肾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
作者:朱俭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通过回顾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教育与培训现状,结合国外养老护理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培训体系特点的分析,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化养老护理人员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内容与方法。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临床专升本学生多为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由于职业发展需要有很迫切的文章撰写愿望,但目前他们发表的文章以病例总结性文章为主,总体水平不高,这与他们从事全科临床工作没有稳定的科研方向、缺少明确的科研课题、缺乏规范的科研设计及文章撰写培训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四年的教学体会针对这4个问题探讨提高临床医学专升本学生科研文章撰写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王萍;丛敏;刘天会;马红;贾继东;尤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究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对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椎体成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后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减少患者疼痛,术后恢复迅速。
作者:李高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