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孙艳琴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 葡萄糖酸钙,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有剖宫产指证足月妊娠产妇238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所用方法分组,对照组115例产妇分娩胎儿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研究组123例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切皮前30 min静注10 ml葡萄糖酸钙,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出血量及生命指标。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术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良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用药后,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水平(TC)、甘油三醇(TG)等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用药后不良反应低,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彭广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肠炎康+美沙拉嗪)与对照组(美沙拉嗪)。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顺序及临床意义

    目的:在对胸腰椎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顺序进行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诊断意义。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影像中心2012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其MRI检查资料,再根据骨折分型标准观察患者MRI信号和损伤等级间的客观联系。结果本次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患者损伤等级和MRI显示的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呈现出高度相关性(P<0.05)。结论采取MRI方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检查,即可清晰显示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顺序以及受损情况。

    作者:田序伟;马爱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甲基强的松龙冲击)与对照组(地塞米松)。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董健伟;徐晓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术后护理要点的研究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5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康复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髋关节恢复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局部疼痛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术后应用康复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患者并发症和局部疼痛。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槐耳颗粒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研究

    目的:观察槐耳颗粒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各种恶性肿瘤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上加用槐耳颗粒,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缓解率81.08%高于对照组缓解率62.1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槐耳颗粒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瞿红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讨论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选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可以有效降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吴海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状况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从本院选取108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治疗组则采用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的方法,护理一段时间后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以观察这两种方法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减少了术前的心理紧张,下床活动与拔尿管后的排尿时间都有提前,并且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提升(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可帮助剖宫产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并促进术后的康复,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凤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比较影像学方法在本科生骨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比较影像学(comparing imaging,CI)方法在本科生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长海医院骨科实习的6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生随机分为常规教学组及比较影像学组,通过对比分析比较影像学教学方法在本科生骨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常规教学组和比较影像学组在进行见习教学前骨科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习结束后,比较影像学组外科考试中涉及骨科影像学检查部分的成绩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结论比较影像学方法能从多角度、跨时间对骨科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治疗效果进行追踪分析,提高了本科生对骨科疾病探索的兴趣,改善了骨科疾病的教学效果,本研究为本科生骨科教学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佳;牛云飞;纪世召;段楷;王卫卫;陈晰辉;纪方;赵志青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自2014年3月10日~2015年8月10日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该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一般护理,为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在对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患者住院时间要较对照组短。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璐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肋间神经阻滞对全身麻醉下胸腔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肋间神经阻滞对全麻身麻醉下胸腔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全麻胸腔手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I组患者未经肋间神经阻滞直接行全麻,II组患者先经肋间神经阻滞后进行全麻,分别记录不同时间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血压、心率,并比较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结果 I组在切皮、拔管时血压和心率高于II组,但I组BIS低于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对全身麻醉下胸腔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大,可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李加宾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患者随机分组,护理组I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护理组II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结果护理后护理组II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护理组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焦虑、抑郁心理。

    作者:郑丽如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改善情况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腰椎、股骨颈和股骨粗隆等部位骨密度值显著升高,而且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以及疼痛情况,治疗安全可靠。

    作者:张志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射干麻黄汤治疗难治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哮喘治疗中射干麻黄汤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难治性哮喘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用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以此为基础加以射干麻黄汤。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9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难治性哮喘具有突出效果。

    作者:吴娜娜;张禹;李梅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诊疗分析和漏诊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诊疗特点,诊治方法及在急诊就诊时漏诊的原因。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8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分析其损伤及漏诊的情况。结果分析其漏诊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创伤伤情因素、病史采集的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等。结论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诊治时要注意治疗时的轻重与主次,大限度保存患者的肢体正常功能。加强急诊医生的责任心,提高对漏诊原因的认识,减少漏诊发生率。

    作者:张兴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苦参素与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分组,同时接受保肝降酶与白蛋白基础治疗,观察组增加苦参素、胸腺肽α1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Child-Pugh评分以及血清HCV-RNA、肝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苦参素与胸腺肽α1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的表达,保护肝细胞,减轻肝损伤,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毕景月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孟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耐辐射球菌的辐射抗性研究进展

    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 radiodruans,以下简称DR菌)是一类非致病性,具有超强辐射抗性的球菌,同时又具有较好的基因转化和生物制药潜力。随着1999 DR基因组全序列的发布,对该菌在辐射损伤修复机制方面的研究日新月异。各国学者对该菌的辐射耐受性分子和生理机制的研究已扩展至生理学、转录组学、比较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多学科。目前对耐辐射球菌的探索主要在于利用其极端的电离辐射耐受性,构建工程菌株用于复合型核污染地点降解有毒化合物,富集重金属解毒和放射性元素。针对DR菌的抗性基因在农业以及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国内外还是一片空白。本文对耐辐射球菌的分类、辐射抗性机制及辐射损伤修复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乔惠萍;赵丽红;田海燕;陈鹏;杨吉森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小儿外科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探讨

    目的:探索分析小儿外科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儿和其家属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儿和家属,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外科疾病知识普及,在此基础上给与观察组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观察分析两组患儿和家属对外科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和家属对外科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外科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适应,心理支持,饮食指导,并发症防治等,其内容和方法具有多样性,临床上需要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进行方法的选择,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和其家属认可度和专科知识掌握度。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在肝胆疾病中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检验分析

    目的:研究在肝胆疾病中血清总胆汁酸测定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肝胆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选取了同期于我院做健康检查且结果正常的健康人50例作对照组,测定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胆汁酸等指标进行对比,并且分析总胆汁酸测定的灵敏度。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相对其他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汁酸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论采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肝胆疾病的诊断具有比较好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优于其他各项肝功能指标。

    作者:何丽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