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槐耳颗粒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研究

瞿红英

关键词:槐耳颗粒, 恶性肿瘤
摘要:目的:观察槐耳颗粒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各种恶性肿瘤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上加用槐耳颗粒,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缓解率81.08%高于对照组缓解率62.1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槐耳颗粒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确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观察组利用盐酸对奈哌齐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运用吡拉西坦,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智能精神量表(MMSE)评分和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可有效改善精神状态,提升生活能力,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中锋;高娜;张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小儿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根据2010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的90例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对患儿接受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我们提供了强化消毒措施,健康教育,观察患儿的病情,使用药物提供针对性治疗,对患儿的生活提供护理,改善治疗效果,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中接受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让患者更快的康复。

    作者:张小娣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EMR对消化道早癌,癌前病变治疗效果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EMR在消化道早癌与癌前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消化道早癌与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ESD治疗,治疗组采用EMR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评估EMR的可行性、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一次性切除率要比对照组高,且手术时间、标本大小、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病理、手术情况、观察结果、相应处理等都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R对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田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61例研究对象,均于我院就诊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环丙沙星抗感染,生理盐水肺泡灌洗;观察组31例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氨溴索配制液行肺泡灌洗。结果与对照组治疗10 d后相比,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较低,第1s用力呼气量和大呼气流量较高,临床疗效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氨溴索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控制感染,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任媛媛;沈健伟;李春娣;李丽娜;杨永山;鹿爱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克拉霉素与兰索拉唑联合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以常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以克拉霉素+兰索拉唑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为95.24%、90.48%,与对照组相比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以克拉霉素+兰索拉唑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应丽;汪传一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规范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措施,为科室安全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核医学科临床工作中的辐射防护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以提高医技人员的防护意识。结果通过实施规范的辐射防护措施和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制度,规范了操作行为,有效减少了放射性辐射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和公众照射。结论规范的辐射防护措施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提高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科室自我管理意识和工作安全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苏慧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比较影像学方法在本科生骨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比较影像学(comparing imaging,CI)方法在本科生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长海医院骨科实习的6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生随机分为常规教学组及比较影像学组,通过对比分析比较影像学教学方法在本科生骨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常规教学组和比较影像学组在进行见习教学前骨科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习结束后,比较影像学组外科考试中涉及骨科影像学检查部分的成绩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结论比较影像学方法能从多角度、跨时间对骨科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治疗效果进行追踪分析,提高了本科生对骨科疾病探索的兴趣,改善了骨科疾病的教学效果,本研究为本科生骨科教学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佳;牛云飞;纪世召;段楷;王卫卫;陈晰辉;纪方;赵志青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经乳晕和放射切口两种不同方法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两种不同方法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经乳晕弧形切口,B组行经放射切口。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相比降低(P<0.05)。观察组末次回访乳房满意度较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经乳晕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了对乳房外观的影响,增强了美容效果。

    作者:黄国聪;许东兴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带锁髓内钉和经皮微创钢板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带锁髓内钉和经皮微创钢板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中的不同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32例,分别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和带锁髓内钉治疗,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优良率为84.38%与对照组的8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钢板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胫骨关节的活动能力。

    作者:李学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诊治的小儿喘息型肺炎147例患儿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80例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蔡红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对成人持续性ITP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对成人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例成人持续性ITP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地塞米松治疗,评估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对成人持续性ITP的疗效确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陈玉姬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OTD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OTD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学院120名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OTD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法的主观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TD教学法对于康复医学教学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李小宏;余和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本组69例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结果血管成形术(PTA)及支架植入术成功64例,置入支架共92枚。手术失败5例。5例手术失败病例其中3例行外科血管旁路术成功。2例内科保守治疗。5例失败的病例中全部为糖尿病患者,69例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手术成功率92.6%(64/69)。随访12个月,血管通畅率89.8%(62/69)。随访6~36个月,血管通畅率85.5%(59/69)。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穆永胜;张凯;刘贵申;李志萍;陈俊以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诊疗分析和漏诊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诊疗特点,诊治方法及在急诊就诊时漏诊的原因。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8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分析其损伤及漏诊的情况。结果分析其漏诊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创伤伤情因素、病史采集的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等。结论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诊治时要注意治疗时的轻重与主次,大限度保存患者的肢体正常功能。加强急诊医生的责任心,提高对漏诊原因的认识,减少漏诊发生率。

    作者:张兴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高职高专院校优化口腔实训课程的改革与探讨

    口腔医学是一门以临床操作为主的学科,而口腔实训教学作为口腔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应该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口腔实训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实训操作,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然而面临着学校扩招,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如何对庞大的学生群体进行优质的实训课教育,是我们应当思索并解决的问题。

    作者:梁源;赵鑫;杨旭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理作用。方法根据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的60例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胰岛素注射健康知识教育,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知识了解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糖尿病知识掌握度以及糖尿防治机能掌握度上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胰岛素注射健康知识教育能够让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治疗的了解更加深入,临床中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比较高。

    作者:曲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在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收到良好效果。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了经验。

    作者:赵振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指数、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杜秋颖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胎母输血综合征的诊治

    胎母输血综合征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和重视的一种产科并发症,发病隐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宫内诊断困难,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现对其临床表现及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以提高临床诊断,改善预后。

    作者:褚艳侠;孙统超;尹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