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祝永福

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治疗
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临床诊断及治疗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共100例,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加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时,其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儿童静脉采血风险及应对措施

    客观分析本院门诊采血工作现状及儿童静脉采血风险,提出门诊采血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岗位,合理安排人员及加强其技能培训是应对各种局面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友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孟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医学专业成分输血选修课课程设计

    近年来,国内输血医学有了较大进步,输血专业日趋成熟。在此背景下,各医学院校纷纷开放输血医学与输血技术类课程。我校成功开设《成分输血》选修课多年,课程设计成熟。

    作者:郭路生;张丽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8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8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牵扯感、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梁嵘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基层妇产科对宫颈癌知识认知现状和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妇产科对宫颈癌知识认知现状和干预分析。方法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设计问卷对基层130名妇产科医生进行宫颈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基层妇产科医生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对所有基层妇产科医生进行宫颈癌相关知识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妇产科医生干预前后对宫颈癌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结果乡镇医院妇产科医生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县级医院医生相比较低,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医生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与本科以下学历相比较高,P<0.05。中、高级职称医生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初级以下职称医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妇产科医生对宫颈癌简便普查方法知晓率、对宫颈癌高危因素知晓率、对宫颈癌诊断三阶梯程序知晓率与干预前相比均较高,P<0.05。干预后,医生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途径知晓率、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方法知晓率与干预前相比较高,P<0.05。结论对基层妇产科医生进行宫颈癌知识培训干预,能有效提高医生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促进基层宫颈癌防治工作的展开。

    作者:吕亚伟;李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冠心病血清载脂蛋白水平与冠脉造影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与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拟诊冠心病患者120例,行血清载脂蛋白测定与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冠脉单支病变组与冠脉多支病变组ApoA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ApoB水平、Gensini积分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冠脉Gensini积分与ApoA水平无显著关系;冠脉Gensini积分与ApoB呈现为正相关。结论通过测定ApoB水平,有助于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孙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延伸护理的意义探究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糖尿病人群接受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开展的糖尿病高危群体延伸护理研究来进行分析,全部共40例糖尿病高危患者,对他们提供延伸护理,对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有17例患者掌握了糖尿病知识,占总数的42.50%;护理干预后有32例患者掌握了糖尿病知识,占总数的80%,护理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患者的糖化血红高蛋白、三酰甘油、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等指标比干预前低,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高危群体接受延伸护理后,其对糖尿病的知识了解有所加深,对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帮助,降低了患者的发病率。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致静脉炎10例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引起药物不良反应静脉炎的原因。方法根据我院患者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情况检索文献分析原因。结果患者情况符合输注前列地尔注射液后出现静脉炎的药物不良反应,文献报道可见前列地尔注射液不良反应情况,但临床医师知晓率并不高,说明临床医师并未对前列地尔注射液的药物不良反应给予足够重视。结论提高前列地尔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关注度,安全使用药品,保证患者疗效。

    作者:潘珂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38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8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3例患者因术后心脏破裂出血死亡,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13.15%;其余33例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并同期进行冠脉血运重建,可及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惠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诊治的小儿喘息型肺炎147例患儿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80例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蔡红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的影响性研究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中的应用以达到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的目的。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影响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后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结果对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的洗手率进行统计与比较后发现,应用后3周洗手率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应用前3周的洗手率(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洗手率中,提高了护士的洗手率,进而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讨论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选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可以有效降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吴海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在88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教育方式将176例糖尿病患者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分别给予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和常规教育健康教育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尿病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差异较小,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更低,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更好,自我管理更优(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是糖尿病护理首选的教育方式。

    作者:郑爱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急诊留观患者分布特点分析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患者时间和病种分布规律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山东省立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745例留观患者护理记录单中记录的资料。结果平均留观时间(1.8±0.64)d;留观转归:出院2769例(58.3%),住院1939例(40.9%),死亡37例(0.78%)。急诊留观患者病种前三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及脑卒中,5月份和8月份留观患者人数多,留观时间主要集中于8:00~22:00,其中16:00~22:00为全天高峰,占36.2%。结论急诊留观患者的疾病和时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应根据此规律合理的配置护理资源。

    作者:刘玉品;韩淑文;代婀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四物消风汤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对手足皲裂性湿疹的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四物消风汤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手足皲裂性湿疹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8例手足皲裂性湿疹患者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n=49),对照组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研究组应用四物消风汤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应用四物消风汤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手足皲裂性湿疹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孙胜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小儿外科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探讨

    目的:探索分析小儿外科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儿和其家属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儿和家属,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外科疾病知识普及,在此基础上给与观察组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观察分析两组患儿和家属对外科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和家属对外科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外科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适应,心理支持,饮食指导,并发症防治等,其内容和方法具有多样性,临床上需要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进行方法的选择,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和其家属认可度和专科知识掌握度。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健康体检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对无症状潜在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分析脑卒中在40岁以上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为脑卒中一级预防、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12年9月~2015年9月30日在我院行健康体检并主动参与脑卒中筛查的2462例40岁以上人群的筛查结果,统计无自知症状的潜在高危人群发生率,并分析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结果在2462名调查者中,脑卒中低度危险1354人,脑卒中中度危险318人,脑卒中高度危险790人。结论建立并完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预防、保健措施,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高娟;芦红梅;甄淑芳;赵春霞;谢丽君;冯彩忠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创伤性关节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创伤性关节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创伤性关节患者40例,对患者进行X线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通过多平面重建法(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来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结果关节骨折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后,可清晰看出骨折线位置及骨折块移位。结论创伤性关节中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充分反映患者的骨折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而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罗雷;王静;陆宁波;杨家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名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对其开展针对性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以及复发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归纳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出现抑郁以及焦虑的情况较低,且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好的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2例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行鼻镜内手术治疗,研究组68例在其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且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邢莲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