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玲;李晓梅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方法对9例锁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失败原因。结果总结失败原因有:①随意扩大手术适应证。②骨折复位后存在小的骨缺损或骨折间隙较大。③术中骨膜剥离较多。④内固定不牢靠。⑤术后早期负重活动。⑥再次遭受暴力。结论只要能很好的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化操作,合理选择内固定材料,加强宣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就可以有效预防内固定失效的发生。
作者:何雅鸿;胡波;刘奇锋;侯军其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肿痛消贴穴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慢性关节肌肉疼痛疾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治疗组给予肿痛消贴穴,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乳胶剂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治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适合感,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肿痛消贴穴与双氯芬酸乳胶剂有着相似的临床疗效。
作者:吕金秀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为了了解红霉素以及克林霉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中的不同耐药表型,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在进行耐药性的分析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是作者的首选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凝固酶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以及红霉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和判读,采用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表型,并采用酶链反应法对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在选取的340株葡萄菌属中,172株(50.59%)对红霉素以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在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中,89株(26.18%)对于克林霉素表示敏感,但菌株的D-试验为阳性;在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中,有46株(13.53%)对于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为阴性。在所选出的对红霉素耐药,但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菌属中,了解到了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在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S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CNS)中的比例分别为57.02%、39.65%、68.79%和64.25%,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各种均显示为阴性。结论在这组实验中,得出的是耐红霉素葡萄菌属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几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耐药性的判断有利于医生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合理的使用药物,减少耐药类型的增加,使治疗效果达到佳,做好防护,减少院内的菌株感染。
作者:路永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利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并将同期采用常规血栓通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50例,显效4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淑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建立本地企业逍遥丸一致性检验模型。方法以厂家留样和其他厂家的样品为研究样本,通过采集样本光谱,考察各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选择佳条件建立模型。结论该方法建立的模型操作简单、快速有效,检测结果可靠,适用于药品检测车对特定厂家指定品种的快速筛查。
作者:权勤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术(PICC)堵管的有效可行的方案。方法9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未开展集束化护理策略的极低出生体重儿45例,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的50例,比较前后发生PICC堵管率。结果集束化护理前PICC堵管率为33%,集束化护理后PICC堵管率降至12%。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有效减少PICC堵管的发生。
作者:施永秀;何有丽;刘颜;潘京艳;林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04例,比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等方面,进而进行着重性质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增加其可信度与真实度。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对观察组患者同时加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行加大性质的胞磷胆碱钠治疗。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MMSE评分、差异性方面,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劣于治疗组;而在历经14 d和21 d的治疗后血肿量观察实验方面,对照组均明显小于实验组。脑出血患者的精神状态、简易检查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等项目测评在采用了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进行治疗后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不良反应也得到了相应的减少。结论应用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可使得患者大脑功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可显著促进血肿的吸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拥有用药安全、极少不良反应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出血治疗药物,并确认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祖井永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药物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要点。方法对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对治疗方案中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滴注速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护,为医师和护士提供药学意见与建议,并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结果治疗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且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相关知识与建议,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提高了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能力。
作者:李艳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使用64排螺旋CT机进行病因诊断,观察CT影像表现,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20例患者的CT病因诊断结果中,有113例与临床病因诊断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4.2%;CT检查对肠套叠、肠扭转、粪石或粪便引起的肠梗阻及先天性肠梗阻、肠系膜血栓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对肿瘤、肠粘连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0%、95.8%;对腹部疝的诊断符合率为83.3%;对炎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也为83.3%。结论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娄俊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了临床药品管理路径,加强医院麻醉药品与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用药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征得患儿以及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为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就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家长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在治疗依从性与家长满意度上,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所获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同时还可使患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总结温针灸临床治疗应用体会,临床多种疾病采用温针灸均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宫嘉;李娜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严格执行留样管理制度,确保检验报告准确有效。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按本所检品留样制度、样品处置与管理程序,对检品按程序进行接收、流转、检验、贮存,留样销毁过程的管理,保证检验报告准确有效。
作者:王卓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烧伤整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烧伤整形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临床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康复知识理解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观察组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整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理解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晓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63例胃镜检查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服务。结果本组患者胃镜检查平均时间(11.2±2.3)min;检查后患者满意度100%;耐受度98.4%,患者对胃镜检查的耐受程度较高。结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检查的耐受度,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从而提高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医疗水平。方法小儿重症肺炎患儿122例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3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额外静脉滴注定量免疫球蛋白,持续给药3 d。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针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各项相关数据如IgM、IgA、IgG的变化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5.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临床观察发现,两组患儿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卵巢囊肿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和高发病,发病率逐年趋升。传统采用开腹手术切除或腹腔镜下手术摘除,成本高,心理压力大,未育妇女更甚。随着介入性超声在妇科临床的普及[1],超声介入术在卵巢囊肿方面亦应用广泛,技术日臻成熟,方法简便,微伤,低费用,高疗效,并发症少,大限度保护卵巢的生理功能,成为治疗卵巢囊肿的理想方法[2]。随之,超声介入护理也应运而起,对提高疗效及促进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3]。人性化、个性化和人文关怀护理等新兴护理模式的兴起,助推了卵巢囊肿超声介入护理的发展。
作者:农娟娇;黄芳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渴望健康,呼唤健康。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健康体检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有病早治,无病早防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体检中心除了为体检个人和单位提供合理有效的体检方案、科学合理的体检流程、优质快捷的医疗护理服务,还应在体检时和体检后为体检人员提供良好的健康教育。特别是作为与受检者接触密切的护理人员,更应该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体检过程当中,使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预防知识的认识有所提高,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杜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在原发性痛经中的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11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月经前5 d开始治疗,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次,对照组患者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积分评分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疼痛积分评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55例)98.21%明显多于对照组(39例)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方法应用于原发性痛经效果较好,且简便实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少梅;张婧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浆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5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血浆apoB和hs-CRP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apoB、hs-CRP水平分别与UAP组和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和AMI组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apoB、hs-CRP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雷大洲;王津生;王岩;周凡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