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目的: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角度对平凉市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逐条分析,提出战略和措施,为推进建设和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EST-SWOT模型分析,构建PEST-SWOT分析矩阵。结果:平凉市采取医疗机构分级分类管理、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医师多点执业等措施,初步建立了运行较为顺畅的分级诊疗体系,但各方制约问题也更加突显。结论:提高管理效率和各部门配合度,做好分级诊疗的政治护航;让调整薪酬分配制度和发挥医保优势成为分级诊疗的经济保障;积极宣传、转变诊疗观念以做好分级诊疗的社会支撑;优化基层人力,规范转诊流程,完善信息建设,做好分级诊疗的技术依托。
作者:王璐;代涛郑英;朱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套浦东新区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浦东新区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咨询德尔菲专家积极程度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721,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6和0.626。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98项三级指标,并明确定义了各项指标。结论: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专家协调性较好,结果可信。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供指导浦东新区卫生信息管理平台的研发。
作者:王晓丽;孙雪松;张寅;杨思睿;徐婉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为提高临床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并预防和减少术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对进展期胃癌选取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来医院治疗的5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遵照双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取传统的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取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以及对各术后指标的影响。结果:经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获得临床疗效,但试验组患者除手术用时外,其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两方面更有优势,且两组治疗方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其住院天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且两组治疗方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选取腹腔镜联合小切口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疗效可靠,同时减轻了对患者的机体创伤,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预防和减少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以实现医院医保报销的计算机化管理为目的,通过基于UML模型的医保报销系统的详细需求分析与设计,给出了系统的用例图、状态图、活动图、时序图、协作图、类图、组件图和配置图,探讨了病人报销过程、退费过程、报销人员和结算人员日常工作的系统实现方法。
作者:张合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现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及问题解决方案。方法:介绍了远程医疗系统发展状况、系统建设原则、系统架构以及关键技术。分析现行远程医疗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建议。结果:通过明确远程服务架构和建设标准,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之间信息交互,并有效减少远程医疗活动中问题的发生。结论:远程医疗实现异地“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及相关医疗活动,终达到整合共享优势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模式。
作者:徐挺玉;王文明;朱甬倩;缪姝妹;景慎旗;单红伟;张小亮;王剑;刘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对尹烨的采访,是从对精准医学的辩证认识开始的。作为全球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总与精准医学息息相关。但在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EO尹烨看来,对精准医学,中国不应该盲目跟风,要有自信,有更多自己的声音。他说:精准医学提出的几个理念,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早已存在。如个体化诊疗,在《黄帝内经》中叫做辨证施治;免疫疗法,就是扶正祛邪,如此等等。中西医之间在“道”的层面是完全站在一起的,在“术”的层面,西医更要出色,但精准医学并没有脱离中国传统医学的理念。从华佗做手术时那把锋利的刀,变成当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只是精准的定义变了,而不是精准的理念变了。
作者:刘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介绍大数据分析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应用,通过对医保费用控制措施的研究,探讨医药费用控制机制。方法:针对大数据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医院在医疗数据利用方面的做法经验,从院领导、医保管理部门、科室和一线使用人员角度,分析了医疗大数据的应用需求。结果:结合已有实践,提出并构建了医保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结论:通过信息化和知识库系统支撑,改变医院医保手工管理模式,实现医保费用监控全范围、全覆盖,使医保额度使用更加规范合理。
作者:夏新;刘博王珏;陈潇雨;朱建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建立医护查房的WLAN(无线局域网)系统,探讨该系统在提升医护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基于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学会(IEEE)802.11协议簇,采用无线WiFi技术设计,部署在医院病区环境。结果:通过系统建设,满足以下三大需求:护士PDA移动查房、医生移动医护及病人上网。结论:通过推广使用该系统,可以提高病区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并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戴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HL7 China于2016年10月31日至2016年11月1日在北京举办了FHIR互联互通性POC现场测试,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业务验证 FHIR标准可行性,并积累FHIR 标准落地实施经验,以便后续形成适合中国的推荐实施指南。HL7 China TSC主任李敬东、FHIR资深专家王云炜对本次测试进行了现场指导。参与本次测试的企业共有9家,业务场景包括检验报告、患者、诊断、检验结果项目等,参与测试支持的格式包括XML、JSON等,测试结果如下。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1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分别介绍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有关情况。会议透露,“十三五”期间,医改工作将重点锁定“5+1”任务。马晓伟表示,《“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划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的基础上提高1岁。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转变急诊病历传统管理模式,设计并实现适合于医院急诊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规范急诊病历书写规范,提升急诊医疗质量,完善医院电子病历全流程闭环管理。方法:结合急诊临床业务模式及内容,将电子病历按照不同的急诊业务进行分类,依托急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实现急诊病历功能集成。结果及结论:急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解决了长久以来电子病历与急诊临床业务不兼容的问题,满足现代医院急诊需求,对医院急诊电子病历的推广具有可借鉴意义。
作者:杨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英特尔在精准医疗中不只是“计算技术”的提供者,携手合作伙伴推出了“英特尔精准医疗伙伴计划(Intel BioIT Partners)”,旨在共同推进计算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疗领域的创新和应用。英特尔希望在精准医疗中扮演一个领导者、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角色。英特尔是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扮演好自己定位的角色,推动中国精准医疗进展的呢?英特尔公司医疗和生命科学集团亚太区总经理李亚东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作者:李海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运用支付宝或微信扫码支付服务,方便患者快捷完成支付挂号缴费。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集成化的支付网关,适应在不同支付场景下提供支付服务。结果:在医院各种复杂支付场景下,使用扫码支付均能完成挂号缴费服务。结论:扫码支付具有较强可移植性,可嵌入医院现有收费系统,能有效提高收费处效率,降低医院现金流风险,改善患者就医支付体验。
作者:陈文迪;黄智勇;叶晓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在数年系统集成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精准集成模型,定义模型的要素,说明其意义和特点。方法:结合药事服务系统集成的背景,以现有应用广泛的技术为例,深入说明了如何应用该模型来更好地实施集成工作。结果:改善了医院信息系统交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该模型在医院其他系统集成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剑;郭建军;景慎旗;王忠民;刘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前,我国医疗物联网的建设水平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级别的医院都存在较大差异,对医院医疗物联网评价体系的探讨能够帮助了解这些差异,找出问题所在。因此,结合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医院医疗物联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35所具有代表性的湖北省医院评测值,借助综合评分法和快速聚类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能客观反映目前湖北省地区医院医疗物联网建设情况。由此可见,提出的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有一定实用价值,可对医疗物联网的评估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张良玉;王玉阳;李建华;黄勇;全飞;佟德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医临床知识库系统旨在全面整合名医经验、临床指南、中医医案、术语系统、中医文献和方剂知识等多种知识资源,实现中医临床知识的共建和共享,促进中医临床研究,辅助中医临床决策。对整个中医临床知识体系进行分类认识,为进一步知识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建立中医临床知识的数据标准,规范化表达中医临床知识,使用关联数据技术,促进中医临床知识互融互通;制定中医临床知识分类标准、中医临床知识数据标准;构建中医临床知识库,实现客户端及嵌入式电子病历的决策支持应用服务。该知识库的内容已初具规模,成功部署并稳定运行,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提供及时、准确的知识服务。
作者:李敬华;于彤李宗友;王映辉;于琦;田野;孙晓峰;徐丽丽;高宏杰;张竹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更好地管理医院中发生的各种医疗纠纷,加强对医疗投诉处理流程的监控。方法:基于微软ASP.NET3.5架构,研发了医疗投诉管理信息系统。结果:系统支持医疗投诉的网上登记、处理、查询与统计等功能,实现了对医疗投诉的分级处理与审核。结论:该系统能够规范医疗投诉的处理流程,使投诉信息与处理流程得到实时监控。
作者:郭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研究了当前我军远程医疗的物联网业务需求,以及国内外物联网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和所采用的军民融合远程医疗物联网信息化模型,提出应用于远程医疗中的物联网支撑技术。基于传统的物联网基本架构提出运用军事网络与民用网络相结合的设计模式,并指出各层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后给出当前国家03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中关于异构网络协同控制研究成果,可把此成果应用于军队卫勤信息化建设中,促进卫勤物联网系统建设日益完善,功能不断提高,保障力日益提升。
作者:吴豪;刘运成郑重;薛艳明;康桂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有人说信息化建设看不到实际产出,但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郑宏志院长看来,医院井然有序的就医环境、蒸蒸日上的医院业务、不断扩展的医院院区都是信息化带来的直接成果。他说:现在的医院,如果没有信息化建设,几乎寸步难行,信息系统就是医院的“神经”。
作者:刘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在“自媒体时代”下,移动信息技术飞跃发展,为传统的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在医院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湖南某三甲专科医院官方微信服务号近三年数据显示其用户关注逐步上升,文章阅读及转发量大幅度提高。经验表明该医院微信服务号形成它自有的品牌特色,在公众服务号建设的同时结合自媒体定位传播,不仅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医服务,同时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事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预防,增强用户及患者对医院的真诚度。
作者:龙美元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