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选题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选题
摘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7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分别给予所有患者普通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扫描诊断,对三种诊断方法分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彩超和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结节性质、误诊率、发病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普通B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和CT扫描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帮助医师准确判断结节性质,了解发病情况,降低误诊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该方法优于普通B超诊断。

    作者:张慧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重度颅脑损伤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分析和总结重度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入院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预后进行整理分析。结果58例患者体温、收缩压、血糖及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成人水平。采用高压氧、亚低温、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段后,58例患者4周后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Ⅰ~Ⅱ级(死亡或植物生存)18例,Ⅲ~Ⅴ级(神志清楚,自理生活能力有或无)40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评分、体温、收缩压、血糖及白细胞计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为病情监测、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治疗中合理应用高压氧、亚低温、去骨瓣减压术可提高疗效。影像学检查有颅内血肿、脑疝、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丛雪峰;任雅丽;钟珊;李南;刘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胸部X线与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胸部X线与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胸部X线与CT扫描特征,并将两种扫描结果分别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与诊断准确率。结果 CT表现:58例(80.00%)怀疑存在肺部占位性病变,2例(3.33%)CT表现不典型,经病理学检查与纤维气管镜证实;CT征象主要包括肿瘤周围改变、转移情况及形态学特征三方面。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部X线与CT诊断均可作为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手段,但CT扫描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出周围型肺癌基本征象。

    作者:郑洪波;张超;李超;于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嵌体修复无髓磨牙牙体缺损的观察

    目的:评价金属材料制作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患者的36颗根管治疗后的磨牙进行临床观察,按照牙体缺损部位分为一类洞型缺损和二类洞型缺损,使用钴铬合金制作高嵌体修复。修复完成后0.5年,1.5年及2.5年进行回访观察。结果36例高嵌体除2例观察末期松动外,其余在观察期内未见损坏,基牙未见继发龋及折裂,边缘密合性良好。36例高嵌体牙龈炎发生率无差别。结论钴铬合金制作高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的磨牙修复效果较理想,是一种临床疗效较理想的修复形式,但由于本实验观察期较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国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论治的用药需要,结合药物自身性质,以及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独有的绿色传统制药技术,应该认真借鉴、继承和发展。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明确原理、探讨理论、使生产自动化、企业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助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国际化,提高炮制品的内在质量。

    作者:吴强东;赵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阿加曲班与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巴曲酶及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收集150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巴曲酶组、阿加曲班组,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巴曲酶组有效率52.0%,阿加曲班组有效率为72.0%,都好于常规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阿加曲班更为有效。

    作者:丁琪;陆耀军;尤年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急性左心力衰竭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呼吸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为16.00%,对照组为44.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7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运用呼吸护理能有效降低院内呼吸道感染,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廉幼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罗库溴铵预注法在老年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罗库溴铵预注法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全麻下诱导插管的老年患者共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非预注罗库溴铵。给予观察组预注罗库溴铵。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为(111.23±15.15)s,声门暴露I级占90.6%,II级占9.4%,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应用罗库溴铵预注法能够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

    作者:李霄兵;马亚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手术室护理技术视听教材的制作与应用

    手术室护理技术视听教材的建设,是将传统手术室护理的诊疗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以更全面、更科学、更标准、更直观、更清晰地展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教学内容,把教材直观的描述,以可听、可视、可模拟操作的方式显示出来,对推动手术室护理临床教学的改革,对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彭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小儿高热惊厥整体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预后改善的作用。方法本次选取小儿高热惊厥30例,均为我院内科监护病房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15)与整体、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组,n=15)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高热惊厥患儿惊厥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病例,重视整体、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对缩短惊厥发作时间,加快病情康复意义显著,有较高实施价值。

    作者:蒋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论文的一般载体(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螺旋CT鉴别诊断厚壁型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

    目的:对厚壁型胆囊癌以及慢性胆囊炎的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中两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接收的厚壁胆囊癌患者32例和慢性胆囊炎患者66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CT诊断图像进行分析,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厚壁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胆囊厚度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前者的厚度比后者要大。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粘膜完整率、轮廓清晰度要比厚壁胆囊癌患者要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种疾病患者的胆道阻塞几率和位置有差异性,厚壁胆囊癌患者的发生几率比慢性胆囊炎患者要高。结论使用螺旋CT进行厚壁型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的扫描诊断,可以观察到两者的差异性,临床中能够使用该种诊断方式来进行区分鉴别。

    作者:王浩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观察

    目的:对接受护理干预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临床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2013年9月~2014年9月的1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8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6.25%,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96.25%,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是71.25%,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效果,让患者的复发率降低,所以临床中对疗效影响明显。

    作者:孙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应用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对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瘢痕子宫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钳刮术或负吸压引术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流产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流产有效率为70.97%。研究组流产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流产后研究组患者出血量为(45.01±9.20)ml,出血时间为(4.90±2.02)d,转经天数为(11.70±6.30)d,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法用于终止瘢痕子宫早期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谌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盐酸氨溴索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盐酸氨溴索的应用效果。方法把2012年10月~2015年2月满足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的7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基于此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常规治疗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便于患儿症状改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

    作者:张立生;袁可;江倩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溃疡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性疾病伴皮肤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86例风湿免疫性疾病伴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6.05%(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风湿免疫性疾病伴皮肤溃疡患者的换药次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行莫沙必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行莫沙必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胃炎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97.96%大于对照组77.5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可调节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留建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浅析医院等级评审及标准化建设对医学影像科的影响

    影像科在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及争创三级综合医院活动中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1]及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2],顺利通过考评。在此总结评审对影像科的作用: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增强,工作信息化、规范化、流程化提高,应急急救能力提高,技术服务质量改善;体会:认为评审标准缺少一些具体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资料较多。建议评审标准应吸收部分专业技术标准以供参考使用,应着重强调医院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作者:李元锋;孙复志;巩守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金龙利咽口服液药效学研究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金龙利咽口服液药效学研究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金龙利咽口服液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咽炎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金龙利咽口服液效果较好。

    作者:高春杰;李海荣;唐海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