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诊治与护理

许欢

关键词: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早期诊治,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诊治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开始时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患儿入院时就开始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入院时便对患儿进行有效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状况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从本院选取108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治疗组则采用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的方法,护理一段时间后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以观察这两种方法对剖宫产患者的康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减少了术前的心理紧张,下床活动与拔尿管后的排尿时间都有提前,并且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提升(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可帮助剖宫产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并促进术后的康复,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凤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估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单用特布他林吸入治疗,观察组38例采取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9.47%)高于对照组(63.16%),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慢性咳嗽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采取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刘云玲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术后护理要点的研究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5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康复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髋关节恢复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局部疼痛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术后应用康复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患者并发症和局部疼痛。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意义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意义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诱导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的SCL-90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鲍晓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给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术后以伤椎为中心拍摄CT片及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状态、伤椎高度变化及Cobb角改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0.5~3年,本组优良率为87.6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腰背疼痛,无内固定断裂、失效、松动等并发症。结论给予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加强伤椎前中柱稳定性,减少远期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煜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妇产科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妇产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患者疼痛。方法将妇产科86例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按照不同的干预措施随机分均为两组,对照组(n=43)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n=43)患者接受肿瘤切除后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及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轻中度疼痛占95.35%,VAS评分为(2.31±1.28)分,患者满意率为90.7%;对照组患者术后轻中度疼痛占72.09%,VAS评分为(4.79±2.55)分,患者满意率为6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采用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芳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HCPT加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20例

    目的:探究HCPT加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5月我院采用高频电容场肛肠治疗仪(HCPT)治疗的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并分析其疗效。结果治愈117例(97.5%),好转3例(2.5%)。疗程13~32 d,平均21.7 d。结论HCPT加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较好。

    作者:侯波;周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荧光光度法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荧光光度法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铽离子—沙星类药物作为荧光探针,分析荧光光度法在血清中胆汁酸检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金属离子等共存物质在与人体内浓度相近时,胆汁酸与铽—环丙沙星体系的相互作用并不明显,采用荧光探针方法测定胆汁酸,可用于测定血清中胆汁酸含量。结论以铽离子—沙星类药物作为荧光探针测量血清中胆汁酸具有可行性。

    作者:王宇;靳伟东;刘天尧;兰凯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肿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治疗胃肿瘤时联合使用腹腔镜与胃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9月治疗的93例胃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为93例胃肿瘤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联合使用了腹腔镜及胃镜。结果术中完整切除93例的肿瘤病灶,无胸腔积液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胃肿瘤手术中联合采用腹腔镜与胃镜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生安;韩保卫;李朝辉;董帅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14例杀人纵火案法医学检验的体会

    目的:通过对杀人纵火案件的回顾,总结检验案件成败的经验教训。方法对1995~2014年14起杀人纵火案例从勘查、检验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有两起案件出现明显差错。结论检验不系统不规范和理论、实践能力弱是出现差错的关键。

    作者:邓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退休老人健康问题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退休人员健康状况。方法于2011年10~12月市卫生培训中心和市人民医院采用面询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抽查全市年龄≥60岁的24780名退休人员,进行体检调查。结果69.7%的人员有慢性病史,常见慢性病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病、骨关节病、体能减退。其日常生活功能及健康状况随年龄的增长减退。结论为了提高退休人员的生存质量,应倡导和开展社区医疗服务,提供优良食品,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普及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意识,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作者:何建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心理情绪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作者:吕景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患者疾病知识得分、护理满意程度VAS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仇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高压氧联合高通量透析对肾性骨病患者血清骨形成蛋白-7表达及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高通量透析对肾性骨病患者血清骨形成蛋白-7表达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3例),给予不同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磷、iPTH值降低(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高通量透析产生的效果机制可能与BMP-7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惠芳;杨江成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首次131I Graves甲亢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131I首次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科2014年1~8月接受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80例,男26名,女54名。患者治疗前均测定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吸131I率。治疗后4~12月后复查甲功。结果4~6个月复查结果部分缓解、治愈、甲减、无效、复发例数分别为42、22、27、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1次治愈率61%。将患者分为治愈组、未愈组,比较年龄、甲状腺重量、甲状腺24 h大吸碘率、每克甲状腺组织给碘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甲状腺重量、甲状腺24 h大吸碘率、每克甲状腺组织给碘剂量是影响甲亢131I首次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傅宁;鹿存芝;鹿峰;王亚楠;吴倩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介入治疗应用于贲门胃底(体)癌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对贲门胃底(体)癌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的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4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贲门胃底(体)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胃左动脉或(胃右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和单纯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1年后、2年后和3年后的生存率都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介入治疗,胃左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比单纯灌注化疗效果更好,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作者:冯涛聚;张会英;李付涛;王炜;刘汉青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浅析开放性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感染性骨缺损使用开放性植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6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清创、外固定、骨折部位大量植骨、术后无菌换药等治疗措施,使用抗生素静滴,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获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4~32个月,平均(19.2±2.3)个月。术后移植骨条表面覆盖肉芽组织时间平均(7.5±1.1)周,创面完全闭合时间平均(12.6±2.7)周。全部患者接受植骨后平均愈合时间(8.2±1.3)个月,没有感染和复发病例,患者的骨愈合情况良好。结论开放性植骨治疗对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具有一次性扩创、固定、植骨等效果,是现在对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疾病进行治疗的简易有效的方式。

    作者:秦奎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脂肪肝患者施行饮食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脂肪肝患者施行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脂肪肝患者进行饮食的护理指导、烹饪的护理指导、中医饮食护理指导和在饮食护理中辅以心理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脂肪TG(三酰甘油)(1.67±0.70);TC(总胆固醇)(5.00±1.00);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44±0.50);HDL-C(高密度脂蛋白固醇)水平为(2.66±1.00)均有所改善。结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脂肪肝患者施行饮食护理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改善一些检测指标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苏春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门诊儿童静脉采血风险及应对措施

    客观分析本院门诊采血工作现状及儿童静脉采血风险,提出门诊采血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岗位,合理安排人员及加强其技能培训是应对各种局面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友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在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收到良好效果。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了经验。

    作者:赵振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