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慧
目的:进一步对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0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和观察组(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没有出现感染,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瘢痕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的治疗中,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的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张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对眼表结构及泪膜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80只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的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AI)、角膜荧光素染色及虎红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泪膜破裂时间(BUT),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梁切除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SRI为(0.26±0.11)、(0.65±0.30)、(0.53±0.25)、(0.45±0.17)和(0.28±0.12),SAI 为(0.42±0.22)、(0.78±0.23)、(0.68±0.26)、(0.60±0.22)、(0.46±0.21),术后3个月内的SRI及SAI明显增加,术后1周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SRI及SAI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荧光素染色及虎红染色点增多,泪液分泌量明显减少、BUT明显缩短,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角膜荧光素染色、虎红染色、SIt及BUT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结构和泪膜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王维亚;杜学利;符晓曼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孕妇血清sFlt-1、PLGF水平预测子痫前期价值。方法子痫前期产妇43例,对照组健康孕妇10例,CliniBio129-C-350酶标仪显示研究对象血清sFlt-1、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结果子痫前期组sFlt-1、PLGF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血清sFlt-1、PLGF水平能够预测子痫前期。
作者:雷冬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深入探讨在中老年股骨胫骨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功能评价优良率和下地时间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景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应用抗生素期间出现腹泻、腹胀、大便形状改变的抗生素相关肠道菌群失调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在入选后均停用抗生素,观察组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优于对照组的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肠菌群失调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味、金双歧三联活菌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优秀。
作者:汤泓涵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从中药的质量、采收、加工、保管、配方标准、煎药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结果这些方面均可影响中药在临床中的疗效发挥。结论针对这些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使用中药的各个环节规范化,标准化,才可有效发挥中药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万玲;张鲁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强化认知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非痴呆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120例脑卒中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康复训练及必要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强化认知干预训练。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得分、Barther得分、NIHS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化认知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于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对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收治的58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术后康复快、复发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副乳腺的诊断价值,以便为临床诊治和随访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2年8月在我院经高频超声及临床诊治的21例副乳患者,回顾性分析超声声像图特征,并鉴别诊断。结果副乳就是多余的乳房,一般发生在腋前区或腋下,也可见于胸壁、腹部等。副乳大多成对出现,对称分布,一般都比正常乳房要小,平常期的副乳实质回声一般略低于正常乳腺组织或强弱相间,高于脂肪组织,边界不整齐,无包膜,乳腺小叶结构不完整,实质内大多无明显的血流分布,与正常乳腺有明显分界,可发生小叶增生、导管扩张、纤维腺瘤、副乳癌等。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副乳腺病变为实用和有效的检查手段,且适用于哺乳期妇女,便于临床诊治和随访。
作者:田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1.85%)护理差错,未出现任何护理纠纷,护理总有效率为98.15%(53/54);对照组出现6例(11.11%)护理差错,3例(5.56%)护理纠纷,护理总有效率为83.33%(45/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5%(53/54),优于对照组的79.63%(4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
作者:余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手术室护理技术视听教材的建设,是将传统手术室护理的诊疗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以更全面、更科学、更标准、更直观、更清晰地展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教学内容,把教材直观的描述,以可听、可视、可模拟操作的方式显示出来,对推动手术室护理临床教学的改革,对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彭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且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血压、血糖,且降低患者尿白蛋白量,改善患者肾脏功能。
作者:谢立凯;齐晨蕊;孙亚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绿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6例,按随机数法分为电切组和激光组,分别给予经尿道电切术和绿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的情况以及手术后的情况,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激光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低于电切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绿激光治疗法均能有效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绿激光治疗更为安全高效。
作者:柳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节育器部分嵌顿取环术中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绝经后节育器部分嵌顿的妇女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不采用任何药物治疗,实验组术前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妇女取环术的成功率。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为56%,实验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2%,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绝经后妇女节育器部分嵌顿取环术中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手术成功率高。
作者:李玉宏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