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贺毅;王宇光;卢正楷;沙宇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 人工关节置换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和人工关节置换两种术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转子间骨折情况分别采用PFNA固定(PFNA组)及人工关节置换(关节置换组)。均按要求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内的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髓内固定PFN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6%(PFNA组),13.9%(关节置换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PFNA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后者在随访期间并发症是明显少于前者的。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蓬勃发展,医疗事业也取得了飞跃的进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希望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而医疗机构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医院相关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就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探讨这一话题研究和探索了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无偿献血者HIV检测与确证分析研究

    经血液传播是艾滋病毒(HI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防止HIV经血液途径传播是采供血机构面临的艰巨任务,为降低输血风险,我国从1995年开始要求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进行抗-HIV检测。作者对2009~2013年德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检测与确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指导在无偿献血招募、健康查体、血液检测以及血源管理等方面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作者:时俊霞;高凯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手术室接送患者环节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手术室接送患者环节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为手术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与分析从2013年2月~2014年2月手术室接送管理资料。结果2014年离职意向以及工作怠倦护理人员逐渐减少,操作优秀护理人员增多,与2013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013年相比较,2014年医务人员在无菌操作合格几率、手术物品灭菌情况以及手术室环境方面有明显提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2013年相比较,2014年在患者感染人数、护理人员手菌落数以及手术前后空气菌落数方面降低较为明显,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手术室接送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朱爱满;陆春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腹腔镜与传统剖腹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效果,探究有效地治疗方案。方法8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妇女,随机分成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另外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复发人数少于对照组,而疼痛的缓解以及妊娠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式对患者的创伤小,侵袭性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节省住院费用,复发率低,是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首选治疗术式。

    作者:常宗龙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温针灸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结温针灸临床治疗应用体会,临床多种疾病采用温针灸均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宫嘉;李娜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表阿霉素抑制胃癌细胞的作用

    目的:分析重组人p53腺病毒(即rAd-p53)与表阿霉素(EPI)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胃癌细胞(MGC-803)平均分为对照组、EPI组、rAd-p53组、两药联合组,通过观察胃癌细胞的增殖曲线、细胞内瑞氏染色和化学染色,对各组的细胞繁殖周期及细胞形态、p53基因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与其对照组相比,两药联合组的抑制百分率为:59.93%、67.05%、68.65%、99.40%,两药联合运用的抑制率与单药处理的抑制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的分析发现,重组人p53腺病毒主要使胃癌细胞停留于G2/M期,联合EPI对细胞G2/M期的阻滞作用,使Sub-G1峰极高。而通过瑞氏染色可得, EPI组的细胞呈现聚集状,结构和形态较为完整;rAd-p53组则只有少量聚集,并且细胞形态破坏,细胞凋亡。两药联合组的细胞数急剧减少,形态结构破坏,凋亡数目比rAd-p53组明显增多。对细胞进行免疫化学染色可得, rAd-p53组与两药联合组的细胞核以及细胞质之中均有p53蛋白的表达,两药联用组表达更明显;而对照组与EPI组中, p53蛋白只于细胞核中表达。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表阿霉素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孔研;曲范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进展

    痔疮是常见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痔疮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临床上采用不同种类的手术针对性治疗,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外用药物应用也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药熏洗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疗效性较好,本文对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辨证和针对性治疗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

    作者:孙亚玲;李晓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对烧伤整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烧伤整形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临床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康复知识理解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观察组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整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理解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晓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对比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和人工关节置换两种术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转子间骨折情况分别采用PFNA固定(PFNA组)及人工关节置换(关节置换组)。均按要求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内的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髓内固定PFN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6%(PFNA组),13.9%(关节置换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PFNA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后者在随访期间并发症是明显少于前者的。

    作者:贺毅;王宇光;卢正楷;沙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63例胃镜检查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服务。结果本组患者胃镜检查平均时间(11.2±2.3)min;检查后患者满意度100%;耐受度98.4%,患者对胃镜检查的耐受程度较高。结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检查的耐受度,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我院典型注射用药错误实例分析

    目的:对收集的典型注射用药的用药错误报告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筛选出的典型注射用药错误报告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典型报告共有22份,涉及12种药物;护士报告16例,所占比例高,占72.7%;中药注射剂相关报告多,占31.8%。结论注射用药错误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减少或避免药物的用药错误。

    作者:赵珑;陈宜锋;黄献川;黄小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护理

    目的:探讨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护理。方法回顾应用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护理资料,总结护理成功经验。结果6例患者经过治疗及细心护理,特别是做好心理护理、牵引护理、VSD吸引,有效镇痛及生活护理,恢复良好。结论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成功与需要细心周到的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程金梅;徐容;贾曼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同期非冠心病女性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样本的临床基本情况,总结冠心病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吸烟史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糖尿病与高血压患病情况以及吸烟习惯均为绝经期前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马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谈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及对策

    探究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并制定相应对策,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王英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妇产科护理中患者隐私权的保护探讨

    人们关注的有关女人的问题包括女性个人隐私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女性对自己生活、身体、精神独自的享有、不能与外人分享的秘密。妇产科是个特殊、尴尬、隐秘、不允许随便进入的环境。这里包括一些妇女的诸如不孕不育、未婚先孕、胎儿畸形、自身性器官暴露等多方面的隐私问题。而在对妇产科患者的身体检测、病情史采集及各项操作的规范、隐秘处理和治疗中会常常涉及患者的隐私,许多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反应。因此,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并且有义务遵守、保护患者隐私权,尽可能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隐私。作者就这些做出一些研究探讨,以期解决妇产科存在的问题,切实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维护患者的声誉和荣誉,有助于医患和谐,减少纠纷。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体检中心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渴望健康,呼唤健康。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健康体检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有病早治,无病早防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体检中心除了为体检个人和单位提供合理有效的体检方案、科学合理的体检流程、优质快捷的医疗护理服务,还应在体检时和体检后为体检人员提供良好的健康教育。特别是作为与受检者接触密切的护理人员,更应该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体检过程当中,使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预防知识的认识有所提高,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杜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浅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与年龄、有无饮酒史、HbeAg阳性、Hbe-Ab阳性、PTA、TBI、Tch及并发症情况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Alb、A/G及出现肺部感染、原发性腹膜炎无显著相关。结论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应及时检测,为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管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阑尾穿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阑尾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1例),开腹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比开腹组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开腹组更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1),开腹组为45.2%(14/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穿孔,能有效降低腹腔残余感染、肠粘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是治疗阑尾穿孔的理想术式。

    作者:邵志伟;黄其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在药学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在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中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现代中药管理学前后的处方各1000张,其中开展现代中药管理学前为对照组,开展现代中药管理学后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合理处方数量、高危药品配置错误情况及用药安全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不合理处方数量、高危药品配置错误情况及用药安全情况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在中药发展方面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浩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异型淋巴细胞的检验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的机体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急性传染性疾病,其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也是引起儿童长期发热的重要病因。虽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于良性自限性疾病,但严重的并发症也会导致死亡,因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淋巴细胞在病变的过程中发生形态学改变,形成异形淋巴细胞,其检验对其具有重要诊断作用。本文从异型淋巴细胞的产生机理、形态分类、检验报告等方面作了详尽的综述,以利于检验工作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作者:郭振宇;余婷婷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