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8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陈惠锋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8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3例患者因术后心脏破裂出血死亡,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13.15%;其余33例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并同期进行冠脉血运重建,可及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的影响性研究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中的应用以达到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的目的。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影响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后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结果对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的洗手率进行统计与比较后发现,应用后3周洗手率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应用前3周的洗手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中,提高了护士的洗手率,进而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经病理确诊的8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用乳腺超声进行诊断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经过乳腺超声诊断为72例乳腺炎,诊断准确率为90.0%,误诊为乳腺增生5例,误诊为乳腺癌3例。结论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用乳腺超声诊断具有特定的影像表现,诊断准确率较高,在临床诊断和鉴别乳腺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翠霞;王海涛;王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耳鼻喉科护生带教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主的带教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将护生106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师带徒”教学法进行带教,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进行临床教学,实习结束前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结果92%以上观察组的学生反馈这种带教模式效果较好,使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有所提升,认可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PBL)。结论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可使学生勤于思考、综合分析问题,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耳鼻喉科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鲁娟;丁晓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14例杀人纵火案法医学检验的体会

    目的:通过对杀人纵火案件的回顾,总结检验案件成败的经验教训。方法对1995~2014年14起杀人纵火案例从勘查、检验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有两起案件出现明显差错。结论检验不系统不规范和理论、实践能力弱是出现差错的关键。

    作者:邓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护理组,各48例。常规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护理组护理方案为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评价。结果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分别为(97.50±2.01)分、95.83%,常规组则分别为(85.21±2.05)分、83.33%,护理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可以促进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陈晓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胆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显著,是微创、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卜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观察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康复治疗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的124例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62例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以及三级康复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比对照组降低幅度大,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A和Barthel指数治疗前后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患者接受三级康复治疗后,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作者:范玉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腔镜手术摄像系统故障发生率的应用

    目的: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腔镜手术摄像系统故障的发生率。方法针对降低腔镜手术摄像系统故障发生率这一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十大步骤进行问题的改善,收集品管圈活动前后腔镜手术医师对手术配合护士的满意度调查表并使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通过问题改善提高工作质量,提升满意度。结果摄像系统故障发生次数由改善前的19.67次/月降低到改善后的7次/月,下降幅度64.41%,目标达标率113.13%,腔镜手术医师对手术配合护士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前后摄像系统故障发生率的对比,实施对策有效,构建腔镜设备故障处理流程、规范操作流程,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生满意度。但对腔镜手术摄像系统故障的其他原因还有待发觉,将在以后的品管圈活动中进行持续改进。

    作者:郭秀茹;朱琳;史艳萍;王沈萍;郑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冠心病血清载脂蛋白水平与冠脉造影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与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拟诊冠心病患者120例,行血清载脂蛋白测定与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冠脉单支病变组与冠脉多支病变组ApoA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ApoB水平、Gensini积分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冠脉Gensini积分与ApoA水平无显著关系;冠脉Gensini积分与ApoB呈现为正相关。结论通过测定ApoB水平,有助于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孙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浅谈网络教育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优势作用

    所谓的继续医学教育是立足于高等院校一次性教育基础上展开的,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以网络为背景进行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同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其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也更加灵活和开放,进而使教育的公平性与可及性大大提高,让更多的社会机构参与到基层继续医学教育事业中,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运用,成为一种新型的继续医学教育形式。

    作者:赵宏宇;周玉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状况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从本院选取108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治疗组则采用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的方法,护理一段时间后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以观察这两种方法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减少了术前的心理紧张,下床活动与拔尿管后的排尿时间都有提前,并且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提升(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可帮助剖宫产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并促进术后的康复,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凤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诱导性咳嗽联合咽部冷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康复作用

    目的:观察诱导性咳嗽联合咽部冷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15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治疗组使用常规方法之外,增加诱导性咳嗽和咽部冷刺激,比较分析两组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80%优于对照组38.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吞咽障碍(PSD)的患者进行早期诱导性咳嗽训练联合咽部冷刺激能有效地促进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并有效预防肺炎发生,比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要优秀,而且,使用简单,无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作者:靳美;戴艳萍;宋培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集束化护理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儿童重症监护且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统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护理期间的病死率以及使用呼吸机、入住ICU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使用呼吸机、入住ICU的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使用呼吸机的患儿给予集束化干预护理可以减少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丹红注射液对心肌缺血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丹红注射液在心肌缺血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4月1日~2015年4月1日前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心肌缺血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予以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丹红注射液对心肌缺血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尹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有剖宫产指证足月妊娠产妇238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所用方法分组,对照组115例产妇分娩胎儿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研究组123例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切皮前30 min静注10 ml葡萄糖酸钙,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出血量及生命指标。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术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良好。

    作者:孙艳琴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心理情绪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作者:吕景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53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中远期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UF)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7年5月在我院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53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随访6个月~2年,40例肌瘤体积明显缩小,5例黏膜下肌瘤脱落后经阴道排出体外。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例术前痛经严重的患者明显减轻或消失,51例月经量过多患者,术后恢复正常,2例患者因肌瘤体积继续增大和1例患者因月经量进一步增多而选择手术切除子宫。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创伤小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术后并发症少,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中远期疗效。

    作者:张磊;穆永旭;闫瑞强;李启民;何俊峰;刘海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好转、体征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方面阿奇霉素具有用药量小,患者依从性高,治愈时程短,显效率高,治愈率高等优点。

    作者:宋丙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医学专业成分输血选修课课程设计

    近年来,国内输血医学有了较大进步,输血专业日趋成熟。在此背景下,各医学院校纷纷开放输血医学与输血技术类课程。我校成功开设《成分输血》选修课多年,课程设计成熟。

    作者:郭路生;张丽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肿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治疗胃肿瘤时联合使用腹腔镜与胃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9月治疗的93例胃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为93例胃肿瘤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联合使用了腹腔镜及胃镜。结果术中完整切除93例的肿瘤病灶,无胸腔积液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胃肿瘤手术中联合采用腹腔镜与胃镜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生安;韩保卫;李朝辉;董帅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