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发行部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在体位改变时以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内耳半规管疾病,其发病率占周围性眩晕的17%~20%[1]。由于内耳解剖位置关系,脱落耳石易进入后半规管或水平半规管。患者体位变动易导致耳石位置紊乱,进而出现短暂性眩晕发作。我科采用耳石复位法配合系统护理治疗BPPV,效果满意。
作者:郭佩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与颈椎间孔挤压试验对颈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10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分别应用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与颈椎间孔挤压试验进行诊断,观察其阳性率。结果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全部呈阳性,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11例(11.0%);两种方法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鉴于颈椎间孔挤压试验在颈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高阳性率,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初步筛选是否患有颈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有效物理学体检方法,以避免盲目检查。
作者:俞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地氯雷他定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因其疗效好,副作用发生率低而被广泛应用。近本院发现1例因长期口服地氯雷他定而出现精神症状的患者。
作者:朱杰;徐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西药复方制剂是经过注册的既含中药成分、又含西药成分的一类特殊制剂,将中西药作用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这类制剂因为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医生或患者由于忽视这类药物中化学成分含量而增加用药风险,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维C银翘片事件中许多药品不良反应(ADR)就是忽视了药物中的化学成分所导致。值得重视的是,中西药复方制剂大多属于非处方药(OTC),公众可自行购买。因此,如能正确区分中西药复方制剂,可大大降低由于忽视药物成分所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促进该类药物的安全使用。
作者:杨真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华法林为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服用过量容易引起口腔黏膜、鼻腔、皮下、消化道等部位出血,但因重视用药护理,且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临床上很难见到严重的不良药物事件。2014年4月,本病区救治1例华法林致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碧姬;魏丽芳;何艳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农村中医适宜技术专栏学分考试试题”及答题卡在本期刊登。本次继续教育项目名称:“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培训班”,学员学习经考试合格,可申请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国家I 类学分10分),有关事项如下。
作者:《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患者男,34岁。既往体健,无手术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2014年6月25日因“钢板划伤左足跟部1小时”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6.5℃,血压12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无阳性体征。左足跟部水平状裂口,裂口大小长5cm,深0.5cm,创面平整,肌腱无断裂,诊断为“左足跟裂伤”。
作者:邬含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1.全国第45、46期岐轩脉法暨刃针公益班:脉诊今已成为病人衡量医生中医水平之尺,但脉诊学习自古让人望而却步。岐轩脉法一改“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现状,无论有无基础,经系统学习均可快速绘出脉图,脉之形状跃然纸上,清晰分析成因,是真正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为印证岐轩脉法同时传授刃针治疗疼痛技术。时间:45期7月9日报到,10-13日授课;46期9月9日报到,10-13日授课。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潜血检测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消化道出血、早期肠癌的重要辅助手段,主要有化学法与免疫法两大类。化学法简单易行,但缺乏特异性、干扰因素多、假阳性率高,有逐步被免疫法取代的趋势。免疫法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受饮食、药物、异种动物血及化学法常见的干扰物影响。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药物致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大便阳性,现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作者:彭玉慧;郭洪奎;潘丽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淋球菌检测方法在女性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妇科门诊女性疑似淋病患者153例的标本采用直接涂片法,用分离培养法,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进行淋球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培养法为金标准,直接涂片法的检测灵敏度为63.0%(46/73),特异度为97.5%(78/80);SAT 检测灵敏度为95.9%(70/73),特异度为88.8%(71/80)。结论疑似女性淋病患者淋球菌检测中直接涂片法具有简便、快捷、直观的特点,但灵敏度低。培养法耗时较长,不利于急诊病人的快速诊断,且对取样,运送要求较高,但可同时检测药敏结果。SAT法灵敏度及特异度高,能有效提高检出率,对女性疑似病例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为实验室检测淋球菌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郑雅萍;陈伟;应华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E选择素检测对结肠癌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68例结肠癌患者,检测其血清E选择素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生肿瘤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组)28例,无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组)40例。血清E选择素含量:远处转移组(56.6±36.2)μg/L,无远处转移组(30.8±14.9)μg/L。以血清E选择素>34.0μg/L作为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预测界点,灵敏度为75.0%,特异度72.5%。结论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含量,对于预测大肠癌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及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鲁斌;杨一唯;王海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一、为满足破季订阅的读者的需求,我刊常年办理期刊补订、续订手续,凡在当地邮局漏订的读者均可联系本刊发行部续订。
作者:《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发行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丁螺环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颅脑外伤后抑郁的效果。方法56例颅脑外伤后抑郁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予度洛西汀治疗,联合组加用丁螺环酮15~30mg/d,分3次服用,治疗8周。观察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HAMD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但在治疗1~4周时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至治疗第6、8周末两组评分接近。联合组显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57.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螺环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颅脑外伤后抑郁起效快,能增强总体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李神赐;徐雪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全科医生长期、个性化社区督导在哮喘患者病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将哮喘病情稳定后出院自行就医的40例哮喘患者设为对照组,出院后由全科医生进行社区督导治疗的42例哮喘患者设为观察组。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均无失访病例。观察组静脉滴注激素次数、急诊次数、误工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病情控制状况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因哮喘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者出院后由全科医生社区督导治疗有益于哮喘的长期防控。
作者:宋嫣瑾;程东英;徐红华;俞万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人工流产(人流)后计划生育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行人流术的95例非意愿妊娠妇女按就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人流术前予避孕知识宣教、人流后计划生育服务,并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及随访服务;对照组仅给术前避孕知识宣教、术后注意事项宣教、自取避孕工具,告知使用方法。随访6个月,观察随访结果。结果术前两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率均偏低,情况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除对“正确使用避孕套”知晓率接近外,观察组妇女对其他各项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措施坚持使用率及正确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宫内节育环和口服避孕药应用者较多。结论人流后行计划生育宣教服务可提高人流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率、正确应用高效避孕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
作者:安内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人苍白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其感染与患者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该菌毒力较弱,可引起菌血症、脑膜炎、眼内炎等多种感染。笔者对其迁移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利民;吴俊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发热住院患者常见,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它是反映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为高热患者进行降温是促进疾病缓解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冰袋冰敷、温水擦浴、乙醇擦浴等,冰袋冰敷由于操作方便被广泛应用[1]。对发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时,常需在其头部、颈部两侧、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部位放置冰袋[2],以达到有效降温的目的。本科室在传统冰袋用中发现科室缺乏统一规范的冰袋外套:使用毛巾包裹冰袋存在冰袋降温过程中因吸热打湿毛巾,造成衣服和床单位潮湿,患者感到不适,并增加压疮风险;使用一次性护士帽包裹冰袋存在材质太薄,温度过低,同时大量使用增加经济成本。无论使用何种材质包裹冰袋,均以腋下降温为主,降温部位较单一,且躁动患者常因冰袋移位造成降温效果不佳。
作者:黄玉如;何美珍;吴苗苗;池旭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20~45岁女性。临床上以乳房肿块和乳房胀痛为主要症状,随着月经周期或情绪波动呈现周期性变化。笔者自2006年4月用自拟乳结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明;刘丽华;刘彦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我科在对颈髓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治疗及护理中,除应用传统的胸部物理治疗(翻身、拍背、雾化)等措施外,2011年引进的多功能振动排痰机在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对我科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使用多功能振动排痰机预防及治疗的23例脊髓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何美珍;黄玉如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不损伤球筋膜与角膜的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30例(38眼)青光眼施行不损伤球筋膜、角膜的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28例35眼眼压恢复正常,仅2例3眼仍需药物控制眼压;10例10眼视力增加>0.1,11例11眼下降0.1~0.3,其余无变化;前房均在手术结束时形成,滤过泡低平、弥散,未发现浅前房现象及局限性囊状滤泡。结论不损伤球筋膜、角膜的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效果满意。
作者:施长春;蒋美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