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李秋玲

关键词:量化考核, 护理管理, 应用
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内涵的不断延伸,给护理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以高质量、高水平、低价位的护理服务,促进医院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新时期护理管理者的努力方向[1].近年来我院就护理质量量化管理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一定效果.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士亚健康状况原因分析及对策

    产科是高危科室,产科护士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负担重、长期高度紧张,生活无规律,极易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的透支.而助产士亚健康状态以心理健康问题明显[1].提出造成护士亚健康状况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护士亚健康状况的出现,促进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洪芬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清神汤治疗脑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清神汤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清神汤口服,对照组20例,给予吡拉西坦口服,2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3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神汤治疗脑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雪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慢性宫颈炎发病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炎发病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在四平中心医院妇科就诊的396例有性生活史的患者,将其分为宫颈光滑组、宫颈糜烂组、粘液脓性宫颈炎组,采集三组患者宫颈管分泌物标本,行解脲支原体病原体检测,分析各组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各组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的检测结果分析:宫颈光滑组与宫颈糜烂组Ⅰ度糜烂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Ⅱ度糜烂、Ⅲ度糜烂、宫颈单纯型糜烂、颗粒型糜烂、乳突型糜烂亚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颈光滑组与粘液脓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支原体感染是宫颈炎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宫颈炎患者有必要进行宫颈分泌物的支原体筛查,早发现并有效治疗,以防止宫颈炎持续存在,并引发生殖道其他部位的炎症改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田海侠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51%)明显低于B组(92%);B组重度粘连的比率(74%)明显高于A组(28%).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剖宫产在再次剖宫产术中难度增加,但术后切口并发症少及住院天数少,降低了患者的费用,但术中应尽量避免腹肌拉断及损伤,彻底清洗腹腔及切口,用可吸收肠线缝合脏、壁腹膜,恢复解剖层次减少粘连,为二次手术创造条件.同时,医师应做好产前宣教,提倡自然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证,降低剖宫产率,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胡庆娜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早期康复对老年脑卒中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恢复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恢复急性脑卒中患者分别进行普通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将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FMA 及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莫新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ICU工作人员手卫生行为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ICU工作人员手卫生行为的依从性.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方式.现场调查ICU工作人员手卫生行为依从性现状.探讨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的认知差异.结果 在对手卫生指征的认知中对直接接触患者后、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黏膜、不完整皮肤及伤口敷料后、准备食物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后等方面回答正确率在95%以上;而在摘手套后、六步洗手法的正确步骤、洗手揉搓时间等方面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0%、78%、30%;对使用手套的认知中对戴手套前需要洗手、处理同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认知正确率分别90%、88%.对快速手消毒剂3项内容的认知正确率分别为80%、84%、86%.结论 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可提高手卫生认知,增强手卫生行为依从性.

    作者:夏爱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生产过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生产过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300例孕妇,随机分为产前健康教育组150例,常规组150例,观察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孕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孕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并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产后出现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使孕产妇对分娩疼痛解除了顾虑,增强了信心,能够稳定情绪,精力充沛的度过分娩期,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了解分娩知识,掌握分娩技巧,顺利完成分娩过程.

    作者:韩学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怀化市2006~2010年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怀化市血液安全状况、献血者的健康情况,血液不合格原因及其发展趋势,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输血传播.方法 对2006~2010年本市献血者标本ALT、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9.58%,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09%、0.81%、0.73%、0.16%、0.79%.结论 怀化市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ALT异常是构成检测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因素,HBsAg、抗-TP、抗-HCV阳性而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原因,抗-HIV阳性人数不断增加.

    作者:刘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益生菌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和评价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HP阳性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生菌(乳酸杆菌)联合三联疗法(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抗HP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三联疗法抗H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HP的根除率达90.7%,而对照组仅有63.5%,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组不良反应5.4%明显低于对照组21.7%(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可提高根除率,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可直接用于根除HP的一线首次治疗.

    作者:黎曙明;华永龙;谌美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患者安全,防范医疗纠纷,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神经内科病房主要是收治脑中风患者,病情重、住院时间长、预后差、致残率高,护理中不安全的隐患时常可能发生.认真查找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是做好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要职责.现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牛力;孙琳;刘欣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防治的效果方法 将本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的1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由社区护士对患者进行系统、动态、连续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同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的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的实施可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我院诊治的2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给予有效的基础护理,并适时给予吸痰等对症护理,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相应治疗和护理干预后,1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拔管后没有再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患者由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治愈率达到90.0%.结论 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宝兰;吕淑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血清IL-8、TNF-α在COPD不同时期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IL-8、TNF-α在COPD不同时期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非机械通气组与机械通气组,经治疗后为缓解期组与顺利脱机组,分别检测四组血清IL-8、TNF-α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机械通气组IL-8、TNF-α水平在COPD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经治疗后二者水平明显下降,但顺利脱机组仍明显高于缓解期组.结论 IL-8、TNF-α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过程,动态检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纪颖;王心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患者27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步长脑心通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27例,应用脑心通胶囊3次/d,4粒/次口服.对照组28例,应用低分子右旋醣酐500 ml加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同时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胞二磷胆碱500 mg静脉滴注,1次/d,应用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4例;好转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结论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作者:徐彩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经验.方法 搜集6年来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8例,对一般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本病致残率高,治疗重点在于预防.结论 对具有维生素K易患因素的患儿,应注意维生素K1的补充,以防止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发生,减少颅内出血发生率.

    作者:冯晶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冶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 7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20 mg加入5%葡萄注射液100 ml,1次/d静脉滴注,疗程7~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1),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

    作者:蔡雨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无论在任何领域、任何行业,管理都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护理管理作为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和一种技巧,其质量高低、成效优劣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整体与质量.如何在护理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护士的潜能在护理工作实践中得到大限度的发挥,是每个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就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作者:陈立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喘息性疾病小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平喘、抗感染等综合措施治疗,治疗组(MP组)(n=42)为在对照组(n=40)传统治疗的方法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MP剂量为2 mg/(kg·次),1次/d,静脉连用3 d,评价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足量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缓解喘息症状效果明显,缩短患儿住院病程,短期应用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伶俐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34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对宫外孕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34例,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即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其中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通过本次对比研究发现,两组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可明显提高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海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析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内涵的不断延伸,给护理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以高质量、高水平、低价位的护理服务,促进医院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新时期护理管理者的努力方向[1].近年来我院就护理质量量化管理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一定效果.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