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及医生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张雪珍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彩色多普勒超声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以及不同年资医生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彩超检查并进行TI-RADS分级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207枚结节,设为TI-RADS分级组,根据超声医生年资不同分为高年资TI-RADS分级组(工作时间≥5年)50例102枚结节,低年资TI-RADS分级组(工作时间<5年)50例105枚结节。行TI-RADS分级前的彩超检查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210枚结节,设为对照组,其中高年资对照组50例106枚结节,低年资对照组50例104枚结节。对比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及不同年资医生诊断准确性。结果对照组诊断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80.3%、特异度92.1%、阳性预测值83.8%、阴性预测值90.1%。TI-RADS 分级组灵敏度93.3%、特异度93.2%、阳性预测值84.9%、阴性预测值97.2%。无论是否采用TI-RADS分级,高年资医生超声诊断准确率均在93%以上,差别不大,而对于低年资医生来说,使用TI-RADS 分级后诊断准确率有明显提高。结论采用TI-RADS 分级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同时能提高低年资医生超声诊断准确率,但对高年资医生的诊断影响不大。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外糖尿病健康教育多媒体应用形式的研究

    国际糖尿病联盟调查报告显示[1],截至2014年,全世界有3.87亿糖尿病患者,每12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每两人中就有1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有490万人死于糖尿病,将近每7秒就有1人死亡。2014年全世界的糖尿病花费为6120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会新增2.05亿糖尿病患者。截至2014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大于9600万,未诊断的人数已超过5100万,死亡人数为120万。中国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多的国家。

    作者:华鹭丹;郭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姜山镇2013年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姜山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实施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流动人口中有子女的家长发放1800份进行学历情况调查;对2013年在姜山镇出生的126名流动儿童家长及142名本地儿童的家长发放疫苗相关知识问卷。结果姜山镇本地儿童建证率、单苗和“四苗”全程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均高于外地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大部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儿童免疫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结论姜山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实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应从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认知度上入手,加强宣教和社区管理,使流动儿童能够享受和本地常住儿童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作者:茅静雅;高明;程东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遂昌县2012-2014年婚检不自愿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参加婚检的男女适婚对象婚检意愿情况,分析不自愿婚检原因。方法向遂昌县2012—2014年参加婚检者发放婚检机构设计的调查表。统计分析其婚检意愿及婚检知识获取途径,不自愿婚检的原因、学历职业地区分布情况。结果6599人中完全自愿参加婚检仅13.2%,即使经过宣教后仍不自愿有3022人(45.8%)。不自愿婚检原因中,认为有年度健康体检和已经怀孕不需要婚检所占百分比多;中学水平者不自愿婚检率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员工与常住城镇者不自愿婚检率较高。从民政结婚登记处宣教获得婚检及相关知识率高。结论婚检人群的婚检意愿明显不足,需要从多方努力提高婚检对象的婚检意愿。

    作者:符建平;邹春标;程群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修复牙列缺损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应用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72例84颗牙列缺损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8例,试验组34例,两组各42颗牙列缺损。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法,试验组采用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修复方法,修复完成6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疗效、口腔修复并发症及修复满意结果。结果试验组显效率为52.4%、修复满意率为66.7%;对照组显效率28.6%,修复满意率38.1%,口腔修复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4.8%,对照组33.3%,以上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修复牙列缺损较常规修复方法无论从显效率、满意率还是口腔修复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修复方法。

    作者:倪金荣;廖英;许汉立;蒋勤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盲穿技术细节化对预防PICC置管后渗血的效果

    目的:观察盲穿技术细节化对预防和减轻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及减少渗血持续时间的效果。方法女性乳腺癌术后首次化疗前行PICC置管患者108例,按入院时间分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盲穿技术,观察组采用盲穿技术细节化。比较两组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分级以及渗血持续时间。结果穿刺点渗血:观察组0级8例(14.3%),1级38例(67.9%)均高于对照组的2例(3.8%)和26例(50.0%),总体渗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穿刺后的0.5小时与2小时内穿刺点渗血率分别为31例(55.4%)和20例(3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例(15.4%)和29例(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盲穿技术细节化能有效减轻PICC置管后穿刺点的渗血量及渗血持续时间。

    作者:潘菊芳;邱晓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程责任制导乐陪伴分娩配合气囊仿生助产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程责任制导乐陪伴分娩配合气囊仿生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选取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方式,观察组采用全程责任制导乐陪伴分娩配合气囊仿生助产。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及抑郁得分均小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母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配合气囊仿生助产可以有效缩短产程,缓解患者抑郁,并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宋学军;余燕维;毛春波;吴娟娟;姚文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行股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行股神经阻滞对老年髌骨骨折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该院90例全麻下行单侧髌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 组各30例。A组采用0.40μg/ml 舒芬太尼混合0.25%罗哌卡因20ml行股神经阻滞,B组采用0.50μg/ml舒芬太尼混合0.25%罗哌卡因20ml行股神经阻滞;C组单纯用0.25%罗哌卡因20ml行股神经阻滞。结果 A组股神经阻滞内踝部及大腿前内侧部感觉恢复时间均长于B、C组,术后24小时内使用帕瑞昔布钠(特纳)、哌替啶仅有6.7%,除A、B组间大腿前内侧部感觉恢复时间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各时点VAS、Ramsay 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除术后12小时 B、C 组 Ramsay 评分外,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行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髌骨骨折手术镇痛,可延长罗哌卡因作用时间,舒芬太尼的适宜剂量为0.4μg/ml。

    作者:潘路平;沈文生;任志伟;邵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比较分析

    成人锁骨骨折临床常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骨折不愈合率为0.1%~0.8%,而手术治疗骨折不愈合率可高达3.7%[1]。但也有研究报道,锁骨非手术治疗会出现较高的臂丛神经麻痹、骨折短缩畸形及骨折不愈合率[2]。目前临床上锁骨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克氏针内固定、钢板普通内固定、锁定钢板内固定等,治疗效果不一。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笔者分别采取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对其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颈分泌物检测联合宫颈管长度测量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宫颈分泌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检测,分别联合宫颈管长度测量在早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0例先兆早产或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分别检测宫颈分泌物中IGFBP-1、fFN及腹部超声测量宫颈长度,观察记录分娩结局。结果 IGFBP-1联合宫颈管长度测量,预测早产发生的灵敏度89.8%,特异度91.8%,阳性预测值74.6%,阴性预测值91.8%,准确性90.9%;fFN 联合宫颈管长度测量,预测早产发生的灵敏度91.8%,特异度91.8%,阳性预测值90.0%,阴性预测值93.3%,准确性91.8%。高于单独检测的其他三种方法。结论检测孕妇宫颈分泌物IGFBP-1、fFN,分别联合宫颈长度测量,可提高早产预测的准确性。

    作者:林玲;王雪舟;黄孟启;夏苗苗;李慧敏;李细茶;陈雪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锚钉修复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指深屈肌腱Ⅰ区断裂28例体会

    目的:观察锚钉修复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指深屈肌腱Ⅰ区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28例单指深屈肌腱Ⅰ区断裂患者,应用锚钉修复,术后结合中药熏洗、功能锻炼。修复后测定患手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手功能及疗效。结果优20指(71.4%),良6指(21.4%),可2指(7.1%)。28例随访3~11个月,创口均1期愈合,没有发生肌腱再断裂;合并指动脉断裂者,吻合后没有发生血管危象;合并指神经断裂者,手指感觉恢复优良。结论锚钉修复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指深屈肌腱Ⅰ区断裂,修复可靠,可使患指行早期功能锻炼,肿胀消退早,肌腱粘连少,肌腱愈合好,手指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王维干;唐贤豪;陈顺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及医生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以及不同年资医生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彩超检查并进行TI-RADS分级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207枚结节,设为TI-RADS分级组,根据超声医生年资不同分为高年资TI-RADS分级组(工作时间≥5年)50例102枚结节,低年资TI-RADS分级组(工作时间<5年)50例105枚结节。行TI-RADS分级前的彩超检查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210枚结节,设为对照组,其中高年资对照组50例106枚结节,低年资对照组50例104枚结节。对比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及不同年资医生诊断准确性。结果对照组诊断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80.3%、特异度92.1%、阳性预测值83.8%、阴性预测值90.1%。TI-RADS 分级组灵敏度93.3%、特异度93.2%、阳性预测值84.9%、阴性预测值97.2%。无论是否采用TI-RADS分级,高年资医生超声诊断准确率均在93%以上,差别不大,而对于低年资医生来说,使用TI-RADS 分级后诊断准确率有明显提高。结论采用TI-RADS 分级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同时能提高低年资医生超声诊断准确率,但对高年资医生的诊断影响不大。

    作者:张雪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PET/CT 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NSCLC患者116例,术前均行PET/CT 检查,并行纵隔镜检查或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等获得病理组织,对照病理结果,分别计算出CT 及PET/CT 对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度。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48.6%、75.9%、48.6%、75.9%,准确性为67.2%;PET/CT 对NSCLC 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81.1%、88.6%、76.9%、90.9%,准确性为86.2%。结论 PET/CT提示纵隔淋巴结无转移者基本可以排除转移,提示有转移者可行纵隔镜手术进一步确诊或手术治疗时规范进行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薛庆明;刘海君;胡润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部分双侧肢体摄片方法的改进

    X射线摄影检查是很多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检查中经常会出现双侧肢体同时摄片的情况。我院采用的是Philips公司生产的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采用直接转换技术对图像进行计算机后处理。诊断工作站显示器分辨率为2000×2400×12bit;Agfa Dry Star 5500型激光打印机;Dry Star DT 2B 型干式胶片。下面介绍直接数字化X 线摄影系统部分双侧肢体摄片改进的方法。

    作者:庄明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6排螺旋CT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肋骨骨折多数可通过X线检查确诊,但由于肋骨的解剖特性和X线平片的局限性,尚有部分肋骨骨折在X线检查中不能及时发现,延误病情,错失佳治疗时机,甚至造成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交通事故、建筑工地受伤等涉及法律纠纷、赔偿,在法医鉴定中也需要有一种检查手段明确有无肋骨骨折以及骨折的数目、部位、程度,有无其他并发伤。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因胸部外伤疼痛就诊患者的X线、CT影像资料,探讨16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廷宠;毛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胆囊癌向下延伸至升结肠内前方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女,85岁,因右下腹疼痛不适十余天入院。体温36.6℃,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9/91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墨菲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在外院诊治中,曾被疑为“阑尾周围脓肿”,因诊治无果而转院。

    作者:王敏;孟德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师干预在麻醉药品处方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药师干预在该院麻醉药品处方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药师随机抽取温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7—12月门急诊麻醉药品处方526张进行点评。对不合格处方原因进行分析,并于2014年1—6月针对处方不合格原因进行干预,随机抽取2014年7—12月的门急诊麻醉药品处方592张再次进行点评,并与干预前作比较。结果干预前发现不合格处方27张(5.1%),其中不规范处方16张,用法用量不适宜11张。干预后发现不合格处方5张(0.8%),其中不规范处方3张,用法用量不适宜2张。结论药师干预明显提高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同时应加强药师和医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以确保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

    作者:翁约约;白学敏;苏银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CT表现及临床分析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约占胰腺肿瘤的1%。该病既往容易误诊,近年来逐渐被临床、影像和病理学所认识。笔者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12例SPTP患者病例资料,对其超声、CT特点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徐颂敏;胡增刚;马周鹏;谢一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滋阴利水法治疗间歇期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滋阴利水法治疗间歇期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该院收治的97例间歇期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中药滋阴利水法治疗,比较两组关节病变积分、各项指标、复发率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关节积分及血尿酸、BUN、Cr、ALT、AST、TC水平和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拟滋阴利水中药联合苯溴马隆片治疗间歇期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优于单用苯溴马隆片。

    作者:孔景琪;陈尚军;胡响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声嘶12例

    声嘶是由于甲状腺与喉返神经解剖相邻,甲状腺恶性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所致。部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可导致声嘶。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12例PTMC 声嘶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迎春;孟利伟;黄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ICC致心律失常1例原因分析与对策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肿瘤患者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其维护简单、安全。但置入后也可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机械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导管破裂、感染、血栓、堵管等,少见晕厥、心律失常。我科2014年10月发生1例PICC置管后出现心律失常,经有效处理后症状缓解,现报道如下。

    作者:项丽萍;俞新燕;马小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