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镜下治疗妊娠输尿管结石84例临床研究

张建春

关键词:输尿管镜下治疗, 妊娠输尿管结石,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治疗妊娠输尿管结石.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取输尿管镜下治疗妊娠输尿管结石84例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84例妊娠输尿管结石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流产、早产、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术后2~4周复查,输尿管结石完全排净,经膀胱镜取出双J管.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妊娠,自然分娩50例,剖宫产34例.结论 妊娠输尿管结石患者应尽早应用采取输尿管镜下治疗,可以减少因疼痛造成不良后果,输尿管镜下治疗妊娠输尿管结石是安全可靠、能够避免流产或早产等产科并发症.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按摩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医按摩配合功能训练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用中医按摩结合功能训练的方式给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评测胸锁乳突肌挛缩程度及颈部活动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26例患儿治愈19例、好转7例;对比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的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按摩配合功能训练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肌的有效保守方法.

    作者:王松彪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综述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的住院率也逐年上升.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护理问题已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做好老年住院患者安全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提供周到的安全设施和护理,可有效避免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安全意外的发生.

    作者:周亚敏;丁培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乳腺增生的病因及临床干预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及临床干预措施.方法 对1486例已婚妇女采用乳房视诊、触诊法进行检查结合红外线扫描、B超或X光钼靶片,进行临床诊断.结果 1486例调查对象中查出乳腺增生病率为43.88%,乳腺增生病与月经周期、哺乳、滥用保健品及性激素类药物、饮食、心理压力等有关.结论 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做到早防、早治,加大生殖健康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徐开云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无瘤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瘤技术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介绍无瘤技术的操作及配合要点.结果 手术中要严格遵守无瘤技术操作,避免肿瘤医源性传播.结论 恶性肿瘤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即是执行者,又是督促及管理者.

    作者:吴云玲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和传统胰岛素两次皮下注射(TDI)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CSII组和TD I组,以末梢血空腹<7.0 mmol/L,餐后2 h<10.0 mmol/L为控制目标.观察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及治疗前后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指数变化.结果 CSⅡ组血糖达标的时间短、胰岛素用少(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对比,CSⅡ组血糖明显下降,胆固醇、甘油三酯略有下降,体质指数不增加.CSⅡ组,C-肽明显增加,TD I组增加不明显.结论 CSII治疗效果明显优于TDI.

    作者:汪秀华;杨雪莲;蒋绿芝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两种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克霉唑软膏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的效果.方法 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4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克霉唑软膏,对照组单用克霉唑阴道片,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能明显改善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等症状(P<0.05).结论 霉唑阴道片联合克霉唑软膏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复发有明显的降低效果.

    作者:貟艳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为1.0~3.5 h,平均1.5 h;失血量为30~120 ml,平均50 ml,本组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5~12 d,平均7 d.经随诊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后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晰,具有安伞性高、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泌尿外科手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冀阳;胡新生;杨文博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浅谈护士长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有效管理

    临床上由于护理质量、服务态度、医疗费用、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以及患者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护理纠纷进行分析.护士长通过严格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增进患者的信任感;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加强护理管理,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会;善于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护理纠纷从而有效地减少护患矛盾,化解护理纠纷.

    作者:奎红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脑外伤、脑卒中患者经管道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 探讨脑外伤、脑卒中患者经管道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的护理.方法 对163例脑外伤、脑卒中患者,无法经口进食而需肠道内营养者,经鼻、口胃肠管留置及经皮胃肠造瘘术后营养护理经验总结.结果 正确护理操作、合理饮食指导能大大减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结论 经管道肠内营养,需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外,合理饮食结构及喂养方法指导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富利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针刺、按摩、中药塌渍、理疗等常规治疗,并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时给予具体的护理指导.结果 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金艳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及前臂软组织缺损伤

    目的 利用腹部带蒂皮瓣治疗外伤性手及前臂软组织缺损伤.方法 利用腹部带蒂皮瓣治疗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致骨、肌腱、神经外露30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发生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自行愈合.结论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及前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可靠,是一种比较实用的修复手及前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作者:王妍;李钢;赵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十预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射阳县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制定糖尿病足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方案.如:心理指导、运动疗法、饮食护理干预.结合临床有效的创面药物处理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6个月,观察组18例有效,2例坏疽加重,截肢.对照组11例有效,显效2例,4例感染严重,3例坏疽加重转院治疗.结论 建立医患互动的整体护理模式,结合临床循证医学的活血化瘀,局部血糖控制和促进创面愈合用药的护理实施技术节点,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倪汉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恢复期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涵,它贯穿于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全过程.所谓健康教育包括交给患者必要的医学知识和自我护理训练技术,应从病因、治疗方法、识别疾病的危险信号、急救、护理、饮食、并发症的预防、肢体功能锻炼、合理用药、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监督、自我护理、自我控制疾病及并发症的能力.

    作者:杜意斯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重症哮喘的急诊急救体会

    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呼吸极度费力、窘迫、全身疲惫,或有意识障碍,以及显著缺氧、高碳酸血症的持续频危状态.我对我院收治的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此种病情的抢救有以下体会.

    作者:陈慧民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老年性哮喘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6例临床治愈34例,好转14例,未愈2例,死亡6例.结论 ①老年哮喘患病率及病死率高.②呼吸道感染是老年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老年哮喘尤为重要.

    作者:李平衣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2例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常因感染、胰岛素停用或剂量不足、饮食过量或创伤等诱发.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是抢救成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谷传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儿科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符合EBV感染IM诊断标准的118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118例患儿,其中男66例(55.93%),女52例(44.07%).发热、咽炎、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是IM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102例(86.44%),咽炎、扁桃体炎98例(83.05%),颈部淋巴结肿大93例(78.81%),肝脏肿大35例(29.66%),脾脏肿大29例(24.58%),皮疹42例(35.59%),双眼睑水肿12例(10.17%),外周血白细胞>10×109 97例(82.20%),其中>20×109 29例(24.58%),异形淋巴细胞10%~20%96例(81.36%),异形淋巴细胞>20%22例(18.64%),肝功能异常51例(43.22%),心肌酶谱异常36例(30.51%),血沉增快35例(29.66%).结论 IM的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对于急性起病、有发热、咽痛、淋巴结或肝脾肿大、皮疹、双眼睑水肿等症状者,须高度考虑IM,需进一步行相关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吴凡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通过对8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7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做好临床观察、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本组病例87例,控制好转79例、死亡8例,控制好转率达90.8%.结论 通过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使我们认识到,严密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在患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作者:杨锡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微螺钉种植支抗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微螺钉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选择68例应用微螺钉种植支抗的正畸患者.植入共计120枚微螺钉,观察微螺钉种植体植入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120枚微螺钉完成正畸支抗,13枚松动,9枚发生周围炎.结论 微螺钉种植植入手术属有创操作,其术中的规范操作及术后的积极护理是减少种植体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忠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导医服务质量

    目的 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导医服务过程,提高导医护理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方法 2011年4月至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导医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导医台由门诊服务台普及到全院各个楼层,导医护士由5名增加到30名,开展全院、全程导医服务患者.结果 导医服务满意度由原来的91%上升至99.9%,优质护理服务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实施,实现了从门诊候诊、就诊、检查、到办理入院手续、护送入病区等,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的温馨导诊护理服务.

    作者:石改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