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莉
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惊厥、行为异常,有时伴有轻度意识障碍等,头颅MRI具有胼胝体压部受累的特征性改变.它一般在1周左右症状完全缓解,2周内MRI征象完全消失,1个月内症状完全消失.笔者对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23例典型儿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该病有进一步了解.
作者:何艳;朱利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痛不缓解可能会引起或加重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1].笔者通过参与1例癌痛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和全程药学监护,探讨有效的个体化镇痛方案,努力实现临床药师价值.1基本情况患者男,62岁,主诉“胰腺癌术后1年,左下腹痛4天”.患者入院前1年发现“胰腺癌”,位于胰腺体部,至外院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胰腺高分化腺癌.术后行吉西他滨化疗6个疗程,共25次,化疗后口服替吉奥胶囊两周.化疗过程顺利,无明显不良反应.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下腹疼痛,呈阵发性隐痛,放射至腰背部,自服“塞来昔布胶囊”后疼痛缓解.于2015年2月19日入我院消化内科进一步诊治.患者起病以来神志清,二便无殊.入院诊断:腹痛,胰腺癌术后.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和药物不良反应史.
作者:章晔;何冰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寻常痤疮是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因内分泌异常引起,此外还有皮脂、毛囊微生物的作用.发病机理为雄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皮脂腺功能亢进,促使皮质中的亚油酸浓度降低,进一步刺激皮脂腺,使其角化过度,堵塞腺管,形成微粉刺,继发细菌感染而形成.寻常痤疮发病人群集中于青春发育期男女,他们正处于注重个人仪表的年龄,对容貌要求较高.
作者:李芳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015年待产妇对分娩镇痛的认知情况,为推广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 该院2015年3-5月对100位待产妇进行分娩镇痛认知调查,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分娩镇痛方法的认知程度及了解途径、期望费用、对分娩镇痛的顾虑及分娩镇痛后陪伴对象等.结果 ①了解分娩镇痛方法26人(26.0%),其中通过孕妇学校了解比例较高;部分了解52人(52.0%);不了解22人(22.0%).②认为分娩镇痛费用在2500元以下可接受有84人(84.0%),而该院目前总费用是2800元,超出调查对象的期望费用.③希望家人陪伴74人(74.0%).④顾虑会对胎儿健康有影响75人(75.0%),无任何顾虑仅3人(3.0%);认为产前医务人员的讲解对减轻分娩镇痛的顾虑大有帮助71人(71.0%);通过产前医务人员的讲解及开展专人家庭陪产后,明确表示会在产程中要求分娩镇痛45人(45.0%),表示自己不会选择分娩镇痛方式9人(9.0%).结论 该院待产妇对分娩镇痛的方法多不了解,了解者多是通过孕妇学校的途径知晓;总体认为分娩镇痛费用偏高,可能与该项费用未纳入医保有关;顾虑分娩镇痛会影响胎儿健康较多,在医务人员的讲解及开展专人家庭陪产后,明确表示会使用分娩镇痛者大幅提高,但相当一部分人仍有顾虑.说明产前进行分娩镇痛宣教的必要性.
作者:费华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不同程度的瘙痒,尤以额部、项背部和前臂手掌部多见,瘙痒呈阵发性,持续时间不等.本院收治的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重度皮肤瘙痒伴破损感染者,采用自制利多卡因配方液局部外涂后皮肤瘙痒症状消失,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51岁,糖尿病肾病.2012年9月于颈内静脉长期插管维持血液透析,并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11月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透析流量佳.2013年4月出现皮肤瘙痒,症状逐渐加重,至9月发展至全身,以双上肢及背部皮肤明显,入睡困难,胃纳差,瘙痒程度Sergio评分30分,提示为重度皮肤瘙痒.生化检查:血肌酐1362 μ mol/L,尿素氮30.6mmol/L,白蛋白31.6g/L,血钾4.2mmol/L,钙2.23mmol/L,磷2.85mmol/L;血甲状旁腺激素1295ng/L.
作者:洪海燕;章利群;马文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曲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伴有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该院64例住院的焦虑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曲唑酮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帕罗西汀,起始剂量10mg/d,晨服1次,1周后加量至20mg/d;曲唑酮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曲唑酮50mg,每晚顿服;两组均用药6周.结果 曲唑酮组焦虑缓解显效率84.4% (27/32),高于对照组的59.4% (19/32);治疗第2、4、6周末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除治疗6周末HAMA量表评分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曲唑酮组15例(46.9%),略高于对照组的14例(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治疗焦虑伴睡眠障碍,起效快、疗效佳,可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安全性高.
作者:杨芸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两地汤加减与针灸治疗月经先期虚热证的效果.方法 将该院154例月经先期虚热证患者按入院序列号分为中药组与针灸组各77例,中药组给予两地汤随症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月经提前时间、黄体期、中医症状评分、孕激素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94.8% (73/77)明显高于针灸组83.1% (64/77);中药组月经提前时间、中医症状评分、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低于针灸组,黄体期明显延长,孕酮(P)、雌二醇(E2)水平显著高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地汤随症加减能显著改善月经先期虚热证患者临床症状,延长黄体期,改善黄体功能,疗效优于针灸治疗.
作者:童桔英;王红卫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东阳市医院护士骨质疏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宣教,观察宣教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东阳市4家医院共650名护士进行防治骨质疏松知识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获得途径、运动情况、饮食情况,并进行宣教,宣教后再次进行调查问卷,观察宣教的效果.结果 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631份,获取骨质疏松相关知识途径为本院宣教、电视、网络和报刊,分别占33.4%、31.2%、23.1%和10.5%;46.3%的护士不运动,经常摄入富钙食物如豆制品、牛奶和海产品的护士分别为41.0%、40.1%和27.3%,经常喝碳酸饮料的占26.0%.宣教前护士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不高,尤其是骨质疏松症可致身高缩短、骨痛,测骨密度是骨质疏松症主要诊断依据知晓率更低;宣教后知晓率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上述三项知识的知晓率仍未过半数.结论 医院护士对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偏低,宣教力度有待加强,骨质疏松预防知识不能单靠一阵式突击性宣传,应该注重平时不断强化教育.
作者:贾秀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盐酸川芎嗪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 该院7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予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0天.疗程结束后复查两组肌电图,并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半,观察两组症状缓解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89.2%,高于对照组的78.4%;症状缓解持续时间(1.0±0.2)年,长于对照组的(0.7±0.2)年;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和麻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同时疗效持续时间长.
作者:毛细花;刘青;季美霞;滕荣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百令胶囊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该院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百令胶囊口服,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量、残余肾功能(RRF),每周的RRF、尿量下降速率的变化,随访观察两组生存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RRF、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RRF下降速率和尿量下降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至201 5年4月,随访时间14~3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为82.1%,对照组为80.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百令胶囊能延缓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朱华;杨爱华;陈彩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自制花芪灵丹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该院30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2例,观察组口服自制中药花芪灵丹丸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两组均3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1.1%);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花芪灵丹丸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优于抗生素,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耐药性和菌群失调,降低慢性盆腔炎的复发率.
作者:于振兰;杨洪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由妇科手术方式决定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274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92例)传统肥皂水灌肠:手术前晚、手术日术前4小时各灌肠1次;B组(91例)术前1天16:00口服恒康正清两盒;C组(91例)由手术方式决定肠道准备方法,术前1天16:00口服恒康正清两盒,根据手术方式增加不同辅助方法.结果 C组术中粪便污染率(1.1%)、肠管胀气率(1.1%)、术前准备过程中腹胀发生率(1 5.4%)低于其他两组;术前准备过程中中重度腹痛发生率、清洁灌肠或开塞露塞肛中粪便外流率、排便强烈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妇科手术方式决定术前肠道准备,清洁效果好,患者经济负担小化而不适感少,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是体现科学化与人文性的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叶琳;叶笑梅;邵亦琦;陶洁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发现伴有结核杆菌感染不多见,而先发现结核病合并肝硬化,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又发现有白血病的报道少见.笔者报道1例结核病合并肝硬化,治疗过程中发现有白血病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1病历摘要患者女,浙江人,因“反复乏力、纳差7个月,咳嗽1个月”于2012年4月8日入院.患者既往有乙型肝炎(乙肝)病史,2009年先后多次就诊,当时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自发性腹膜炎”,出院后未再复诊.2011年9月患者出现乏力、纳差,并在外院住院治疗,当时查体发现左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病理组织活检示肉芽肿性炎(考虑结核).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1周,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患者未继续复诊及治疗.
作者:杨亦德;花京乘;毛娟娟;邱继海;金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胆囊穿孔是急性胆囊炎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11%[1].超声检查作为胆囊穿孔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起着关键性作用,但由于受到胆囊穿孔部位、大小、病程等因素的影响,二维声像图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给胆囊穿孔超声诊断带来困难,存在一定漏诊率[2].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超声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胆囊穿孔患者11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胆囊穿孔声像图的识别能力,降低漏诊率.
作者:杨伟伟;陈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我科2014年11月收治1例脑出血术后并发多种疾病长期卧床,全身多处大面积压疮患者,对重度压疮进行多元化综合护理后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51岁,脑出血术后呈植物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因“无明显诱因下高热”收住入院.热型不详,体温高39.3℃,偶有咳嗽,痰不易咳出.皮肤压疮3处,黑痂形成,背部、双侧髂部,呈10cm×10cmⅢ度压疮,尾骶部坏死性压疮大于10cm×10cm,已有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伴有臭味,向周围及深部扩展至骨骼.头颅CT示,双侧额颞顶术后变化,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经过3周的多元化综合护理,溃疡面积明显缩小至没有,新生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压疮处无明显分泌物,压疮创面愈合出院.
作者:宋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1病历摘要病例1 患者女,86岁,于2011年6月5日,因纳差三月余至本院就诊.患者就诊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主诉:原每顿吃一小碗米饭,现半碗都吃不下,不思饮食,并出现乏力,近三个月来体重减轻约8kg,无畏寒、发热、午后低热、盗汗,无胸闷、气急,无咳嗽、咳痰、咯血,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吞咽困难.上级医院查生化系列:白/球比值1.2,空腹血糖6.1mmol/L,余正常,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B超示右肾囊肿,肝、脾、胰未见异常.血常规示WBC 9.8×109/L,N%为72%.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153、199)、甲状腺指标、心电图均未见异常.中医予中药开胃健脾20付,煎服,未见效果.后又至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胃炎、消化不良”,予开胃健脾、保脾胃中西药;多次输注氨基酸、脂肪乳剂、参麦等营养液等,均未见效.
作者:金云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胎儿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该院愿意实施循证护理的160例胎儿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行循证护理,即助产士通过指导产妇向胎腹侧卧位、手法旋转胎头等方法辅助胎头旋转下降至枕前位.同时选取不愿意实施循证护理的97例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行行常规护理.结果 循证护理组手法旋转成功并顺利分娩137例(85.6%),常规护理组自然旋转至枕前位经阴道分娩63例(64.9%).第二产程时间:循证护理组(33±11)分钟,常规护理组(80±6)分钟;生后1分钟Apgar评分:循证护理组(9.1±0.8)分,常规护理组(8.2±0.3)分.两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产妇的手术助产率、第二产程时间与生后1分钟Apgar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的产程护理,使助产工作更具科学性,有效提高了助产质量.
作者:于俊芹;王秀丽;李卫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前2分钟口服母乳,对筛查引起疼痛的减缓作用.方法 将作者所在医院接受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接受视网膜病变筛查前2分钟予口服母乳2ml;对照组筛查前不予母乳口服.观察两组在筛查前、筛查时、筛查后1分钟及5分钟的疼痛评估量表(PIPP)评分,并记录接受筛查时的啼哭持续时间.结果 干预组在接受筛查时、筛查后1分钟及5分钟的PIPP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啼哭持续时间干预组(41.5±10.5)秒,对照组(124.0±25.9)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接受视网膜病变筛查前2分钟,让早产儿口服自己母亲的乳汁,可有效减轻筛查期间的疼痛,缩短啼哭持续时间.
作者:杨飞;周慧萍;郑芸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很多药物都会导致低血糖,其中常见的是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但某些非降糖药有时也会导致低血糖,甚至导致严重的低血糖昏迷.在引起低血糖的药物中以左旋门冬酰胺酶、加替沙星、萘普生、复方氨基酸、他巴唑、阿司匹林等诱发的病例较多,近年来发现某些喹诺酮类药物也会导致血糖紊乱,值得注意[1].我科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反复低血糖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65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5年,左足趾溃烂2个月”,于2015年10月7日入住我科.既往有脑梗死病史4年余,高血压病病史7个月.患者有2型糖尿病病史15年,服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本脲”等降糖治疗,8个月前曾因左足大拇趾溃烂入住我科,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足伴感染,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等.予控制血糖、抗感染、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局部换药等治疗后好转,溃烂渐愈合.入院前2个月出现左足第四趾外侧破溃、红肿、疼痛,创面渐扩大,有少量分泌物,无畏寒发热,自行处理未见好转,为进一步诊治再次来我院,门诊拟“糖尿病,糖尿病足伴感染”收入院.
作者:刘俏;冯萍;黄一鑫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嗅物位+托下颌位行可视软性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60例需全麻的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嗅物位行可视软性喉镜引导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嗅物位+托下颌体位行可视软性喉镜引导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拔管后咽喉部不适情况.结果 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1.1±0.9)分钟,短于对照组的(3.8±2.1)分钟;一次性插管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的24例(80.0%);拔管后发生咽部不适6例(20.0%),低于对照组的1 5例(50.0%);上述观察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嗅物位+托下颌位可缩短可视软性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时间、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对咽喉部损伤小,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作者:姜景卫;鲁华荣;毛桂琴;周召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