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Q-PCR检测技术对于性传播疾病门诊初查应用研究

何金凤

关键词:荧光定量FQ-PCR检测, 性传播疾病(STD), 门诊初查
摘要:目的 作者在临床实践上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422例患者,取其宫颈、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同时进行NG、CT、UU的检测.结果 422例患者总检出阳性率65.64%,单一感染阳性率54.27%,重叠感染阳性率11.37%.男316例,阳性率67.41%.女106例,阳性率60.38%.其阳性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结果 证明,在 STD感染中NG、CT、UU占有一定比例,应尽可能的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及时发现合并感染,给予有效的治疗. 结论 FQ-PCR技术检测NG、CT、UU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结果 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优点,适宜门诊初查.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利与弊

    目的 提醒患者和临床医生对2型糖尿病的重视及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案. 方法 通过搜集大量资料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治疗方案与临床应用现状的分析进行归纳、整理给予论述.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把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日后发生其他并发症. 结论 胰岛素能很好控制二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从而指导二型.

    作者:王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讨论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35例,39髋,男23例,女12例,年龄55~75岁,平均60.2岁,体质量指数17.3~29.2,平均23.2.同期采用常规后外侧全髋关节置换术40例43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均衡,通过对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功能康复及影像学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7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骨折脱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切口长度平均9.5 cm较常规组短,手术期间出血量(312±223.5)ml,引流量(260±119.6)ml均比常规组少,微创组术后疼痛评分较常规组低,微创组早期功能恢复较常规组快,术后影像学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具有损伤小、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在适当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达到优异临床效果.

    作者:刘阔;桑平;李光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其起病急,发病率高.如果惊厥时间过长或者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惊厥发作时及时恰当的急救和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倪红涛;丛娟;尚徳慧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住院科室实施护理提示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我院住院科室护理提示作用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建立护理提示制度,确立提示内容,近2年对我院住院科室30名护士采取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通过护理提示工作,护士工作纪律性和成就感有很大的提高;②护士对内部管理工作比较满意,对职务晋升,加薪,个人评先工作的透明性感到满意;③护士团队精神得到改善,护士交接班工作顺利.结论 护理提示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的透明度,护士团队精神得到有效培养.

    作者:周占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7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桦南县桦南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79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病例.结果 79例中死亡4例(5.1%),其余均获治愈.结论 及时给予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王贵君;李卫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康复护理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72例.护理着重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护理,未发生各种护理并发症,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梅芳;张丽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应用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6例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是局限于结肠、直肠的急性和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和贫血等症状.近几年来,我院采用复方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此病86例,疗效确切,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朱华;王恒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妇复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37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妇复春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妇复春口服治疗137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并与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胶囊137例相比较.结果 妇复春治疗组显效117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有效率为1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妇复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价格低廉,易于被患者接受的治疗药物,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谢开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10例宫角妊娠临床分析

    宫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的角部.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不同,其受精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侧,胚胎向宫腔侧发育生长而不是向间质部发育[1].宫角妊娠属于异位妊娠范畴,发病率极低,但由于症状与体征不典型,不易确诊,常常误诊,现将大庆市大同区计划生育局技术服务站2004年至今所遇到的10例宫角妊娠的诊治经过总结如下.

    作者:沙全芝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计划的改革和探索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药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药品生产、营销、检验、管理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岗位定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出路.

    作者:刘银花;敬美莲;李坚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多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的多根克氏针固定及其疗效. 方法 对26例(31侧)Sander分型Ⅱ6侧、Ⅲ型18侧、Ⅳ型7侧的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多根克氏针内固定,其中12侧取自体髂骨植骨,观察治疗前后Bohler角、Gssane角和跟骨后关节面位移恢复情况,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恢复程度. 结果 随访时间7~38个月,平均11个月.治疗前后Bohler角、Gssane角和跟骨后关节面位移恢复情况均P<0.01;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15侧、良11侧 、可4侧、差1侧,优良率为84.2%. 结论 多根克氏针内固定,必要时充填自体髂骨,切口小,对皮瓣影响小,跟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足部功能恢复好,近中期疗效满意.

    作者:曹飞;王华民;张旭辉;曹志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护理

    耳鼻喉科手术治疗范围较广,手术种类较多,临床护理如何针对不同类型手术有针对地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患者疾病康复意义重大,就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术前护理1.1 各项实验室检查 ①局麻者做血常规、血型、出凝血酶、乙肝全项和梅毒、爱滋病检查;②全麻者则除以上3项检查外,再加上生化全项和尿常规检查;③如有特殊患者,如血压高者必须请心内科会诊,待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再行手术治疗.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问题,特别是术前、术中的确诊率,直接影响手术的方式.方法 回顾性6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统计B超、核素扫描、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阳性率.结果 本组64例,乳头状癌49例,滤泡状癌15例,B超扫描51例,发现46例实性结节,4例颈淋巴结肿大.16例行核素扫描,14例发现冷结节,术中冰冻切片检查15例,确诊12例.首次手术确诊者共30例,占46.9%.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不易早期诊断,将临床资料结合B超、核素扫描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结果 全面分析,才能提高本病术前、术中的确诊率.

    作者:蓝伟桐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心理调查和健康指导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反应及心理需求.方法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通过交谈、调查问卷方式调查其心理反应及需要.结果 有恐惧感占67%,有紧张感占70%,有焦虑感占65%,无助感占10%,严重失眠者占80%,食欲下降者占67%,身心疲惫,无可奈何者占50%,有崩溃感者占30%,想了解患者病情及预后占95%,想了解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占50%,想了解医疗经费点30%.结论 针对家属的心理特点,给予心理支持及疏导,这对提高患者家属的应急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及对患者的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钟紫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水通道蛋白AQP4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个同源、四聚体结构的水通道蛋白家族,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另外AQP3、AQP7和AQP9等水通道蛋白属于水甘油膜孔蛋白质,还可运输甘油和各类小的极性分子.脑组织中的水通道蛋白主要为水通道蛋白-4( aquaporin-4, AQP4),是1994年Jung等利用水通道蛋白家族的同源性克隆分离出来的[1],在中枢神经系统分布为丰富,可能是脑脊液重吸收、渗透压调节,脑水肿形成等生理、病理过程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因此,研究AQP4可为脑水肿及水代谢疾病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同时为临床治疗脑水肿及水代谢疾病提供一种新途径.

    作者:高山;程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14例低钾血症诊治体会

    摘取14例典型低钾血症病例,复习内分泌代谢科常见低钾血症的诊治,提示不要忽视低钾血症的病因诊断

    作者:赵滨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36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经过,包括分阶段侧重治疗的各种方法 .结果 36例患者全部经保守治疗,临床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2.6 d(7~35 d)无1例再手术.结论 非手术治疗特别是分阶段侧重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

    作者:秦维昌;李文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自发性气胸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且极易并发自发性气胸,使肺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呼吸衰竭发生或加重,如不及时诊断及抢救易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COPD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及护理至关重要.现就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26例COPD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范新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重点及护理,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运用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法 ,对32例住院妊娠糖尿病患者有目的 、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全面护理,观察疗效并进性分析.结果 3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无一例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等急性并发症,平均住院14 d,血糖控制良好,母婴健康,满意出院.结论 加强妊娠糖尿病患者住院健康教育和相关护理,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用药依从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胎儿死亡率.

    作者:关守萍;康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掌握正确的中药服药方法提高中医的效果

    中药服药方法在中医治疗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服药方法正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必须很好地学习古人各种服药经验,灵活掌握各种服药方法.中药的服药方法正确与否,对功效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中医治疗疾病的疗效有着极大的影响,服用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宫垂晓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