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兰;金哲虎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外科思维方法,观察组除对照组的思维方法外,另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思维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平均进食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快速康复外科方法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卫常委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肠炎康+美沙拉嗪)与对照组(美沙拉嗪)。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诊治的小儿喘息型肺炎147例患儿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80例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蔡红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指数、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杜秋颖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使用胺碘酮治疗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治疗心率失常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做比对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胺腆酮治疗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加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胺腆酮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晓荣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杀人纵火案件的回顾,总结检验案件成败的经验教训。方法对1995~2014年14起杀人纵火案例从勘查、检验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有两起案件出现明显差错。结论检验不系统不规范和理论、实践能力弱是出现差错的关键。
作者:邓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A、B两组,均有50例患者。A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B组患者接受保守内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改变以及妊娠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A组患者的妊娠率是52%,B组的妊娠率是34%,两组治疗后的激素水平变化值为A组患者较为优秀(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中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可以让患者排卵周期调节到正常状态,术后妊娠率高,流产率低,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比较高,性价比高,术后并发症几率低,所以对于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有较大帮助。
作者:郑丽春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状况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从本院选取108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治疗组则采用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的方法,护理一段时间后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以观察这两种方法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减少了术前的心理紧张,下床活动与拔尿管后的排尿时间都有提前,并且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提升(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可帮助剖宫产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并促进术后的康复,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凤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并降低产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为助产质量控制指标的干预和制定提供借鉴。方法在产房成立6人的品管圈小组,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活动。选择品管圈活动前自然分娩产妇126例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后的自然分娩产妇132例为实验组,分析两组满意度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妇满意度为88.9%;实验组产妇满意度为96.2%,实验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共7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实验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产妇的满意率,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成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艾默;马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分析感染性骨缺损使用开放性植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6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清创、外固定、骨折部位大量植骨、术后无菌换药等治疗措施,使用抗生素静滴,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获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4~32个月,平均(19.2±2.3)个月。术后移植骨条表面覆盖肉芽组织时间平均(7.5±1.1)周,创面完全闭合时间平均(12.6±2.7)周。全部患者接受植骨后平均愈合时间(8.2±1.3)个月,没有感染和复发病例,患者的骨愈合情况良好。结论开放性植骨治疗对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具有一次性扩创、固定、植骨等效果,是现在对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疾病进行治疗的简易有效的方式。
作者:秦奎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对比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过程中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比分析远视组60例与近视组60例患者弱视治疗前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视力和立体视觉变化情况。结果弱视治疗后各个时间段,远视组矫正视力与近视组相比有所提高(P<0.05)。结论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中,患者矫正视力的提升速度优于立体视觉。所以在弱视治疗提升矫正视力时,还要强化对立体视觉的训练。
作者:韩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规范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措施,为科室安全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核医学科临床工作中的辐射防护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以提高医技人员的防护意识。结果通过实施规范的辐射防护措施和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制度,规范了操作行为,有效减少了放射性辐射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和公众照射。结论规范的辐射防护措施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提高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科室自我管理意识和工作安全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苏慧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11%,高于对照组的63.89%;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27±1.36)分,低于对照组的(15.34±2.18)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力月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脂肪肝患者施行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脂肪肝患者进行饮食的护理指导、烹饪的护理指导、中医饮食护理指导和在饮食护理中辅以心理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脂肪TG(三酰甘油)(1.67±0.70);TC(总胆固醇)(5.00±1.00);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44±0.50);HDL-C(高密度脂蛋白固醇)水平为(2.66±1.00)均有所改善。结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脂肪肝患者施行饮食护理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改善一些检测指标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苏春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讨论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选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可以有效降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吴海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分析肠梗阻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6月~2015年2月我院的108例肠梗阻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5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负性情绪阳性率和并发症出现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其对手术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梗阻手术治疗患者使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几率,提升手术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临床中获得了非常高的满意度,临床效果突出。
作者:朱东晶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诊治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开始时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患儿入院时就开始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入院时便对患儿进行有效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许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诱导性咳嗽联合咽部冷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15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治疗组使用常规方法之外,增加诱导性咳嗽和咽部冷刺激,比较分析两组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80%优于对照组38.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吞咽障碍(PSD)的患者进行早期诱导性咳嗽训练联合咽部冷刺激能有效地促进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并有效预防肺炎发生,比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要优秀,而且,使用简单,无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作者:靳美;戴艳萍;宋培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对贲门胃底(体)癌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的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4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贲门胃底(体)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胃左动脉或(胃右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和单纯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1年后、2年后和3年后的生存率都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介入治疗,胃左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比单纯灌注化疗效果更好,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作者:冯涛聚;张会英;李付涛;王炜;刘汉青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腹泻利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治疗的8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为92.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利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韩长明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