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护患关系的影响分析

芦燕

关键词:糖尿病, 优质护理, 护患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过程中对于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两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和提升生活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提升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的应用以及推广。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复位联合穿针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实验组则给予中医正骨手法联合微创穿针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和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能缩短愈合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何思君;宋迎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责任护理模式在改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综合状态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用责任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围术期综合状态的效果。方法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154例子宫疾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责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眨眼自测量表(AI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AIS和WHOQOL-10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用责任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围术期综合状态的效果明显。

    作者:耿瑞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穴位埋线治疗在原发性痛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在原发性痛经中的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11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月经前5 d开始治疗,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次,对照组患者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积分评分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疼痛积分评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55例)98.21%明显多于对照组(39例)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方法应用于原发性痛经效果较好,且简便实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少梅;张婧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肿痛消贴穴治疗急慢性关节肌肉疼痛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肿痛消贴穴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慢性关节肌肉疼痛疾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治疗组给予肿痛消贴穴,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乳胶剂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治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适合感,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肿痛消贴穴与双氯芬酸乳胶剂有着相似的临床疗效。

    作者:吕金秀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一期结肠癌根治切除吻合口近端造口术处理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一期结肠癌根治性切除吻合口近端造口术在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75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分析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盆腔感染发生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75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2例,心功能衰竭1例,所有患者术后造瘘口还纳成功,平均住院12.5 d。结论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的患者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口近端造口术降低了单纯一期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郑新闻;毛天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社区感染的分析报告

    社区感染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长期工作在社区,这类患者门诊很常见,而且急诊就诊率更高,几乎占急诊工作量的60%,需引起社区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社区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消化道和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次之,不同部位感染的病原体因季节、年龄、身体基本状况而不尽相同。

    作者:王腊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脑出血52例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04例,比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等方面,进而进行着重性质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增加其可信度与真实度。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对观察组患者同时加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行加大性质的胞磷胆碱钠治疗。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MMSE评分、差异性方面,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劣于治疗组;而在历经14 d和21 d的治疗后血肿量观察实验方面,对照组均明显小于实验组。脑出血患者的精神状态、简易检查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等项目测评在采用了奥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进行治疗后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不良反应也得到了相应的减少。结论应用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可使得患者大脑功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可显著促进血肿的吸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拥有用药安全、极少不良反应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出血治疗药物,并确认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祖井永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护理

    目的:探讨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护理。方法回顾应用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护理资料,总结护理成功经验。结果6例患者经过治疗及细心护理,特别是做好心理护理、牵引护理、VSD吸引,有效镇痛及生活护理,恢复良好。结论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成功与需要细心周到的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程金梅;徐容;贾曼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和HGF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影响。方法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采用米非司酮6.25 mg,1次/晚;对照组63例,采用米非司酮12.5 mg,1次/晚,两组共治疗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HGF。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 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痛经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t=6.9216,6.0614, 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18,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和HG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t=5.9248,4.9928, P<0.01;t=3.0616,3.1734, 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H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18,0.2926, 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观察组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5.72, 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以明显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和HGF的表达,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铁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51例腹部脏器损伤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以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患者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评价超声诊断在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8.24%。其中:肝破裂诊断符合率为100.00%。脾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膀胱破裂和胃肠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00%和85.71%。肾破裂和胰腺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低,分别为75.00%和66.67%。各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42, P<0.01)。结论超声诊断在腹部脏器损伤中具有较强的诊断价值,尤其是适用于急救状况,是临床急救值得推广运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认知疗法对高血压患者在牙髓治疗中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对高血压患者在牙髓炎治疗中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因牙髓炎就诊的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认知疗法结合根管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根管治疗),每组25例。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血压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评量表(SAS)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后血压值的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P:t=13.4;DBP:t=14.6;P<0.01);而实验组血压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P:t=1.6;DBP:t=1.3;P>0.05)。两组治疗前后SAS、SDS 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5.77;P<0.01),而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1.03;P>0.05)。结论认知疗法对高血压患者在牙髓炎治疗中具有稳定血压及改善负性情绪的作用。

    作者:苗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温针灸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结温针灸临床治疗应用体会,临床多种疾病采用温针灸均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宫嘉;李娜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试验组)知情同意后,应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产后康复治疗,随机选择同期未使用任何辅助治疗的12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过不同的处理后,试验组产妇乳胀或乳汁增加时间、拔除尿管后排尿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24 h子宫下降高度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产妇术后康复状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丹;黄晶晶;胡永丽;方媛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口腔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提高口腔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加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从而杜绝在口腔科诊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完善并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环境布局合理,规范操作,注重器械清洗及消毒的各个环节,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责任心。口腔科医务人员的防控感染意识、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和控制口腔科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峰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谈医院后勤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医疗体制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医疗部门市场所体现出来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如何有效的加强医院后勤部门的经济管理,降低医院后勤消费的成本,是开展医院后勤节能工作的前提。认识医院后勤节能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从不同的方面,采取相对有效的措施,大的规划,小的开展,使医院后勤节能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下去,为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徐志良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无偿献血者HIV检测与确证分析研究

    经血液传播是艾滋病毒(HI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防止HIV经血液途径传播是采供血机构面临的艰巨任务,为降低输血风险,我国从1995年开始要求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进行抗-HIV检测。作者对2009~2013年德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检测与确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指导在无偿献血招募、健康查体、血液检测以及血源管理等方面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作者:时俊霞;高凯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堵管

    目的:探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术(PICC)堵管的有效可行的方案。方法9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未开展集束化护理策略的极低出生体重儿45例,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的50例,比较前后发生PICC堵管率。结果集束化护理前PICC堵管率为33%,集束化护理后PICC堵管率降至12%。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有效减少PICC堵管的发生。

    作者:施永秀;何有丽;刘颜;潘京艳;林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减少和规范退药。方法对门诊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应对策略。结果退药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处方错误、患者拒用、不良反应,共110人次,占全部退药的61.7%。结论退药现象不可避免,应针对原因,完善制度,减少和规范退药。

    作者:陈峰恩;杨萍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同期非冠心病女性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样本的临床基本情况,总结冠心病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吸烟史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糖尿病与高血压患病情况以及吸烟习惯均为绝经期前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马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分娩期妇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分娩期妇女的影响。方法400例孕妇,分为社区健康教育组(A组);入院后产前教育组(B组);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加入院后产前教育组(C组);仅进行传统产前教育组(D组)。结果统计学结果显示, A、B、C组自然分娩选择率明显高于D组(P<0.05),剖宫产选择率明显低于D组(P<0.01)。结论在社区进行孕妇健康教育和入院后积极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于孕妇分娩选择有比较大影响。

    作者:任英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