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美琴
目的:总结跗内侧游离动脉在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术后皮瓣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跗内侧游离动脉在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准确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并采取有效措施,32例术后至伤口愈合皮瓣成活期间均未出现皮瓣淤血、发紫、水泡形成、甚至坏死等动脉化静脉皮瓣常见的现象,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皮瓣色泽、弹性好,外观良好。结论跗内侧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其血管显微结构及手术方法上存在特殊性,术后对皮瓣的严密观察及合理护理对皮瓣的成活及术后愈后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占玉兰;陈奇鸣;黄洁;车慧红;罗锦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江门市城区内非江门市户籍孕产妇产前检查情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2013年1~12月在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及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000病例,按照产前检查时围生期保健手册的记录的产检次数分组,比较产检次数的不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表明,产检次数的增加会减少孕产妇及胎儿的不良妊娠结局,并且会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结论规范产前检查,对减少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减少出生缺陷、降低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升红;覃钰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接治的56例非外伤前鼻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过鼻内镜检查后,通过填塞、微波等方法进行止血治疗。结果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同侧鼻腔深部出血症状。结论在鼻内镜下对鼻腔深部出血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清楚的视野,可以准确的检查到出血部位并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对于出血位置较为隐蔽的患者尤为适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作为对反复发作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一种评估手段。为临床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5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排除心、脑疾病)在安静环境下空腹做直立倾斜试验,持续检测心电和血压,观察血压及心电变化。结果50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应者有34例(68%),其中血管抑制型9例(18%),心脏抑制型的4例(8%),混合型的21例(42%)。结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以经典血管迷走反应者占多数,为诊断血管迷走型晕厥提供依据。
作者:程慧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住院不能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8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进行治疗,对患者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化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9.6%。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少,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赵献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通过对10万余例孕前健康检查结果的调查分析,为完善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菏泽市2013年为符合生育政策的待孕育龄夫妇107393人,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具有风险因素的人数合计16834人,检查人群中具有风险因素的比例为15.68%;妊娠率37.94%;出生缺陷率4.66‰。结论免费孕检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但待孕夫妇怀孕风险人群比例大,计划妊娠率低,应加大宣传力度,研究适合农村人群的健康教育资料及工作方法,使育龄群众充分认识到孕前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ABL800血气分析仪是丹麦雷度公司生产的血气分析仪,其性能稳定、操作简易、检测快捷、结果准确可靠、用血量少和维护方便等优点,是目前使用较普遍的血气分析仪。但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本文对其常见故障、报警提示及排除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史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通过了解育龄期乙肝病毒携带妇女心理问题,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咨询就诊的30例育龄期乙肝病毒携带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问题、孕前基本常识进行问卷调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宣教护理后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生育健康宝宝成功率为86.67%。结论孕龄期乙肝病毒携带妇女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加强护理宣教(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孕前准备等)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提高健康生育成功率。
作者:赵翠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196例和对照组196例,观察组由专职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用药护理四个方面)。对照组为同期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在入院时才明确诊断的GDM产妇。对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①观察组血糖护理干预后较护理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羊水过多、早产、剖宫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张凤梅;赵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影响临床血型鉴定结果的主要原因及其质量控制的可行方案。方法对于门诊和住院患者初步血型鉴定使用试管凝集法,临床输血进行交叉配血前加做正反定型,正定型使用玻片法,反定型使用试管凝集法。结果的签发必须由检测医师及上级审核医师签字同意才可发出。结果通过此方法对54522例进行ABO血型检测,未见由于鉴定错误的投诉,保障了临床输血用血安全。结论此方案简捷便利,控制质量结果佳,是一种优良的方案。
作者:颜廷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关怀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56例晚期癌症患者,对其实施临终生命关怀,分析其效果。结果56例晚期癌症患者通过生命关怀提高了生活质量,离开人世心理情绪保持较高稳定性。结论癌症晚期生命关怀由人性关怀予以有效护理,患者得到充分理解及尊重,体现了患者自身生命尊严。
作者:高文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3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鼻黏膜标本中Survivin表达情况及采用RT-PCR法测定两组Survivin的表达量,并分析彼此间的相关性。结果 Survivin的相对表达量:对照组(0.07±0.04)、Ⅰ期鼻咽癌(1.14±0.21)、Ⅱ期鼻咽癌(1.37±0.27)、Ⅲ期鼻咽癌(1.59±0.34),Ⅳ期鼻咽癌(1.82±0.41),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可能参与到鼻咽癌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通过测定Survivin表达强度对预测鼻咽癌病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4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7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失常发生率、卧床和住院时间、知识达标和对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知识达标、满意度以及卧床和住院时间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减少心率失常发生率,加快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共计54例临床资料,分别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指标统计,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显效者16例(59.3%),有效者9例(33.3%),无效2例(7.4%),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者与有效者之和)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数据结果(8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水先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择取同期正常人群54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检测指标IgM、IgA、IgG、血红蛋白以及铁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铁、IgM、IgA、IgG水平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与体内微量元素铁不足有关,并且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滞后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引起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体质,降低呼吸道感染的产生。
作者:苏广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供应室采用追踪法对供应室包装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供应室随机抽取待灭菌包2000个作为对照组,供应室未采用追踪法进行管理,同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供应室随机抽取待灭菌包2000个作为观察组,供应室采用追踪法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包装质量。结果观察组包装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采用追踪法可提高包装质量,有效减少包装缺陷率的发生。
作者:潘燕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白介素-2(IL-2)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方法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50 ml+顺铂60~100 mg+地塞米松10 mg腹腔灌注治疗,观察组应用生理盐水50 ml+顺铂60~100 mg+IL-2100万U+地塞米松10 mg腹腔灌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控制腹水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3.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1例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2例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共4例患者生活质量无改善或降低;而对照组有5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10例患者生活质量无改善或降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降低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IL-2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疗效可靠,可明显消退腹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三种二尖瓣前叶成形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2013年期间本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二尖瓣前叶病变患者24例,根据患者病理情况不同将上述病例分A、B、C组,A组患者采用腱索转移法进行手术;B组患者采用缘对缘技术手术;C组患者实施人工腱索置入。结果三组患者二尖瓣关闭良好患者均较好,经手术后有效瓣口面积均小于手术前,术后三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小于手术前。结论腱索转移、缘对缘技术、人工腱索置入均为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中具体选用的手术方式,要根据年龄和具体病变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作者:史芳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比较新疆吐鲁番地区维、汉两民族胆囊炎或息肉及胆结石发病率是否存有差异。方法对本院2013年5~12月体检科维、汉两民族成人健康体检,共计2511人次,其中维吾尔族1096人次,汉族1415人次,对其体检结果胆囊炎或息肉及胆结石2项异常指标的发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汉族男女胆囊炎或息肉的总发病率高于维吾尔族男女,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维吾尔族男女胆囊结石的总发病率高于汉族男女,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汉两民族胆囊炎或息肉及胆结石发病率存有差异。
作者:张炎;帕提古丽·买买提;居来提·木塔力甫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方法,观察A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B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消溃平汤剂,比较三组患者的HP根除率、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情况及溃疡的复发率。结果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HP根除率91.7%、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P根除率54.2%(P<0.05);三组患者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回访中,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的复发率8.3%、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同时给予抗HP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溃疡愈合速度,而且有效预防溃疡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应春;陈伟芬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