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下血透导管置入在急危重症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

崔立民

关键词:超声引导, 血透导管, 置入
摘要: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但随着需要紧急透析患者不断增加,血管通路障碍日益成为影响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作者运用超声影像技术探测血管位置、走行,达到精确穿刺,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一期结肠癌根治切除吻合口近端造口术处理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一期结肠癌根治性切除吻合口近端造口术在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75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分析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盆腔感染发生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75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2例,心功能衰竭1例,所有患者术后造瘘口还纳成功,平均住院12.5 d。结论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的患者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口近端造口术降低了单纯一期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郑新闻;毛天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分娩期妇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分娩期妇女的影响。方法400例孕妇,分为社区健康教育组(A组);入院后产前教育组(B组);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加入院后产前教育组(C组);仅进行传统产前教育组(D组)。结果统计学结果显示, A、B、C组自然分娩选择率明显高于D组(P<0.05),剖宫产选择率明显低于D组(P<0.01)。结论在社区进行孕妇健康教育和入院后积极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于孕妇分娩选择有比较大影响。

    作者:任英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37例急性喉梗阻救治体会

    了解急性喉梗阻患者病因、急救的趋势,总结救治的经验教训。选取37例喉梗阻病例资料,对其病因、症状及处理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探讨了急救处理中药物的应用,以及环甲膜穿刺和气管切开的时机把握问题。规范化喉梗阻的急救措施和方法。

    作者:赵黎阳;刘琳;崔玲;李会政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后SD大鼠下颌下腺的组织学观察

    目的:建立异丙肾上腺素(IPR)腹腔注射的SD大鼠模型,观察IPR腹腔注射后腺体的组织学变化。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成IPR注射组和对照组。IPR注射组按20 mg/kg剂量腹腔内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2次/d,连续注射5 d。对照组则以无菌生理盐水代替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 d后处死动物,取出腺体。通过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组织化学变化。结果 IPR注射5 d后,腺泡及腺泡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大部分腺泡细胞及少量导管细胞胞Ki-67阳性表达。导管细胞及导管附近细胞胞浆内可见Amylase阳性的分泌颗粒。结论闰管细胞中存在能够转化为腺泡细胞的成体干细胞。IPR注射能促使下颌下腺干/祖细胞开始表达这些潜在特性并分化为腺泡细胞。

    作者:唐岳鹏;胡洁;黄桂林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对烧伤整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烧伤整形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临床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康复知识理解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观察组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整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理解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晓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认知疗法对高血压患者在牙髓治疗中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对高血压患者在牙髓炎治疗中血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因牙髓炎就诊的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认知疗法结合根管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根管治疗),每组25例。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血压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评量表(SAS)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后血压值的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P:t=13.4;DBP:t=14.6;P<0.01);而实验组血压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P:t=1.6;DBP:t=1.3;P>0.05)。两组治疗前后SAS、SDS 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5.77;P<0.01),而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1.03;P>0.05)。结论认知疗法对高血压患者在牙髓炎治疗中具有稳定血压及改善负性情绪的作用。

    作者:苗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表阿霉素抑制胃癌细胞的作用

    目的:分析重组人p53腺病毒(即rAd-p53)与表阿霉素(EPI)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胃癌细胞(MGC-803)平均分为对照组、EPI组、rAd-p53组、两药联合组,通过观察胃癌细胞的增殖曲线、细胞内瑞氏染色和化学染色,对各组的细胞繁殖周期及细胞形态、p53基因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与其对照组相比,两药联合组的抑制百分率为:59.93%、67.05%、68.65%、99.40%,两药联合运用的抑制率与单药处理的抑制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的分析发现,重组人p53腺病毒主要使胃癌细胞停留于G2/M期,联合EPI对细胞G2/M期的阻滞作用,使Sub-G1峰极高。而通过瑞氏染色可得, EPI组的细胞呈现聚集状,结构和形态较为完整;rAd-p53组则只有少量聚集,并且细胞形态破坏,细胞凋亡。两药联合组的细胞数急剧减少,形态结构破坏,凋亡数目比rAd-p53组明显增多。对细胞进行免疫化学染色可得, rAd-p53组与两药联合组的细胞核以及细胞质之中均有p53蛋白的表达,两药联用组表达更明显;而对照组与EPI组中, p53蛋白只于细胞核中表达。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表阿霉素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孔研;曲范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Treg细胞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研究进展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URSA)是近年来对自然流产研究的重点,生殖免疫学观点认为免疫因素是导致自然流产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近年研究显示, Treg细胞在母胎免疫耐受中起关键作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Treg细胞数量的变化有关。

    作者:杨青;王绍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严格执行留样管理制度以确保检验报告准确有效

    严格执行留样管理制度,确保检验报告准确有效。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按本所检品留样制度、样品处置与管理程序,对检品按程序进行接收、流转、检验、贮存,留样销毁过程的管理,保证检验报告准确有效。

    作者:王卓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减少和规范退药。方法对门诊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应对策略。结果退药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处方错误、患者拒用、不良反应,共110人次,占全部退药的61.7%。结论退药现象不可避免,应针对原因,完善制度,减少和规范退药。

    作者:陈峰恩;杨萍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心理支持疗法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疗法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8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心理支持疗法。结果本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急躁等不良情绪均得到消除及缓解,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糖尿病控制效果满意。结论心理支持疗法对糖尿病的控制和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再次住院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再次住院相关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再次住院临床资料及相关原因。结果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是其复发率增高较重要的因素之一。结论针对情感性精神障碍复发再住院原因,采用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增强医患沟通,坚持长期维持治疗,提高服药依从性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超;张彦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超声引导下血透导管置入在急危重症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但随着需要紧急透析患者不断增加,血管通路障碍日益成为影响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作者运用超声影像技术探测血管位置、走行,达到精确穿刺,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立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同期非冠心病女性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样本的临床基本情况,总结冠心病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吸烟史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糖尿病与高血压患病情况以及吸烟习惯均为绝经期前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马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针灸治疗寻常疣的体会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寻常疣的临床效果。方法336例寻常疣患者,采用针灸法进行治疗,并探讨针灸治疗寻常疣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1~3周的针灸治疗后,253例患者疣体开始干燥、固缩或跖疣患者感觉走路时疼痛消失,12例患者疣体全部脱落,有效率为78.9%。10次以上针灸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全部病例均未发生晕针、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治疗寻常疣,效果满意,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云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护理

    目的:探讨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护理。方法回顾应用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护理资料,总结护理成功经验。结果6例患者经过治疗及细心护理,特别是做好心理护理、牵引护理、VSD吸引,有效镇痛及生活护理,恢复良好。结论植头皮+VSD+跟骨牵引术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腘窝瘢痕的成功与需要细心周到的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程金梅;徐容;贾曼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社区感染的分析报告

    社区感染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长期工作在社区,这类患者门诊很常见,而且急诊就诊率更高,几乎占急诊工作量的60%,需引起社区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社区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消化道和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次之,不同部位感染的病原体因季节、年龄、身体基本状况而不尽相同。

    作者:王腊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1例住院患者自杀未遂的救护体会

    本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接收来自各方面多层次患者,近年来,随着工作生活等压力不断增加,住院患者因悲观厌世、忧虑绝望导致的自杀行为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本院及时制定陪护巡视制度,加强落实基础护理,实行人文关怀。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树立信心。

    作者:吴明华;唐莉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缺血性结肠炎肠镜检查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多发于45岁以上中老年女性患者,尤其伴有糖尿病、缺铁性贫血以及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结肠镜下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为主要表现,病变主要见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病变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中老年人(尤其合并有心脑血管、缺铁性贫血及糖尿病等疾病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便血者应考虑缺血性结肠炎可能,应尽早行结肠镜检查,必要时行血管造影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此外,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有诱发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观察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并观察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征得患儿以及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为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就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家长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在治疗依从性与家长满意度上,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所获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同时还可使患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