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俊霞;高凯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疗法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8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心理支持疗法。结果本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急躁等不良情绪均得到消除及缓解,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糖尿病控制效果满意。结论心理支持疗法对糖尿病的控制和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检验科静脉采血室消毒及感染监测,以防止或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方法本院感染科制定了一套消毒制度及消毒后的监测,并于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进行细菌病源学监测。结果消毒前有病源菌生长,消毒后均无菌生长。结论实施严格有效的消毒措施可有效防止或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住院质量。
作者:牛威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探究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并制定相应对策,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王英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变化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分别测定100例2型糖尿病(其中34例并发冠心病,66例无冠心病)患者的血HbA1c、hs-CRP与TC、LDL-C的水平,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的HbA1c、hs-CRP、TC、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的HbA1c、hs-CRP、LDL-C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的HbA1c、hs-CRP与TC、LDL-C水平有利于检测其病情发展过程,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生有早期提示和诊断价值。
作者:于慧;穆彩琴;刘英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从而提高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医疗水平。方法小儿重症肺炎患儿122例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3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额外静脉滴注定量免疫球蛋白,持续给药3 d。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针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各项相关数据如IgM、IgA、IgG的变化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5.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临床观察发现,两组患儿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临床联合使用中西药中存在的风险及规避对策。方法87例中西药联合不良反应事件,抽取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及患者资料,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总结临床联合使用中西药的风险及规避措施。结果中西药联合使用中以中药注射液联合西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明显高于其他剂型联合使用;小儿和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机理较为复杂,医院可实施全面监察系统,重点监测发病率较高的合并用药,纠正不合理联用中西药,以规避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作者:李治军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社区感染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长期工作在社区,这类患者门诊很常见,而且急诊就诊率更高,几乎占急诊工作量的60%,需引起社区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社区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消化道和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次之,不同部位感染的病原体因季节、年龄、身体基本状况而不尽相同。
作者:王腊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总结温针灸临床治疗应用体会,临床多种疾病采用温针灸均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宫嘉;李娜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药物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要点。方法对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对治疗方案中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滴注速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护,为医师和护士提供药学意见与建议,并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结果治疗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且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相关知识与建议,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提高了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能力。
作者:李艳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以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患者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评价超声诊断在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8.24%。其中:肝破裂诊断符合率为100.00%。脾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膀胱破裂和胃肠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00%和85.71%。肾破裂和胰腺破裂的诊断符合率低,分别为75.00%和66.67%。各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42, P<0.01)。结论超声诊断在腹部脏器损伤中具有较强的诊断价值,尤其是适用于急救状况,是临床急救值得推广运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人们关注的有关女人的问题包括女性个人隐私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女性对自己生活、身体、精神独自的享有、不能与外人分享的秘密。妇产科是个特殊、尴尬、隐秘、不允许随便进入的环境。这里包括一些妇女的诸如不孕不育、未婚先孕、胎儿畸形、自身性器官暴露等多方面的隐私问题。而在对妇产科患者的身体检测、病情史采集及各项操作的规范、隐秘处理和治疗中会常常涉及患者的隐私,许多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反应。因此,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并且有义务遵守、保护患者隐私权,尽可能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隐私。作者就这些做出一些研究探讨,以期解决妇产科存在的问题,切实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维护患者的声誉和荣誉,有助于医患和谐,减少纠纷。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每组50例,分别实施传统护理和康复护理,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康复护理组总有效率98.0%高于传统护理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程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减少和规范退药。方法对门诊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应对策略。结果退药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处方错误、患者拒用、不良反应,共110人次,占全部退药的61.7%。结论退药现象不可避免,应针对原因,完善制度,减少和规范退药。
作者:陈峰恩;杨萍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对照研究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同期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42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期放化疗组(RCT组)和化疗组(CT组),每组21例。评价其不良反应,并统计1、2、3年局控率及生存率。结果 RCT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均明显比CT组高(P<0.05),平均生存时间明显比CT组长(P<0.05),局部淋巴结转移率、腹腔内淋巴结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明显比CT组低(P<0.05),术后用药的Ⅲ、Ⅳ级白细胞数减少、粒细胞数减少发生率均明显比CT组低(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单纯化疗好。
作者:吴隆秋;施华球;王祥财;叶建明;鄢俊;谢瑞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全球每年新增2000万癌症患者[1]。现代医学不断进步,治疗癌症的手段越来越多,癌症患者的寿命得以延长,但随之而来的有越来越多带癌生存的患者,他们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包括机体功能、情绪或心理机能、社会职能等,均因癌症受到严重的影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对癌症的康复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过去,对癌症的治疗重点是对癌症本身的控制以及患者寿命的延长,但随着现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在治疗癌症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的干预,这正是癌症康复的研究重点。康复医学作为新兴专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癌症康复作为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它贯穿于癌症治疗的始终,包括癌症的诊断期、治疗期、终末期以及患者死亡后的家庭支持,涉及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的各个方面。作者就癌症治疗不同阶段的康复治疗重点进行探讨。
作者:张素侠;钟宝权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喉疣状癌是耳鼻喉科的罕见疾病之一,占喉恶性肿瘤的1%~3%,其病变生长缓慢,预后较好,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例喉疣状癌的临床资料,旨在为喉疣状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张晓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经血液传播是艾滋病毒(HI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防止HIV经血液途径传播是采供血机构面临的艰巨任务,为降低输血风险,我国从1995年开始要求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进行抗-HIV检测。作者对2009~2013年德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抗-HIV检测与确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指导在无偿献血招募、健康查体、血液检测以及血源管理等方面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作者:时俊霞;高凯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用责任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围术期综合状态的效果。方法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154例子宫疾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责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眨眼自测量表(AI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AIS和WHOQOL-10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用责任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围术期综合状态的效果明显。
作者:耿瑞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高动力疗法在经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60例经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行高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仅有2例患者出现症状性血管痉挛,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发现,56例患者可以生活自理,占93.33%,其余4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占6.67%,无死亡病例。结论将高动力疗法应用于经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因脑血管痉挛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而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样重要。
作者:何兴荣;田婕;刘新侠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多发于45岁以上中老年女性患者,尤其伴有糖尿病、缺铁性贫血以及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结肠镜下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为主要表现,病变主要见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病变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中老年人(尤其合并有心脑血管、缺铁性贫血及糖尿病等疾病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便血者应考虑缺血性结肠炎可能,应尽早行结肠镜检查,必要时行血管造影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此外,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有诱发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