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脑出血52例

祖井永

关键词:脑出血, 奥拉西坦, 胞磷胆碱,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04例,比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等方面,进而进行着重性质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增加其可信度与真实度。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对观察组患者同时加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行加大性质的胞磷胆碱钠治疗。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MMSE评分、差异性方面,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劣于治疗组;而在历经14 d和21 d的治疗后血肿量观察实验方面,对照组均明显小于实验组。脑出血患者的精神状态、简易检查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等项目测评在采用了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进行治疗后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不良反应也得到了相应的减少。结论应用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可使得患者大脑功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可显著促进血肿的吸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拥有用药安全、极少不良反应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出血治疗药物,并确认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典型注射用药错误实例分析

    目的:对收集的典型注射用药的用药错误报告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筛选出的典型注射用药错误报告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典型报告共有22份,涉及12种药物;护士报告16例,所占比例高,占72.7%;中药注射剂相关报告多,占31.8%。结论注射用药错误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减少或避免药物的用药错误。

    作者:赵珑;陈宜锋;黄献川;黄小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超声引导下血透导管置入在急危重症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但随着需要紧急透析患者不断增加,血管通路障碍日益成为影响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作者运用超声影像技术探测血管位置、走行,达到精确穿刺,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立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癌症患者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全球每年新增2000万癌症患者[1]。现代医学不断进步,治疗癌症的手段越来越多,癌症患者的寿命得以延长,但随之而来的有越来越多带癌生存的患者,他们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包括机体功能、情绪或心理机能、社会职能等,均因癌症受到严重的影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对癌症的康复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过去,对癌症的治疗重点是对癌症本身的控制以及患者寿命的延长,但随着现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在治疗癌症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的干预,这正是癌症康复的研究重点。康复医学作为新兴专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癌症康复作为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它贯穿于癌症治疗的始终,包括癌症的诊断期、治疗期、终末期以及患者死亡后的家庭支持,涉及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的各个方面。作者就癌症治疗不同阶段的康复治疗重点进行探讨。

    作者:张素侠;钟宝权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认知疗法对高血压患者在牙髓治疗中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对高血压患者在牙髓炎治疗中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因牙髓炎就诊的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认知疗法结合根管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根管治疗),每组25例。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血压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评量表(SAS)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后血压值的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P:t=13.4;DBP:t=14.6;P<0.01);而实验组血压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P:t=1.6;DBP:t=1.3;P>0.05)。两组治疗前后SAS、SDS 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5.77;P<0.01),而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1.03;P>0.05)。结论认知疗法对高血压患者在牙髓炎治疗中具有稳定血压及改善负性情绪的作用。

    作者:苗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穴位埋线治疗在原发性痛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在原发性痛经中的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11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月经前5 d开始治疗,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次,对照组患者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积分评分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疼痛积分评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55例)98.21%明显多于对照组(39例)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方法应用于原发性痛经效果较好,且简便实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少梅;张婧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同期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照研究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同期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42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期放化疗组(RCT组)和化疗组(CT组),每组21例。评价其不良反应,并统计1、2、3年局控率及生存率。结果 RCT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均明显比CT组高(P<0.05),平均生存时间明显比CT组长(P<0.05),局部淋巴结转移率、腹腔内淋巴结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明显比CT组低(P<0.05),术后用药的Ⅲ、Ⅳ级白细胞数减少、粒细胞数减少发生率均明显比CT组低(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单纯化疗好。

    作者:吴隆秋;施华球;王祥财;叶建明;鄢俊;谢瑞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蓬勃发展,医疗事业也取得了飞跃的进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希望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而医疗机构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医院相关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就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探讨这一话题研究和探索了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和HGF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影响。方法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采用米非司酮6.25 mg,1次/晚;对照组63例,采用米非司酮12.5 mg,1次/晚,两组共治疗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HGF。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 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痛经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t=6.9216,6.0614, 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18,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和HG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t=5.9248,4.9928, P<0.01;t=3.0616,3.1734, 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H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18,0.2926, 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观察组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5.72, 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以明显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和HGF的表达,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铁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堵管

    目的:探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术(PICC)堵管的有效可行的方案。方法9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未开展集束化护理策略的极低出生体重儿45例,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的50例,比较前后发生PICC堵管率。结果集束化护理前PICC堵管率为33%,集束化护理后PICC堵管率降至12%。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有效减少PICC堵管的发生。

    作者:施永秀;何有丽;刘颜;潘京艳;林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对比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和人工关节置换两种术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转子间骨折情况分别采用PFNA固定(PFNA组)及人工关节置换(关节置换组)。均按要求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内的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髓内固定PFN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6%(PFNA组),13.9%(关节置换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PFNA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后者在随访期间并发症是明显少于前者的。

    作者:贺毅;王宇光;卢正楷;沙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腹腔镜与传统剖腹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效果,探究有效地治疗方案。方法8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妇女,随机分成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另外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复发人数少于对照组,而疼痛的缓解以及妊娠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式对患者的创伤小,侵袭性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节省住院费用,复发率低,是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首选治疗术式。

    作者:常宗龙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麻醉处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麻醉处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麻醉处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5例,其中化脓性胆管炎10例,肠梗阻10例,胃穿孔5例,为这些患者提供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静脉麻醉法,主要以依托咪酯或咪达唑仑,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等全身麻醉。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动脉血氧分压,监测尿量、中心静脉压,行血气分析、严重低血压行有创血压监测。手术过程中,按照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与血压进行输液;为了增加血容量使用平衡盐溶液,输入适当的胶体液。帮助患者及时纠正体内酸碱度和电解质平衡。按照患者的休克程度为其提供血管活性药物与强心药物,以便帮助患者维持血压与循环灌注。结果本次研究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都顺利完成手术。对比麻醉处理前后25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完成后,有17例清醒后拔管;8例送入监护病房,其中有1例因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1例出现急性肺水肿。结论使用麻醉处理感染性休克患者时,重点是麻醉方法与麻醉药物的选用,手术管理、防止患者脏器受损、维持患者各脏器功能与内环境稳定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宋俊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进展

    痔疮是常见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痔疮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临床上采用不同种类的手术针对性治疗,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外用药物应用也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药熏洗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疗效性较好,本文对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辨证和针对性治疗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

    作者:孙亚玲;李晓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尿路结石患者尿白细胞酯酶对尿细菌培养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估尿白细胞酯酶对尿路结石患者是否合并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308例尿路结石患者及127例非尿路结石可疑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尿液标本均为无菌采集中段尿,进行尿细菌培养、白细胞酯酶干化学法检测。比较两样本间白细胞酯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白细胞酯酶诊断尿路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29.5%,阳性预测值为19.8%,阴性预测值为93.8%;诊断非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32.3%,阳性预测值为59.2%,阴性预测值为83.3%。白细胞酯酶诊断尿路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敏感性与非尿路结石尿路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9);特异性与非尿路结石尿路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阳性预测值明显低于非尿路结石尿路感染(P=0.000);阴性预测值与非尿路结石尿路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结论与非尿路结石患者比较,尿白细胞酯酶对诊断尿路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阳性预测值明显降低。

    作者:周凯;许恩赐;李梦强;杨旭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浅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与年龄、有无饮酒史、HbeAg阳性、Hbe-Ab阳性、PTA、TBI、Tch及并发症情况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Alb、A/G及出现肺部感染、原发性腹膜炎无显著相关。结论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应及时检测,为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管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观察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并观察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征得患儿以及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为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就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家长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在治疗依从性与家长满意度上,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所获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同时还可使患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万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目的:旨在观察万珂对炎症反应、自由基、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研究其是否有脑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万珂组各15只,三组大鼠在体重、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万珂组给予万珂0.2 mg/kg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仅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测NF-κB p65、IL-1β,化学比色法测MDA、SOD, TTC染色测梗死体积。结果假手术组偶见NF-κB p65、IL-1β免疫反应阳性细胞, MDA、SOD无明显增高,无脑梗死病灶。万珂组与生理盐水组均可见大量免疫反应阳性细胞, MDA、SOD均明显增高,均有脑梗死病灶,但万珂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万珂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清除自由基,减少脑梗死体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薛晶;李丽;李淞;戈亚平;牛晓立;付铁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Treg细胞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研究进展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URSA)是近年来对自然流产研究的重点,生殖免疫学观点认为免疫因素是导致自然流产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近年研究显示, Treg细胞在母胎免疫耐受中起关键作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Treg细胞数量的变化有关。

    作者:杨青;王绍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体检中心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渴望健康,呼唤健康。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健康体检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有病早治,无病早防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体检中心除了为体检个人和单位提供合理有效的体检方案、科学合理的体检流程、优质快捷的医疗护理服务,还应在体检时和体检后为体检人员提供良好的健康教育。特别是作为与受检者接触密切的护理人员,更应该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体检过程当中,使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预防知识的认识有所提高,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杜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喉疣状癌2例报道

    喉疣状癌是耳鼻喉科的罕见疾病之一,占喉恶性肿瘤的1%~3%,其病变生长缓慢,预后较好,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例喉疣状癌的临床资料,旨在为喉疣状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张晓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