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梅;徐容;贾曼
目的:为了了解红霉素以及克林霉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中的不同耐药表型,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在进行耐药性的分析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是作者的首选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凝固酶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以及红霉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和判读,采用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表型,并采用酶链反应法对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在选取的340株葡萄菌属中,172株(50.59%)对红霉素以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在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中,89株(26.18%)对于克林霉素表示敏感,但菌株的D-试验为阳性;在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中,有46株(13.53%)对于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为阴性。在所选出的对红霉素耐药,但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菌属中,了解到了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在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S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CNS)中的比例分别为57.02%、39.65%、68.79%和64.25%,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各种均显示为阴性。结论在这组实验中,得出的是耐红霉素葡萄菌属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几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耐药性的判断有利于医生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合理的使用药物,减少耐药类型的增加,使治疗效果达到佳,做好防护,减少院内的菌株感染。
作者:路永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以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患者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评价超声诊断在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8.24%。其中:肝破裂诊断符合率为100.00%。脾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膀胱破裂和胃肠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00%和85.71%。肾破裂和胰腺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低,分别为75.00%和66.67%。各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42, P<0.01)。结论超声诊断在腹部脏器损伤中具有较强的诊断价值,尤其是适用于急救状况,是临床急救值得推广运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索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34例,按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压和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射血分数和钾离子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左西孟旦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明确了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为室性过早博动和低血钾。
作者:王赛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阑尾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1例),开腹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比开腹组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开腹组更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1),开腹组为45.2%(14/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穿孔,能有效降低腹腔残余感染、肠粘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是治疗阑尾穿孔的理想术式。
作者:邵志伟;黄其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方法对9例锁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失败原因。结果总结失败原因有:①随意扩大手术适应证。②骨折复位后存在小的骨缺损或骨折间隙较大。③术中骨膜剥离较多。④内固定不牢靠。⑤术后早期负重活动。⑥再次遭受暴力。结论只要能很好的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化操作,合理选择内固定材料,加强宣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就可以有效预防内固定失效的发生。
作者:何雅鸿;胡波;刘奇锋;侯军其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社区感染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长期工作在社区,这类患者门诊很常见,而且急诊就诊率更高,几乎占急诊工作量的60%,需引起社区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社区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消化道和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次之,不同部位感染的病原体因季节、年龄、身体基本状况而不尽相同。
作者:王腊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了解急性喉梗阻患者病因、急救的趋势,总结救治的经验教训。选取37例喉梗阻病例资料,对其病因、症状及处理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探讨了急救处理中药物的应用,以及环甲膜穿刺和气管切开的时机把握问题。规范化喉梗阻的急救措施和方法。
作者:赵黎阳;刘琳;崔玲;李会政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护理。方法回顾应用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护理资料,总结护理成功经验。结果6例患者经过治疗及细心护理,特别是做好心理护理、牵引护理、VSD吸引,有效镇痛及生活护理,恢复良好。结论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成功与需要细心周到的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程金梅;徐容;贾曼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人们关注的有关女人的问题包括女性个人隐私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女性对自己生活、身体、精神独自的享有、不能与外人分享的秘密。妇产科是个特殊、尴尬、隐秘、不允许随便进入的环境。这里包括一些妇女的诸如不孕不育、未婚先孕、胎儿畸形、自身性器官暴露等多方面的隐私问题。而在对妇产科患者的身体检测、病情史采集及各项操作的规范、隐秘处理和治疗中会常常涉及患者的隐私,许多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反应。因此,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并且有义务遵守、保护患者隐私权,尽可能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隐私。作者就这些做出一些研究探讨,以期解决妇产科存在的问题,切实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维护患者的声誉和荣誉,有助于医患和谐,减少纠纷。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建立本地企业逍遥丸一致性检验模型。方法以厂家留样和其他厂家的样品为研究样本,通过采集样本光谱,考察各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选择佳条件建立模型。结论该方法建立的模型操作简单、快速有效,检测结果可靠,适用于药品检测车对特定厂家指定品种的快速筛查。
作者:权勤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过程中对于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两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和提升生活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提升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的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芦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多发于45岁以上中老年女性患者,尤其伴有糖尿病、缺铁性贫血以及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结肠镜下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为主要表现,病变主要见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病变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中老年人(尤其合并有心脑血管、缺铁性贫血及糖尿病等疾病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便血者应考虑缺血性结肠炎可能,应尽早行结肠镜检查,必要时行血管造影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此外,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有诱发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探究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并制定相应对策,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王英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对比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和人工关节置换两种术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转子间骨折情况分别采用PFNA固定(PFNA组)及人工关节置换(关节置换组)。均按要求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内的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髓内固定PFN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6%(PFNA组),13.9%(关节置换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PFNA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后者在随访期间并发症是明显少于前者的。
作者:贺毅;王宇光;卢正楷;沙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再次住院相关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再次住院临床资料及相关原因。结果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是其复发率增高较重要的因素之一。结论针对情感性精神障碍复发再住院原因,采用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增强医患沟通,坚持长期维持治疗,提高服药依从性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超;张彦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药物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要点。方法对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对治疗方案中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滴注速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护,为医师和护士提供药学意见与建议,并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结果治疗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且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相关知识与建议,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提高了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能力。
作者:李艳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建立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灭菌前已灌封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细菌、霉菌及酵母菌不需冲洗)。结果验证试验中所有试验菌的回收率均>70%。结论该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该品种配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王林;黄加秀;谢春娟;石晶萍;朱佳丽;周海强;范彪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04例,比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等方面,进而进行着重性质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增加其可信度与真实度。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对观察组患者同时加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行加大性质的胞磷胆碱钠治疗。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MMSE评分、差异性方面,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劣于治疗组;而在历经14 d和21 d的治疗后血肿量观察实验方面,对照组均明显小于实验组。脑出血患者的精神状态、简易检查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等项目测评在采用了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进行治疗后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不良反应也得到了相应的减少。结论应用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可使得患者大脑功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可显著促进血肿的吸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拥有用药安全、极少不良反应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出血治疗药物,并确认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祖井永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评估尿白细胞酯酶对尿路结石患者是否合并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308例尿路结石患者及127例非尿路结石可疑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尿液标本均为无菌采集中段尿,进行尿细菌培养、白细胞酯酶干化学法检测。比较两样本间白细胞酯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白细胞酯酶诊断尿路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29.5%,阳性预测值为19.8%,阴性预测值为93.8%;诊断非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32.3%,阳性预测值为59.2%,阴性预测值为83.3%。白细胞酯酶诊断尿路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敏感性与非尿路结石尿路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9);特异性与非尿路结石尿路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阳性预测值明显低于非尿路结石尿路感染(P=0.000);阴性预测值与非尿路结石尿路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结论与非尿路结石患者比较,尿白细胞酯酶对诊断尿路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阳性预测值明显降低。
作者:周凯;许恩赐;李梦强;杨旭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对收集的典型注射用药的用药错误报告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筛选出的典型注射用药错误报告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典型报告共有22份,涉及12种药物;护士报告16例,所占比例高,占72.7%;中药注射剂相关报告多,占31.8%。结论注射用药错误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减少或避免药物的用药错误。
作者:赵珑;陈宜锋;黄献川;黄小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