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选题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选题
摘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急性左心力衰竭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呼吸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为16.00%,对照组为44.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7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运用呼吸护理能有效降低院内呼吸道感染,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廉幼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评价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对慢阻肺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粉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接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成两组,对观察组中的25例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粉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多索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论噻托溴铵粉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张巧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答题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PWW教学法在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WW教学法(practice while watching)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4级新生60名,分为对照组(30名)和实验组(30名),对照组采用多媒体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WW教学法进行心肺复苏教学,培训结束后对每位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同时发放课程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评价的满意度及施救意愿。结果技能考核结果与施救意愿上两组同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满意度调查分析显示,实验组学员满意率为86.7%,而对照组学员满意率为80.0%,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学生急救培训中引入PWW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受训者的急救技能和施救意愿,有利于提升突发事件中的现场施救率。

    作者:周雅;朱宁;王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应用单、双极微创电切术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单、双极微创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HP)的临床效果。方法单极组(58例)、双极组(58例)分别采取单、双极微创电切术处理,对比效果。结果双极组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单极组(P<0.05)。结论单、双极微创电切术治疗良性BHP效果基本一致,但双极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金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ITP患者激素治疗前后血清IL-18、CXCL10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探讨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a, ITP)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chemo-kine ligand-10,CXCL10)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ITP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45例ITP患者、2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CXCL10的水平。结果激素治疗前ITP患者血清IL-18、CXCL10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5.126,6.576,P<0.05),治疗后两者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10.616,7.399,P<0.05)。激素治疗有效组IL-18、CXCL10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q=0.521,0.871,P>0.05),而无效组IL-18的表达水平仍高于有效组和正常对照组(q=6.137,5.867, P<0.05);无效组CXCL10的表达水平同样高于有效组和正常对照组(q=8.933,7.642,P<0.05)。初发未治疗ITP患者血清IL-18、CXCL10表达呈正相关性(r=0.539,P<0.05)。结论 ITP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IL-18、CXCL10的表达水平不同,且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其可能在ITP的发病及治疗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有望在ITP的病情监测、预后判断等方面提供依据。

    作者:张兴利;吴鹏飞;邱宏春;孔荣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进一步对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0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和观察组(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没有出现感染,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瘢痕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的治疗中,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的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张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行莫沙必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行莫沙必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胃炎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97.96%大于对照组77.5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可调节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留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椎弓根螺钉在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中的实践探究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脱位与合并脊髓损伤中椎弓根螺钉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脊柱骨折脱位与脊髓损伤合并发生的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经X线和CT检查,均骨性愈合,脊髓神经功能A组5例,B级3例,C级4例,D级38例,相较术前A组10例,B组13例,C组20例,D组7例明显改善。相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脱位与脊髓损伤合并发生的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可促使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大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秦荣毫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微创技术与传统疗法空心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下空心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与传统疗法之间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01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101例,其中按照Garden分级,Ⅲ级者51例,Ⅳ级者50例;传统组100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微创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骨不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再次手术率上优于传统组(P<0.05),在住院费用上无差异(P>0.05)。结论微创手术更适合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作者:吴逢斌;刘运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重度颅脑损伤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分析和总结重度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入院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预后进行整理分析。结果58例患者体温、收缩压、血糖及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成人水平。采用高压氧、亚低温、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段后,58例患者4周后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Ⅰ~Ⅱ级(死亡或植物生存)18例,Ⅲ~Ⅴ级(神志清楚,自理生活能力有或无)40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评分、体温、收缩压、血糖及白细胞计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为病情监测、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治疗中合理应用高压氧、亚低温、去骨瓣减压术可提高疗效。影像学检查有颅内血肿、脑疝、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丛雪峰;任雅丽;钟珊;李南;刘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论文表格的构成(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关节镜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关节镜治疗,而对比组采用保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比组。结论运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赵巍;陈曦;孔庆波;马立学;李允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共收治的74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上腹痛综合征患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李文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深入探讨在中老年股骨胫骨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功能评价优良率和下地时间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景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金龙利咽口服液药效学研究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金龙利咽口服液药效学研究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金龙利咽口服液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咽炎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金龙利咽口服液效果较好。

    作者:高春杰;李海荣;唐海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观察

    目的:对接受护理干预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临床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2013年9月~2014年9月的1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8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6.25%,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96.25%,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是71.25%,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效果,让患者的复发率降低,所以临床中对疗效影响明显。

    作者:孙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疝修补术中修补材料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一种修补材料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疝修补术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治疗组采用3D聚丙烯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方法完全无差别,手术用时与术后在院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患者术后出现术后感染、脂肪液化、排尿困难等相关衍生病的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出现不适、术后后遗神经痛、感觉异常的发生率为2.0%,小于对照组的1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Max补片在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能降低刀口感染、脂肪液、尿潴留等并发症,能减轻术后慢性疼痛、不适、异物感。

    作者:潘金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葛根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象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葛根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曾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象患者,分成对照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葛根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葛根汤联合西药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血糖,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于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